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上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含详解).pdf
《2020-2021学年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上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含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上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含详解).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化学试题(理科)第 I 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 分,共 50分)1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B a(O H)2-8H2O晶体与N H 4c l 晶体的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灼热的木炭与C O?反应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C.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3.对反应
2、A+3B.*2 c 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A.v (A)=0.3 m o l/(L-m i n)B.v (B)=0.6m o l/(L-m i n)C.v (C)=0.5 m o l/(L-m i n)D.v (A)=0.0 1 m o l/(L-s)4.甲酸(H C O O H)是一种一元弱酸,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甲酸溶液与锌反应比强酸溶液缓慢B.甲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l O m L l m o L U 甲酸溶液恰好与1 0 m L l m o l L N a O H 溶液完全反应D.常温下,I m o l L 甲酸溶液中的c(H+)约 为 I x l
3、 O m o i L-i5.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已知部分键 能(I m o l 化学键断裂需要的能量)数据如表:化学键H-HB r-B rH-B r键 能(k J m o l )436b369反应 H 2(g)+B r2(g)=2H B r(g)A 4=-72k J/m o l,则表中 b为()A.40 4 B.260 C.230 D.20 06.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N 2(g)+3H 2(g)2N H 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m o i N 2,同时形成6m o i N-H 键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4、C.单位时间内消耗3m o i H-H 键,同时生成2m o i N H 3D.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7.对室温下p 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 H均增大B .使温度都升高20 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 H均减小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盐酸中产生的氢气速率快8.1 g火箭燃料N2H 4(g)燃烧,生成N2(g)和H 2O(g),同时放出16.7 k 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2H 4+O2=N2+2H 2。=-534.4 k J/m o lB.N2H 4
5、+O2=N2+2H2O ”=-106 8.8 k J/m o lC.N2H 4(g)+C)2(g)=N2(g)+2H 2(3(g)=-534.4 k J/m o lI 1 1D.N?H 4(g)+O2(g)=N2(g)+H 2O(g)/=+26 7,2 k J/m o l9.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y B W z C,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 o 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 o 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降低了 D.C的体积分数增大了10.常温下
6、,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OH-,若要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并使c(H+)增大,应加入的适当物质是A Na H S O4 B.H C 1 C.Na 2c o 3 D.F e C l3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 C I 和 N a O H 反应的中和热 A H=-57.3 k J-m o l1,则 H 2S O4和 C a(O H”反应的中和热,=2x(-57.3)k J-m o HB.由N2(g)+3H 2(g);2 N H 3(g)A=-92.4 k J m o H可知,当反应中转移6 m o i电子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 JC.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7、k J.m o l 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 H4(g)+2O2(g)=C O2(g)+2H 2O A H=-890.3 k J-m o l-1D.在101 k Pa时,4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 k 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2O(l)A H=-571.6 k J m o l112.在常温下,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x 104 moiLL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 Na M M、S O:B.Na CO:、A 1O;,C VC.K+、Na C l B rD.K+、C l、B a
8、2 H C O;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C a C O3+2S C h(g)+O2(g)=2C a S C)4(s)+2C O2(g)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A H 0B.N H4C 1(S)=NH.3(g)+H Q(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A H 0,A S 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焰变14.某可逆反应:m A(气)+n B(气)一 pC(气)(焰变为A H),其温度T、时间t 与生成物C的体积百分数C%、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m+n 0A.m+n p
9、 A H 0TB.m+n p A H 0D.m+n p A H A W 2 A W3 B.A/I HT=HYC.A W i H2Hi D.HI=A H 2 D.)1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i 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X可能是强酸 B.H Y一定是强酸C.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 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20.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符合图中(I )所示关系,p 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C.P 3 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D.P 3 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1.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X 1 0-4、2.6 X 1 0 4
10、4.9 X 1 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三种酸可发生如下反应:N a C N+H N O2=H C N+N a N O 2,N a C N+H F=H C N+N a F,N a N O 2+H F=H N O 2+N a 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 F的电离常数是 B.H N C h的电离常数是C.H C N的电离常数是 D.H N O2的电离常数是22.对于2A(g)+B(g)=i 2C(g)a H,(填实验序号)。(3)若实验在2min末收集了 4.48mLCC2(标准状况下),用 CCh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则在2min末 c(MnO;)=(假设混
11、合液体积为50mL)(4)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2,其中ti 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产物Md+(或 MnSCh)是反应的催化剂;。2 8.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有以下步骤:图2(1)配置待测液:准确称量8.4 g 含有少量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成4 5 0 m L 待测溶液。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2)滴定时,用 0.2 0 0 0 m o l L 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可选用 作指示剂,下图中仪器A的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烧碱样品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 L)标准酸体积滴定前的刻度(m L)滴 定 后 刻 度
12、(m L)第一次1 0.0 00.4 02 0.5 0第二次1 0.0 01.1 52 4.2 5第三次1 0.0 04.1 02 4.0 0(4)滴定时,若用酚配;做指示剂,则达到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5)以下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 a O 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锥形瓶在取用N a O H待测液前用少量水洗涤B.滴定前滴定管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D.碱式滴定管量取N a O H溶液时,未进行润洗操作E.标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2 9.完成下列填空(1)C H r C C h催化重整反应为:C H4(g)+C O2(g)=2CO(g)+2 H2(g)o
13、该原理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七),还对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已知:C(s)+2 H 2(g)=C H 4(g)A/=-7 5 k J m o l-1C(s)+O 2(g)=C O 2(g)”=-3 9 4 k J,m o l-1C(s)+y O j(g)=C O(g)=-1 1 1 k J,m o l1催化重整反应的氏。L(L i、L 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如图表示L 一定时,C H 4-C O 2催化重整反应中C H 4 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X代表的物理量是;判断L、L 2的大小关系L L 2(填yA-_XY10*0擀麋婀*磐e-o1某温度下,在体积
14、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 o ic H i、1 m o l C C h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经过2 m in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 0 2的转化率是5 0%其平衡常数为 m o l2-L2;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时向反应容器中充入C O 2和CO各I m o l,则化学平衡 移动(填 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 或 不)。(2)工业上由N 2、比 来制备N H 3.不同温度下,向三个相同的容器中投入相同的反应物进行反应,测得不同温度时平衡混合物中NE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增大而变化如图所示。NH,的物质的量分数/%Q点的可正)M 点的贝正)(填或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3H2Ug/:压、2
15、 N H 3。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则图中三条曲线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T2、T 3,其中温度最低的是t/300500600700800K3.62.11.61.00.8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化学试题(理科)第 I 卷 选择题(共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 分,共 50分)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灼热的木炭与CO?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锌粒与稀硫酸的
16、反应时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Ba(OH)2-8H2O晶体与NH4。晶体的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时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C.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答案】C【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过程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断键
17、吸热,成键放热,因此化学反应过程中必然伴随能量变化,A正确;B.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变为单个原子,然后这些原子重新组合形成生成物化学键的过程。断裂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化学键会释放能量,因此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B正确;C.任何化学反应都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C与02在加热时反应产生C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需加热条件,C错误;D.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发生反应时会放出热量;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发生反应时会吸收能量,因此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类型是吸热反
18、应还是放热反应,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3.对反应A+3B.-2C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A.v(A)=0.3 mol/(L min)B,v(B)=0.6 mol/(L-min)C.v(C)=0.5 mol/(L-min)D.v(A)=0.01 mol/(L-s)【答案】D【解析】【详解】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在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大小.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如果都用A 表示反应速率,则选项A、B、C、D 分别是0.3mol/(L-min)、0.2 mo
19、l/(L-min)0.25 mol/(L-min)、0.6 mol/(L m in),所以答案选 D。4.甲酸(HCOOH)是一种一元弱酸,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甲酸溶液与锌反应比强酸溶液缓慢B.甲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lOmLlmol.L-1甲酸溶液恰好与lOmLlmolUNaOH溶液完全反应D.常温下,Imol L甲酸溶液中的c(H+)约 为 IxlO ol L-i【答案】D【解析】【详解】A.甲酸溶液或强酸溶液与锌反应的实质是锌与氢离子反应,因溶液浓度未知,因此无法根据与锌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确定甲酸是否为弱电解质,A 错误;B.根据以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甲酸能够
20、制备二氧化碳,说明甲酸酸性强于碳酸,并不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B错误;C.二者能够恰好完全反应,只能说明甲酸是一元酸,并不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C 错误;D.ImolL甲酸溶液中的c(H)约 为 lxlO-2m oiLL说明甲酸在溶液中未完全电离,可说明甲酸是弱电解质,D 正确;故选D。5.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已知部分键 能(Imol化学键断裂需要的能量)数据如表:化学键H-HBr-BrH-Br键 能(kJ*mol-1)436b369反应 H2(g)+Br2(g)#2 H B r(g)A/=-72kJ/moL 则表中 b 为()A.
21、404 B.260 C.230 D.200【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旧键的断裂吸热,新键的形成放热,436kJ/mol+bkJ/mol-369kJ/molx2=-72kJ/mol,则 b=230kJ/mol,答案为C。6.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N2(g)+3H2(g)=i2NH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m0IN2,同时形成6moiN-H键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C.单位时间内消耗3moiH-H键,同时生成2moiN比D.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答案】D【解析】【详解】A.生成氮气,同时形成N-H键满足一个正速率,一个逆速率,但是不满足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
22、比,A 错误;B.恒容条件下,体积不变,同时反应物产物都是气体,则体系的总质量不变,故密度不是变量,此时密度不变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B 错误;C.都是正速率,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C 错误;D.恒 容 时,且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系数不同,故压强是变量,压强不变可以证明反应达到平衡,D 正确;故选D。7.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C.加水稀释2 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盐酸中产生的氢气速率快【答案】A【解析】【详解】A.醋酸是弱酸,
23、存在电离平衡,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加入醋酸钠晶体后,盐酸和醋酸钠反应生成弱酸醋酸,酸性降低。而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是被抑制的,酸性也是降低的,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B.加热促进电离,p H均是减小的,B不正确;C.稀释都是降低氢离子浓度的,酸性降低,两溶液的pH均减小,C不正确;D.在反应过程中,醋酸能继续电离出氢离子,所以醋酸产生氢气的速率快,D不正确。答案选A。8.1 g火箭燃料N2 H 4(g)燃 烧,生 成N2(g)和H 2 0(g),同时放出1 6.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2 H 4+O 2=N2 +2 H 2。x H =-5 3 4.4 kJ/mol
24、B.N2 H 4+O 2 =N2 +2 H2O =-1 0 6 8.8 kJ/molC.N2 H 4(g)+O 2(g)=N2(g)+2 H2O(g)=-5 3 4.4 kJ/molD.;N2 H 4(g)+gc)2(g)=;N2(g)+H 2(3(g)/=+2 6 7.2 kJ/mol【答案】C【解析】【详解】A.没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选项A错误;B.没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选项B错误:C.1 g火箭燃料腓(N2 H 4)气体燃烧生成N2和H 2 O (g)时,放 出1 6.7 kJ的热量,则3 2 g朋(N2 H G气体燃烧生成 N2和 H 2 O (g)时,放出 5 3 4.4 kJ 的热
25、量,即 N2 H 4 (g)+O 2 (g)=N2(g)+2 H2O(g)H=-5 3 4.4 kJ/mol,选项 C 正确;D.反应为放热,焙变为负值,选 项D错误;答案选C。9.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y B=z C,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 0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 z,A错误;B.分析知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C.平衡逆向移动,则B的转化率变小,C正确;D.平衡逆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变小,D错误;故选:Co1 0.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甘肃省 永昌县 第一 高级中学 年级 上册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24267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