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教民种树畜养,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管子云:“古之四民不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稻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责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及周室衰礼法堕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稽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至桓文后
3、,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嗜欲不制,借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货殖传)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王处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及周A室衰B礼法C堕D其流E至乎F士庶人G莫不离H制而弃本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穷,意为穷尽、尽享,与前文“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中的“极”意思相同。B.虞,指虞人,古代苯管山泽、苑囿、鸟兽、畋牧的官职,有山虞、泽虞之分。C.靡,指没有,与
4、蒲松龄促织中“探石发穴,廊计不施”的“靡”意思不同。D.货殖,两则材料中均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的人。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认为,物质享受与财富追求是人的本性,统治者要顺其自然,以利引导,不与民争利。B.班固认为,夏商周各阶层安居乐业、寡欲不争,统治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最终不严而治。C.司马迁看来,各行各业之人凭本事努力工作以满足欲望,这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合乎规律。D.班固看来,士农工商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可为王者争利,对下可助平民齐家。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5、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2)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14.对积累财富与遵守礼义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和班固的看法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谓人曰:“吾必再入。”未几,上(唐德宗)采用为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应草制,执以白卢输、刘从一曰:“卢杞作相,致銮舆播迁,海内疮痰,奈何遽迁大郡!愿相公执奏。翰等不从,更命他舍人草制。乙卵,制出,高执之不下,且奏:“杞极恶穷凶百辟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
6、复用?”上不听。补阙陈京、赵需等上疏曰:“杞三年擅权,百揆失叙,天地神祇所知,华夏、蛮貊同弃。倘加巨奸之宠,必失万姓之心。”丁巳,袁高复于正牙论奏。上曰:“杞已再更赦。”高曰:“赦者止原其罪,不可为刺史。陈京等亦争之不已,曰:“杞之执政,百官常如兵在其颈。今复用之,则奸党皆唾掌而起。上大怒,左右辟易,谏者稍引却。京顾曰:“赵需等勿退,此国大事,当以死争之。”上怒稍解。戊午,上谓宰相:“与杞小州刺史,可乎?李勉曰:“陛下欲与之,虽大州亦可,其如天下失望何!壬戌,以杞为澧州别驾。 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又谓李泌曰:朕已可袁高所奏。泌曰:“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
7、舜之不逮也!上悦。杞竞卒于澧州。四年春二月,李泌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除一相。上曰:“朕深知卿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容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曰:“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曰:“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倘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颜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杞极恶A 穷凶B百辟疾之C 若仇D 六军思
8、E 食F 其肉 G 何 H可复用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赦者止原其罪”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两句中的“止”意思不同。B.“上怒稍解”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解”意思不同。C.“陛下欲与之”与“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与”意思相同。D.“朕已可袁高所奏”与“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可”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卢杞在遇到大赦调任吉州长史时颇为悲观,因为他认为自己必定会再次入狱,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事却并不像他事先所预料的那样。B.应命起草诏书的袁高反对让卢杞担任饶州
9、刺史,他找到宰相卢翰、刘从一并明确地表明自己反对的理由,希望二人能够坚持上奏。C.陈京、赵需等上表,认为卢杞独掌大权三年之久,祸乱朝政,罪行很大,如对卢杞这样的巨奸加以宠幸,将会失去天下百姓的心。D.卢杞当政之时,百官常常内心深感恐惧,感觉随时可能会遭受杀身之祸,这也是陈京等人极力反对再次起用卢杞的一个重要原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4分)(2)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逮也!(4分)14.四年春二月,在与唐德宗谈论卢杞时李泌是从哪几个方面答复的?请简要概括。(3分)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
10、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村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仁义之士,皆来役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
11、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
12、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则再拜而辞去也。(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有A昔者秦B攻齐C令曰D有敢去E柳下季垄F五十步G而樵采者罪死不赦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镒,我国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合二十四两)。两、斤、铢、钧、石都是古代重量单位。B闾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古代也常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闾左,富者居闾右,此处与陈涉世家中“发闾左適戍渔阳”的“闾”字含义相同。C太牢,古代祭祀宴会时所用牲畜,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13、,这里指上等食物。D再拜,拜两次,表示敬意,是古代的一般性礼节,此处与鸿门宴中的“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斶不畏权势。他在齐王让自己上前时回应让齐王上前,并认为如果自己上前是趋炎附势,而齐王上前是礼贤下士。B颜斶论辩才高。他以柳下季垄和齐王的头做对比,引用老子观点,并举侯王自我称谓的例子,来说明士贵君轻的道理。C颜斶不慕荣利。他没有接受齐王丰厚爵禄的笼络,因为他认为自己已尽到尽忠直言的责任,不想失去身体和精神的独立完整。D颜斶主张归真。他认为璞玉一旦做成美玉就失去了宝贵的价值,生于荒野僻静之地就应回归原处,以保持
14、本真的自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2)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14在和齐宣王关于士和王的争论中,颜斶的观点是什么?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贵州省贵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
15、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材料二: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亦已明矣。彼荆州者,孙、刘之所必争也。
16、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为日既久,诚非曹氏诸将所能抗御。故曹仁守江陵,败不旋踵,何抚安之得行,精服之可期?将此既新平江、汉,威慢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械棹之手,实震荡之良会,席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侯哉?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斤石既差,悔无所及,即亦此事之类也。(节选自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悉使赢兵负草A填之B时C乃得D过E赢兵为
17、人F马所蹈藉G陷泥中(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指送、给,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中的“遗”词义不同。B.引,指退避,与“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引”词义不同。C.狼,指像狼一样,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用法不同。D.旋踵,指时间很短,与“遽”“食顷”“斯须”(促织)等词义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兵力悬殊之时,黄盖设计在装满干苇和枯柴的战船里灌油,船外围用帷帐包裹,树起旗帜,掩人耳目。B.曹军中黄盖之计,走出营帐,黄盖趁机离开曹军,并指挥点火,大火趁着风势越烧越旺,并蔓延至军营。C.荆州是孙刘必
18、争之地,荆州百姓顺服刘备、畏惧孙权已久,这一分析指出了曹军失败的地缘、历史原因。D.在蜀地发生数十次动乱的情形下,曹操没有采取刘晔的计策,对局势估算错误,失去了席卷蜀地的良机。(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5)两则材料都涉及了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请分析败因的异同。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实用性联考(一)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公为相,及判河阳,最后请老家居。凡三上章,皆言天子无职事,惟辨君子小人而进退之,
19、此天子之职也。君子与小人并处其势必不胜君子不胜则奉身而退。小人不胜,则交结构扇,千岐万辙,必胜而后已。小人复胜,必肆毒于善良,无所不为,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元丰六年,公病,上书言八事,大抵论君子小人为治乱之本。神宗语宰辅曰:“富弼有章疏来。”惇曰:“弼所言何事?”帝曰:“言朕左右多小人。”惇曰:“可令分析孰为小人。”帝曰:“弼三朝老臣,岂可令分析?”左丞王安礼曰:“弼之言是也。”罢朝。惇责安礼曰:“左丞对上之言失矣。”安礼曰:“吾辈今日曰诚如上谕,明日曰圣学非臣所及,安得不谓之小人?”惇无以对。(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公,指富弼,北宋名相,谥韩国文忠公,下同。惇,指章惇,北宋中期政治家。
20、材料二: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阔。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是以大道言:“及吾无身,吾又何患?”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贤也,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于是而后为也。(节选自晋书嵇康传)
21、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君子与小人并处其势必不胜君子不胜则奉身而退。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请老,指官吏请求退休养老,与“告老”“致仕”“乞骸骨”“悬车”等意思相近。B. 治乱,即安定与动乱,与史记屈原列传中“明于治乱”的“治乱”意思不同。C. 名教,指儒家以正名定分为主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后成司马氏集团的统治工具。D. 贵贱,既可指价值的高低,也指地位的尊卑即富贵与贫贱,此处主要指地位的尊卑。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富弼共三次向皇帝上奏,都谈
22、到天子没有具体的职务,但要以明辨君子小人并决定他们的去留作为主要职责。B. 元丰六年,富弼病中上书皇帝,言及皇帝身边有许多小人,章惇请皇帝为他分析,皇帝却婉拒了章惇的请求。C. 嵇康认为,气静神虚的人,用心不在于对外的夸耀自负;禀性忠诚内心达观的人,情志不被自己的欲望束缚。D. 嵇康认为,不过分追求物欲生活享受人,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因此,最高明的人不执著于外物。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人复胜,必肆毒于善良,无所不为,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2)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14. 在富弼和嵇康看来,“君子”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文言文阅读贵州省
23、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