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17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孤独之旅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所起的重要作用。2.品味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3.体会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4.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重点难点重点: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难点:1.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2.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精读、品味、探究课文内容。教学步骤:导入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孤独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
2、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一)走近作者。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等;长篇小说:草房子等;文章约150篇(略)。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二)了解背景。提问:有谁知道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3、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第八章红门(二)。这个题目是课本编者加的。全书故事发生在1962年一个叫油麻地的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杜小康家原来家境富裕(因他祖上和父亲一直经营杂货铺),但他父亲一次因撞船事故而破产、生病。杜小康只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父亲病好后,借钱买来了500只苗鸭,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以外的芦荡去放鸭,那里有活鱼虾,鸭子吃了长得快,还能产出双黄蛋。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文中的桑桑是全书主人公,也是杜小康的好友。二、检查预习,识记字词。(1)读一读,写一写。茬(ch) 抠(ku) 觅食(m) 嬉闹(x) 空旷(kung)撩逗(lio)炊烟(chu)乖巧(gui)掺杂(chn)
4、驱除(q) 镰刀(lin)重叠(chng)(2)读准多音字。空旷(kng) 重叠(chng)空 重空白(kng) 尊重(zhng)(3)注意易错字(括号中为错别字)。嬉闹(嘻) 空旷(矿) 撩逗(缭)炊烟(吹) 重叠稠密(绸)(4)辨识形似字。炊(chu)炊烟 驱(q)驱除吹(chu)吹风 躯(q)身躯(5)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嬉闹:嬉笑打闹。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的。撩逗:挑逗,招惹。 掺杂:混杂。别无他法:没有其他的方法。一落千丈:(成语)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置之不理:(成语)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歇斯底里:(成语)形
5、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解说标题。提问:谁能解说下课文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学生答后,多媒体展示: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是杜小康在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文题取“孤独之旅”正好形象地表明了小说的主题。文学意味浓郁,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整体感知。1.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圈点勾画主要信息。2.小组讨论,理清故事情节。布置: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将课文划分成四部分。讨论后归
6、纳:孤独之旅开端(第1段)家道中落,随父放鸭。发展(227段)撑船赶鸭,初到芦荡。高潮(2849段)芦荡遇雨,经受考验。结局(5052段)与鸭共成长3.小说的三要素(自主、合作,师生交流)布置: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学生交流后,归纳:人物:少年杜小康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情节: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四、精读、品味、探究课文内容。(一)精读、探究第一部分(第1段)内容。提问:在第1段中,杜小康家家道中落的原因怎么没交代?段中“但”“竟”“忽然”“一落千丈”等词语和短语在表达上有何作用?明确:什么原因使
7、杜小康一家家道中落,因与小说表现无关,没有赘述。文中“但”“竟”“忽然”等副词的运用,表现了变故突如其来、出人意料。“一落千丈”写出了变化之大。老师小结:第一至属于课文的第一部分:交代了小说的背景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被迫随父放鸭。属于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二)精读、探究第二部分(第227段)内容。1.精读、探究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19段)内容。(1)提问:第2.3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两段中杜小康和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看,他们两人此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明确:主要写杜小康初次背井离乡非常想家,父亲对他的请求置之不理,这是一种无声的无奈。“带着哭腔的请求”的语言描写和“站在船上,向后眺望”的动作
8、描写,表现了杜小康对故乡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茫然。“沉着脸”“不停地撑”等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体现了父亲无可奈何的心理。(2)提问:第4段重点写什么?段中加点的“倒置”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写船首“均匀的、永恒的水声”起何作用?明确:这一段插入对鸭群行进的水面的描写,形象而又生动,耐人寻味。“倒置”一词不能去掉。因为“倒置”修饰“扇形面”,准确、细致地写出了鸭群前行中的形状,描写周到入微。船首“均匀的、永恒的水声”反衬了父子俩的孤独、寂寞。(3)提问:第5.6.7段写杜雍和在茫然和恐惧中带着儿子,赶着鸭子远离了家乡。其中,为什么要写父亲不停地向前划船?“纯粹”“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
9、之物”等词句说明了什么?明确:父亲只有不停地向前划船才能平衡他茫然而恐惧的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揭示得非常巧妙。此外,这一句还是很巧妙的衬笔,通过写父亲的茫然和恐惧的心理,进一步表现年幼的杜小康的恐惧。“纯粹”“不停地后退”表明了前行速度之快,“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表明“孤独之旅”势在必行。(4)提问:第10段对鸭群的描写有何作用?明确:这一段写鸭子的兴致勃勃、无忧无虑更反衬出父子俩的茫然、寂寞、担心。(5)提问:第7段描写出了杜小康怎样的心理?明确:猎奇的心理使杜小康对前方感到茫然而好奇。他已抛开了想家的念头。(6)提问:第12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明确:衬托了人物的心理:四周无一户人
10、家,与人隔绝,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7)提问:第13.14两段写了父子俩在陌生的异乡环境里吃了第一顿晚餐。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景物的描写细腻而优美,创设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境界。(8)提问:第15段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鸭们的乖巧。但作者仅仅是为了写鸭们吗?明确:表面写鸭们“觉得无家”“惟恐与小船分开”不时“看一眼船上的主人”,实际上是写杜小康的心理活动,衬托了杜小康的孤寂和想家的心理。(9)提问:第16.17.18三段写了杜小康在异乡第一个夜晚的感受。“杜小康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表达了杜小康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心理描写,表现了杜小康对故乡的思念,从侧
11、面表现了他内心的孤寂。(10)提问:“以后的几天,都是这一天的重复。”这句话写出了人怎样的感受?在着墨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明确:这句话写出了生活的单调,突出了孤独的感受。在着墨方面的特点是:对于以后几天的经历,不再过多描述,仅此一笔,言简意赅,详略得当。老师小结:第二至十九段属于第二部分第一层:写父子俩到达目的地前的所见、所闻、所感。2.精读、探究第二部分第二层(第2027段)内容。(1)提问:“第21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明确:通过对目的地新家周围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杜小康害怕的心理。(2)提问:第22.23两段写了父亲到达目的地后的恐慌,以及对儿子的安慰。父亲是怎样安慰儿子的?明确:对儿子
12、杜小康的恐惧,父亲首先以镇静掩盖慌张,然后用芦荡里的乐趣来安慰儿子,表现了父对子的呵护。(3)提问:第22段中的“镇静”与“慌张”是一对反义词,说说用在此处的妙处。明确:加点的“镇静”与“慌张”是一对反义词,写出了父亲的矛盾心理。(4)提问:第2426段作者是怎样通过芦荡的美丽夜景,来烘托杜小康在芦荡中第一晚的恐慌心情的?明确:作者从视觉(如“青森森”“萤火虫”等)和嗅觉(如“清香”)两个方面写出了芦荡晚间的美好,烘托出杜小康平静的心情。(5)提问:第27段写了父子俩在芦苇滩中“安家落户”,开始放鸭生活。其中有几个动词用得妙,请作点赏析。明确:“割”“扎”“围”“搭”等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地写
13、出了父子俩动作的麻利,表现他们的勤劳、能干。老师小结:第二十至二十七段属于第二部分第二层:写父子俩找到目的地,并且安了家。第二至二十七段属于第二部分:写的是父子俩在去芦苇滩途中的感受及到达后“安家落户”,开始放鸭生活。属于故事情节的发展部分。(三)精读、探究第三部分(第2849段)内容。1.精读、探究第三部分第一层(第2833段)内容。(1)布置:第28.29两段写了杜小康和他父亲在芦苇荡里感到无比寂寞和孤独。品读下面三个句子,然后分别说说两个句子及第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与这种孤独相比,
14、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明确:第句里说“最大的敌人”是“孤独”,点明了题目;采用了拟人手法,“一步一步”地“逼近”,说明父子俩这种孤独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第句运用对比,突出了芦荡中孤独的可怕。第句中加点的“这种省略”看似是一种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的生活表现,在这种生活里,人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提问:第3032段写杜小康面对孤独更想回家以及父亲的安慰。应怎样理解第32段中的“残酷”一词?父亲的话表现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残酷”在于让幼小的孩子过早地承受生活的苦难,遭遇了孤独的煎熬。
15、父亲的话表现了他把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拉进他这样一个计划里的愧疚和无可奈何的心理。(3)提问:第33段写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父子俩适应了孤独环境。“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一句告诉读者什么?明确:这句告诉读者:孤独无法回避,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学会适应,学会随遇而安,同时标志着杜小康“长大”了。老师小结:第二十八至三十三段属于第三部分第一层:写父子俩生活的孤独。2.精读、探究第三部分第二层(第3449段)内容。(1)提问:第34段仅仅是写鸭子的成长吗?明确:这段写鸭子在芦苇荡里长得飞快,写鸭子成长,暗示杜小康也在成长。标志着人、鸭告别了恐惧、幼稚的时期。(2)提问:第35段在文
16、章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明确:过渡段,总领下文,预示着杜小康要经受一场艰苦的磨难。第一句中“接着磨难”点明了题旨。(3)提问:第36段是成功的环境描写,请对这段写作上的特点和作用作点分析。明确:按事物发展顺序写出“天明变黑雷滚雨下苇断”。把暴风雨之势渲染到极点,为下文“鸭逃人找”作铺垫。(4)布置:第3739段写杜小康第一次在暴风雨中追赶鸭子。其中,下面的句子及句中加点的动词都很精妙,请作点赏析。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明确:第句侧面写风大。“一下子”就在他眼前
17、消失了,足见暴风之狂。这一段为下文找鸭交代了原因。第句中加点的“追”“拔”等动作描写,突出在鸭群四散的紧急形势下,杜小康不顾一切去追赶鸭群的勇敢举动。表明他“长大”了。第句为下文埋下伏笔。(5)提问:第4042段写杜小康第二次外出找鸭子,他天黑还未回来,给读者造成悬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他“长大”了?明确:作者从找鸭的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正面写杜小康“长大”。(6)提问:第4346段写杜小康迷路后深刻感触。其中下面第句中的的加点词和第句分别说明了什么?他此时哭的原因是什么?杜小康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他哭了起来,但
18、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明确:第句中的加点词“累极了”,不是怕极了,可见他的“长大”。第句鸭子对他的依赖,可见杜小康“长大”。第句写的“哭”里渗透着对鸭子的爱怜之情,对找到鸭子的激动之情,对自己受伤而没有白费力气的欣喜之情,对自己能帮父亲找鸭的欣慰之情。(7)提问:第47.48两段写杜小康迷路后的所见所思所感,“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为什么?明确:他之所以觉得自己长大了,是因为在孤独之中学会了忍耐,在困难面前学会了克服,在危难之时学会了坚强,在思亲念乡中懂得了人生。(8)提问:第49段写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将儿子背起。你从“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
19、上”一句看出了什么?明确:脚底流血浑然不知,可见杜小康能忍耐痛苦,毅力顽强;血滴在父亲的脚印里,象征着子承父业,长大成人:滴在身后鸭的羽毛上,影射着他为了“长大”所付出的代价。老师小结:第三十四至四十九段属于第三部分第二层:写父子俩冒雨找鸭的经过。第二十八至四十九段属于第三部分:父子俩孤独的放鸭生活及杜小康冒雨找鸭的经过。属于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四)精读、探究第四部分(第5052段)内容。提问:作者仅仅写鸭们长大了吗?杜小康的惊喜大叫说明了什么?文章的结尾是否有点太仓促?明确:(1)写鸭们长大了,实则暗示杜小康也长大了。这里借鸭喻人,移情于物,相辅相成,两相映衬。(2)杜小康的惊喜大叫,杜雍
20、和的不住地说,既表现了父子俩欣喜若狂的心情,又标志着父子俩的劳动有了回报。(3)行文至此戛然而止,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鸭群在成长,杜小康也在成长,当鸭开始下蛋,完成了从幼鸭到成鸭的蜕变,杜小康也完成了从幼稚、无知到成熟、坚强的蜕变。老师小结:第五十至五十二段属于第四部分:写鸭们长大了,下蛋了,杜小康也长大了。属于故事情节的结局部分。孤独之旅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解“孤独”,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主旨;赏析写作特点;拓展体验。教学步骤:一、跳读课文,理解“孤独”1.教师: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孤独”呢?请同学们用横线标记出体现“孤独”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并把文中所有的“
21、杜小康”以及指代杜小康的“他”都读作“我”,把“杜雍和”读作“爸爸”或是“父亲”。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读你画出的语句。读了之后,要把你们真实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语句并分析,教师总结。(多媒体再展示如下句子,并引导学生理解“孤独”。)(1)(第9段中)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偶然行过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杜小康从未见过的面孔了。分析:两个“陌生”,说明父子俩已经远离家乡、亲人,远离所熟悉的一切,预示着他们将要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2)(第11段中)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
22、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分析:这是杜小康对前景的茫然,但似乎也包含着对未来的向往。(3)(第13段中)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分析:句中“第一”“惟一”这两个词表现出了芦荡的寂寞、荒无人烟,渲染了一种茫然而恐惧、孤单、空旷而陌生的氛围,烘托了杜小康凄苦、孤单的心情,交代了杜小康成长的环境。(4)(第21段中)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分析:面对眼前无边无际的芦苇地,杜小康产生了害怕现实、害怕孤独的感觉。(5)(第29段中)言语被
23、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分析:对陌生环境的不适,被沉重的孤独感所替代。他们生活贫乏、空虚,害怕孤独,可又无法逃避。(6)(第33段)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分析:杜小康和他的父亲已经学会适应现实环境,面对孤独。(7)(第48段)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分析:杜小康经过了风雨的考验,在困境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