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典型考点解析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典型考点解析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典型考点解析三.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典型考点解析(3)考点解析共分4次对主观题部分进行讲解,前两次对微观部分的历年考题进行解析,后两次则对宏观部分考题进行解析。下面对典型的考点进行解析。典型考点1: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考点扫描该考点是考查第十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知识点包括: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乘数的含义、形成原因、计算公式及其作用,三部门均衡收入等。(-)真题链接 1 (2 0 0 7-1)简述投资乘数定理及其成立的条件。2 (2 0 0 7-1)已经 I=2 0+0.2 Y,C=4 0+0.6 Y,G=8 0。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2)Y,C,I 的均衡值。
2、3 (2 0 0 6-1)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C =8 0 +0.75%,Yd Y-T ,T =2 0 +0.2 Y,1=5 0+0.1 Y,G=2 0 0 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综合乘数。(三)考点解析该考点是考查第十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包括: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投资乘数理论;三部门均衡收入等。(1)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 C=/(Y)。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的消费听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短期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 =G)+b Y,则 M P C=旦 +b。AK一般把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
3、系称为储蓄函数,即 S=/(Y)。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即M P S =竺。短期的储蓄函数可表示为S=S 0+sY。一般认为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即 丫=+5,而且存在以下关系:A P C+A P S =1M P C+M P S =1(2)假定一时期投资增加量为1,由该投资增加量所引致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为A Y,则投资乘数K i定义的公式为:K,=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1 A 7第1页 共7页之间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请大家结合教材图1 0-1 0进行理解。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K/=V=一=一A/l-b M P S _s假设投资变动1,国民
4、收入将随之变动A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AY=W-,该式子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b乘数定理结论的成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请结合历年试题的参考答案。(3)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是指在确定国民收入时,除考虑厂商和家庭外,再加上政府部门,三部门的国民收入构成:Y=C+I+G,Y=C+S+T,其均衡条件为:C+I+G=C+S+T,即 I+G=S+T o 若 I+G S+T,P t,Y t ;若 I+G S+T,P ,Y I ,本考点历年试题的参考答案如下:1 (2 0 0 7-1)假设投资变动1,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 ,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
5、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匕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乘数定理结论的成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投资乘数效应是长期变动的累积。这就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边际消费倾向较为稳定。其次,在投资增加引起国际收入变动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本和劳动力。因此,投资系数定理往往在萧条时期才成立。2 (2 0 0 7-1)(1)由 C=4 0+0.6 Y,可得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储蓄倾向为0.4。(2)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代入恒等式Y=C+I+G,有Y=(4 0+0.6 Y)+(2 0+0.2 Y)+8 0得 Y=7 0 0从而 C=4 0+0.6 x 7 0 0=4 6
6、 01=2 0+0.2 x 7 0 0=1 6 01 3 (2 0 0 6-1)Y=C+I+G=8 0+0.7 5 Y-(-2 0+0.2 Y)J+5 0+0.1 Y+2 0 0Y=1 1 5 0C =8 0 +0.7 5%=7 8 51=5 0+0.1 Y=1 6 5第 2 页 共 7 页Yd=-20+0.2Y=2101l-(O.75xO.8+O.l)=3.3(四)考点拓展这些知识点还可以以其他题型出现。单项选择题:1.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oA.增 加 100亿 B减 少 500亿元多项选择题:1.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投资
7、增加国民收入增加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E.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判断题:C.增 500亿元 D碱 少 100亿元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1.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2.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典型考点2:总供给曲线(-)考点扫描该考点是考查第十二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包括: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三种总供给曲线的特征等。(-)真题链接1(2005-7)简述总供给曲线的特征。(三)考点解析总供给AS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
8、总产出或总产量。A S=/(P)表明,不同的价格水平会引起相应的总供给量的变化。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称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 S 是在考虑劳动量供需平衡条件下导出的,结果教材图12-4来理解。从教 材 图 12-4中可以看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总供给曲线可分为三种情况,各有不同特点。如下图所示:第3页 共7页(1)未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ab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条曲线也称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其政策含义是: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于未充分就业状态,政府就可以用扩大需求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即价格不变,国民收入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本科 课程 典型 考点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