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核心素养目标】12《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目标】12《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核心素养目标】12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祝福教案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体会语气词在具体语境中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复杂心理和思想境界。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难点:理解人物形象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奇异的珍宝被毁坏,令人痛悔;美好的生命被毁灭,让人愤怒。我们忘不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站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里,手握
2、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他是谁?他是少年闰土。可惜二十年后的他却变得迟钝麻木。那手罩碟子,说着“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是谁?他是孔乙己。善良的孔乙己却不明不白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善于通过悲剧性人物去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今天,就让我们踏入鲁镇,去感受一个没有春天、没有祝福的女人的悲惨命运。她是祥林嫂。 二、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推翻,中国的广大人民
3、,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严重束缚着她们的身心,妇女解放问题成为鲁迅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因此鲁迅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了祝福这篇小说。 三、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2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1年写成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
4、年写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 四、题目解读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习俗。每年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的序幕。写祝福景象、鲁四老爷以及祥林嫂的死。采用倒叙手法,以主人公的突然死亡作为开头,制造悬念,营造了整篇小说的悲剧气氛。 第二部分:故事的开端。写祥林嫂刚到鲁镇不久便被婆婆抓回去了,表现了祥林嫂的勤劳善良与不幸。 第三部分:故事的发展。写祥林嫂被迫改嫁。 第四部分:故事的高潮。写祥林
5、嫂再到鲁镇。 第五部分:故事的尾声。写“祝福”的景象和“我的感受。 六、全文分析 1.这篇小说在讲述故事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1)小说采用了倒叙。 (2)作用: 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
6、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2.“我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 线索作用。以“我”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起连全文。 代表一种有限叙述视角。小说主要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 故事的亲历者和旁观者。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又增加了故事的客观性。 拓展主题意蕴空间。使小说主题从同情底层百姓妇女的不幸命运、批判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底层妇女的精神毒害,辐射到底层人之间的冷漠,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懦弱与情感隔膜。 3.文章几次写到“祝福”?对“祝福景象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文章三次写到“祝福”。 第一次是描写鲁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
7、依旧,妇女的地位和套在她们头上的枷锁依旧。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在极具封建迷信色彩的祝福中得以充分展示。祥林嫂由“享有预备福礼的辛劳,到这点权利被剥夺。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写“祝福的景象。将祥林嫂的寂然惨死与富人们的欢乐祝福形成鲜明对比,加深悲剧气氛,突出小说反封建的主题,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4.文中四次描写雪花,对表现祥林嫂有何作用? 借雪花的洁白表现祥林嫂的无辜。 借雪花的飘飞表现祥林嫂挣扎的人生。 借雪
8、花的短暂表现祥林嫂生命的短暂。 由此得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的结语。 5.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丧夫、再嫁、失子、死去都发生在春天或临近春天。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是巧合还是有意? 作者是有意这样安排的。春天本是美好的季节,应该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祥林嫂身上发生的却都是悲剧,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6.祥林嫂从26岁到40岁上下共经历了七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七件事,并结合重点句子分析这些事件对祥林嫂人生的影响。 逃至鲁镇。“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满足一词写出了她对做工生活的满意。 抓回婆家。“一个抱住
9、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从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祥林嫂婆家的蛮横和夫权族权的威慑,可以揣度她回到婆家的生活状况。 再度出嫁。“我们见得多了鲜血直流,可以看出夫权意识对她的巨大影响,她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夫死子丧。倾诉阿毛之死。阿毛之死令她痛彻肺腑,因此也失去了在婆家生存的资格,乃至被赶出婆家。 重回鲁镇。鲁镇人的咀嚼赏鉴,让她感受到人性的冷漠,遭人唾弃。 捐献门槛。柳妈的话对她打击巨大。 死于祝福。“魂灵”之有无造成了她巨大的精神压力。 7.文中有三次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各有什么变化?其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肖像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出相关描写,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并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素养目标 祝福 核心 素养 目标 12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统编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