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醉翁亭记》学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12课《醉翁亭记》学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醉翁亭记》学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醉翁亭记【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识记重点文言字词、文言句式,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朗读并背诵课文。2.理清文章叙事、写景的顺序;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韵律美。3.体会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自主学习】(一)了解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_,自号_,晚年又号_,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_(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_”,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为“_”。(二)了解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以范仲淹为首的数位大臣推行“庆历新政”,失败后,相继被贬。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也遭贬斥,出任滁州知州,本
2、文作于其到滁州的第二年。中国四大名亭是:_、_、_、_。(三)阅读原文,给加点字注音,解释加粗字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路转,有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
3、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 )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乐,非丝( )非竹( ),射者中,弈( )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 )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四)写出相关的成语1.
4、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_2.本意是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_3.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_4.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_5.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_【课堂探究】1.自由朗读第一段,完成结构图。 琅琊山-_-_ (由_到_)醉翁亭 建亭人-_-_2.第二段可分三层,思考:第一层写山间_的景色,第二层写山间_的景色,第三层写_。这三层之间的关系(结构),是由_而_。3.第三段描述了四个画面,用文中的三个字概括(在书上
5、圈画)。4.阅读第四段,思考:本段都写了哪些“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5.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太守为什么而“醉”。关键词:6.文章中作者始终以“太守”自称,结尾才点出太守的姓名,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点:不同点:【巩固练习1】一、基础选择1.下面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林壑尤美:尤其,特别。 B.寓之酒也:寄托。C.太守自谓也:说 D.云归而岩穴暝:昏暗。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山水之乐”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水陆草木之花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