《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 城 区 高 三 统 一 测 试 试 卷语 文 202303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 成1-5题。材料一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孕育、巩固、创 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众多标识性的古代文艺观念,为传统文化形塑了品格,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久远传承。中国古代早期的文艺观念,比较注重文艺的政教功用,偏重于文治目标,而非文辞艺术本身。论语阳货篇记载说:“小子何莫学夫 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2、名J兴、观、群、怨既有结构逻辑,又有各自功能,是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以 兴 引 譬 连 类,发出对社会现实的观与感;以 观 认识社会风俗的盛与衰,量度国家政治的兴与败;以 群 实现互更交流,形成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共同进步;以 怨 美 刺 不 足,期于政治修明,社会和谐。这一文艺观念滋养的政治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意志和匡世决心,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在磨难坎坷中化危为机。唐宋以来盛行的“文以载道 观念,则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无论是韩愈提出的 文以明道,还是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最初都是为了矫正 文胜于质
3、”的文艺弊病,摆脱文人对技巧、文辞、修饰的偏执迷恋,重新恢复文艺内容的重要价值。宋代以后,文以载道”观念成为普遍的文化共识和社会规范,要求创作者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使命感和深弘气度,在践履社会责任、凄续文化传统中从事文化创造,用文学艺术的有形表达反映广泛的生活现实,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引导、带动、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文以载道 在以文育人、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中体现出一种基础、广泛、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生命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理解古代文艺观念的重要贡献,有助于全面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历程与发展机
4、制,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材于蔡美云、张含、刘凤泉等人的文章)材料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强调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研究,因为他们发现那些产生于西方创作实践之上的文艺理论并不适合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更重要的是,用西方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中国古代文学成就高低的做法,既不能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文学的真实面 貌,也难以评估中国文学的真正价值。因 此,必须找到一种既符合现代文学观念,又能涵盖与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的研究方式。事实上,中西方的文艺观念在基本理念上存在着一定共性。比如说文学应该是审美的,应该是作者的精妙构思与出众才华的体现,应该是用语言去进行形象与意象的创造
5、等。但是中国古代对文学构思与文采的重视,并不是在任何朝代与任何作家、批评家那里都能被无保留地认可的。比 如,汉代以前人们比较重视文学的政教意义,而中唐以后古文运动的兴起就是以批判骈体文为前提,反对只讲究形式美,更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教功用,对其文学特征则有所忽视,从而减弱了文章的审美色彩。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可以确定中心,但又边界相当模糊的领域。它就像一棵树,人们能够看清其树干与枝叶,却并不能轻易弄清其根须究竟伸向何处。根须不是整个树,但没有根须,却永远不可能长成真正的树。因 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既要紧紧抓住其审美的基本特征,从而总结出适合于世界的共同的文学经验与文学理论;同时又要深入探讨各家思想
6、学派对文学的不同看法与复杂影响,像儒家的诗教观念、道家的解脱理论、禅宗的妙悟境界等,都是中国所独有并且曾经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观念。回归中国本体与建立中国话语,既需要照顾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又需要广阔的世界视野,需要现代学者以更为弘通的视野与严密的思维能力去进行重新选择、深入研究与公允评判。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面对各自的传统文艺观念及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文学现象时,都必须要作出自己的选择,以寻找出文学据以成立的核心观念与发展推进的主要线索。(取材于左东岭等人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认识不得令中国古代“文治”观念的一项是(3 分)A.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B.
7、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王充)C.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中“文以载道”观念的理解和推断,不走碰的一项是(3 分)A.其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根本目的是要彻底清除“文胜于质”的积弊。C.主张关注生活现实,强调传递主流价值思想。D.有利于创作者践履社会责任、康续文化传统。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于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足项的一项是(3 分)A.从文化入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助于评估中国文学的真正价值。B.中西方文艺观念的价值尺度存在较大差异,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C.相关的文化研究
8、表明,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因素多而且复杂。D.回归中国本体与建立中国话语,要尊重本体实际,也要广泛借鉴。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古文运动对骈体文的抵制和批判,影响了当时社会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B.从文艺观念及其创作实践来看,中国古代对作品政教功用的认同最为普遍。C.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思想学派对中国文学的看法和影响完全不一样。D.面对各自的传统文艺观念及以此为基础的文学现象时,中西认识的冲突会加剧。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当下研究中国古代文艺观念的价值。(6 分)二、本大题共5 小题,共 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世之
9、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 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泥于冥冥者,则 曰:天与人实剌异:跖、蹒焉而遂,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小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 余 日:天与人交相胜耳。其 说 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艺树,阴而挚敛,防害用濡,禁焚用光;义制强讦,礼分长幼;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
10、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钟之禄,处之咸曰宜。何 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 也?为恶而然也。故其人日:天何预乃事邪?福兮可以善 取,祸兮可以恶召,奚预乎天邪?法 小 弛,则是三啜,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修辱,时以不辜参焉。故其人曰:彼宜然而信然,理也。彼不当然而固然,岂理邪?天也。福或可以诈取,血祸亦可以苟免。人 道 驳,故天命之说亦驳焉。法 大弛,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人之能胜天之具尽丧矣。故 日: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法大 行,则其人曰:天何预人邪?我蹈
11、道而已。法 大 弛,则其人日:道竟何为邪?任人而已。法 小 弛,则天人之论驳焉.今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 矣!余 曰: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取材于刘禹锡 天论)【注】拘于昭昭者:指那些认定天以意志而主宰人间祸福的人。下 文“泥于冥冥者”指那些认定天与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人。跖、踊:盗跖与庄蹈,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强盗。下文“孔、渊”指孔子和颜渊。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A.天与人实利异B.动物之尤者也C.有贤尚功D.法小弛,则是
12、非嬖不思硬的一项是(3 分)剌:违背。尤:优异。右:崇尚。驳:反驳。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是茫乎无有幸者B.为善呵然也C.天何预乃事邪D.吸贤而尊显天恒执其所能以临平下加祸亦可以苟免奚预乎天邪福军可以诈取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无硬的一项是(3 分)A.拘于昭昭或泥于冥冥,容易就天道与人事作出简单对应。B.天之所长是促进万物繁衍生长,并通过抑强济弱来调和。C.法令得以普遍推行时,赏罚依法而定,能为民众所接受。D.人世的治或乱,都会对当时的人如何认识天道产生影响。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今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
13、 矣!10.结合文意,简要概括文中所论述的“天”与“人”之间的关系。(6 分)三、本大题共5 小题,共 30分。阅读下面宋词,完 成 1113题。(共 12分)水龙吟屯 辛弃疾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 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 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注】本词为辛弃疾被罢官后退居瓢泉时作。参差:仿佛。直饶:即使。东山:指东晋名士谢安,他曾隐居东山,后又被朝廷起用,成功指挥了沈水之战。11.下列对作品词句的分析,不氐硬
14、的一项是(3 分)A.“梦中一见”,作者借忆梦反映自己对陶渊明的追慕。B.“欲歌还止”,唏嘘之中流露出作者内心的不满情绪。C.“须信”两句,是说如果陶渊明还在,也会被现实震怒。D.“富贵”三句,与孔子视富贵如浮云的态度有相似之处。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白发西风”是对陶渊明曾有终老于官场的想法表示惋惜。B.“折腰五斗”表明作者与陶渊明一样痛恨坐享朝廷的俸禄。C.“应别有”意在指出那流传已久的对陶渊明的认识是错的。D.“东山何事”显示出作者的内心仍然期待着能被朝廷起用。13.作品借“高山流水”引陶为知音。结合词句分析,辛、陶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6 分)14.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 8 分)(1)有关陶渊明的“归来意”,要想准确作出把握,首先需要关注陶渊明自己在 归去来兮辞中的表达:,。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陆游也有被罢官的人生经历,他 在 书愤中 用,”来抒发自己已然年老但是壮志未能得酬的悲愤。(3)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讽喻现实人生,是古代文章写作的常用手法。杜牧就曾在 阿房宫赋中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o(4)在“学会学习”主题班会上,有人提出身边人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并引用 论语中 的“,”,来说明会学习的人善于借鉴经验,也善于汲取教训。1 5.阅 读 下 面 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1 0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子日:诵 诗三 百,授之以政,不 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 多,亦奚以为?(子路)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1)对中“是知也”的“知”,有读一声和四声两种处理。请根据语境,就两种不同的处理分别解释“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4分)(2)如果用“学习”话题来统率上面各句,这些文字论及了关于“学习”的哪些方面?请作简要概括,并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 合 论语谈谈你的认识。(6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 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 成1 6
17、1 9题。淳安在天上有些地方,也许你并不真的知道,但你总感到自己是早就知道的。比如千岛湖,只要提 起,很多人都仿佛知道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名字太美,瞬间就给人强烈的画面想象。我第一次到千岛湖的时候,那心底曾经想象过的美好画面,还是比不上当时的眼前所见:真的有上千座形态各异的绿岛,站立在开阔而清澈的水面上,仿佛是蕴藏着巨大活力的生命体。我为这种美景所震撼,原来总以为 干”是形容词,没想到是真实的数词。梅峰岛是千岛湖的最高峰。在最高峰的观景台望去,发现千岛湖的宣传画大多是在这里拍摄的。眼见为实,这风景终于冲破了照片的束缚,自由舒展在面前。上千座岛屿星罗棋 布,船舶穿梭其间,不知开往何处,简直是一座水
18、上的迷宫。周围人,包括我自己,都掏出手机,拍照留念。眼睛是最健忘的,多么震撼的风景,眼睛也会很快习惯,继而在接踵而来的岁月磨砺中,忘记那样的美景。心灵的记忆是罩健的,却无法保持那片风景的纯粹。心灵的记忆对冰冷的客观之物是绝缘的,它一定要一种能刺进内心的精神感触。千岛湖,比风景更动人的,是它背后的故事。我也是到了千岛湖之后才知道,这个地方并非天然的湖泊,而是一座人工湖,是为了华东地区的电力供应而修建的水库。知道这一点之后再去看千岛湖,还是那座湖,但感受不同了。谁能想到,那些岛竟然是被淹没的群山的顶峰,难怪岛屿的形状保持着一种奇特的张力,原来是山脉的走向。而在水下,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那次来千岛
19、湖,对这些问题根本来不及细想,美景太抢眼了,只要你投去目光,它就夺去你的心思。我带着美好的风景印象,匆匆间就告别了千岛湖。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再来千岛湖,那么千岛湖在我心中就和别的旅游景点真的毫无两样。但重游,毕竟是不一样了。故地重游,在中国文学中,原本就是一个特别动人心魄的主题。人的短暂与物的长久,人的变化与物的变化,仿佛都能激起人心底那种最深沉的情感,从而刺中心灵的记忆。重游千岛湖,那片风景不再属于远方,而是渐渐有了情感和记忆的景深。第一次来时,多为晴天,可以完全看清千岛湖的细节,目眺极远处,水天相接,如有一根蓝色的细带将千座绿岛轻轻环绕。而这次来,多为阴天,水面雾气萦绕,远处的小岛隐藏在水
20、汽中,随着风的吹拂,呈现出不同的晕妙韵致。除却再度欣赏美景,我心底的问题又冒了出来。我望向湖水,心里沉甸甸的,那水下的古城,不再是神秘的,而有了一种类似乡愁的怀想。那些曾经生活在那里的人,现在都去哪里了?至少有三十万人啊,他们过得好不好?千岛湖所属的浙江淳安县,历史极为悠久。春秋时是吴越之地,战国时属楚国,秦统一 后,划为歙县辖地。三国时期,孙权重新规划歙县,是为淳安、遂安建县之始。这里和江南其他地方一样,文化昌明。南 宋时,朱熹来这里讲学,据传就是在这里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到了明代,这里出了名人商辂。他三元及第,历任兵部尚书、
21、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明人称 我朝贤佐,商公第一。此 外,明代的另一位象征性极强的著名官员海瑞,于仕途之初,在淳安做过四年多的县令,当地人还为他修建了海瑞祠。这样的历史,放在任何县城,都是让人羡慕得不得了的精神财富。故当地人总是自豪地 说:我们有一千八百年的辉煌史。因建新安江水电站,原淳安县治贺城、遂安县治狮城,皆被水淹没。现在的淳安县,领域实为原来淳安与遂安的合并,县治位于新建的千岛湖镇上。因 此,一九五八年,是淳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一个休止符,也是今天的千岛湖诞生元年.乡愁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之根。三十万人的乡愁,一千八百年的文化记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就在此行年初,在千岛
22、湖边的姜家镇,按照狮城原貌,营建复原了那座水下古城。世上现有三座同根同源同名同姓的晨光村。搬迁之时,原晨光村一分为三,一部分村民后靠,成为现在的晨光村,另两部分村民则分别迁至江西的鄱阳与鹅湖。迁到江西的移民,怀恋故土,也将当地的村落命名为晨光。五十年后的一天,江西两个晨光村的村民,聚在一起共一百一十人,前往现在淳安的晨光村,进行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移 民 后,大家的日子都有过不顺利。这三个地方的人,硬是在三个地方开校散号了。如今相聚在一起,各自的记忆都在寻找着一个整体.但碎的磁石在接近时,在具备更大的吸引力的同时,却不能再恢复它的原状。我不禁想起,在那复建的狮城中,有座小博物馆,墙壁上贴
23、满了过去的老照片,那些人、那些物、那些场景,都像是时间的标本,上演着一个属于过去的活着的世界。我有了一种比拍摄湖水美景时更加激动的心情,一直拍摄着那些人、那些物、那些场景。我并不认识他们,但我如此被他们打动,仿佛我的根就在他们当中。在千岛湖边的酒店里,我一直保持着窗帘拉开的状态,以便随时一抬眼,就能看见湖。我想起清代诗人黄仲则写的一首诗:一滩又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淳安在天上淳安在天上。千岛湖在天上。当我明日离去,回头再看时,便是要抬头仰望了。(取材于王威廉同名散文)1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氐颐的一项是(3分)A.心灵的记忆是强便的 强健:深刻而持久。B.呈现出不同的里妙
24、韵致 曼妙:柔和、优美。C.心里泳四匈的 沉甸甸:形容收获满满。D.硬是在三个地方开核散牛了 开枝散叶:指子孙绵延。1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氐州的一项是(3分)A.千岛湖的名字太美,没去过的人也可因之想象出美好的画面。B.得知千岛湖是个人工湖,作者也就明白了其成为美景的原因。C.故地重游,往往会在人、事和物等方面给人带来强烈的触动。D.复原的狮城和三座晨光村的故事,都显示出文化记忆的力量。1 8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这风景终于冲破了照片的束缚,自由舒展在面前。我并不认识他们,但我如此被他们打动,仿佛我的根就在他们当中。1 9 .文中说:“当我明日离去,回头再看时,便是要抬头
25、仰望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说“要抬头仰望”的原因。(6分)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 6分。2 0.语言基础运用(共6分)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也是整理我们的思想和经验,使之明确化、条理化的一种方法。作者要写一篇文章,总是在自己的头脑里已经有了一些值得写出来的东西:或者是在工作中积累了某些经验,并且认真地考虑和总结了这些经验;或者是对于某个问题做了研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但是,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使认识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一般说来,一种思想只是在自己头脑里的时候,还不一定十分明确。把它说出来让别人听懂,这就比较明确To写成文章,那就
26、是更进一步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至每一个标点,都摆在纸上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到底是清楚还是不清楚,是深刻还是肤浅,是产辇还是杂百L ,都明白显示出来了。(1)下列说法不无确的一项是(3分)A.句中画线的两处文字应该互换位置。B.句中冒号的作用是表示要提领下文。C.句中“一般说来”体现了表述的严谨。D.句中加点词语的选用合乎语境需要。(2)按照要求,改写句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分)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使认识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要求:不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将句子组织形式由“是,是”改为 并不是,而是”。2 1.微 写 作(1 0分)从下面
27、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 5 0字。(1)初春的校园不乏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你会注意那其中的哪一份美好呢?请你选择一处场景进行描写。要求:形象具体鲜明,表达清晰流畅;不得透露学校信息。(2)趁着春风殆荡,阳光不燥,班委会建议组织一次安全轻松惬意的“骑游”。请你设计一条周末“骑游”路线,并说明设计理由。要求:主题鲜明,设计有特色,理由充分。(3)请 以“书卷多情似故人”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22.作 文(5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写作要求。品,指事物的品类或等级,也指人的品质、品 行,还可以指对人、物或事件的品评或辨别。品,体现出人们对周围生活的积极关注,也包含着人们对自己内心的潜在诉求。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1)请 以“说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生活需求、社会发展等方面,任选角度谈自己的思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请 以“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