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docx
《【公开课】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古人的居住智慧角度出发,以技术、艺术和思想三个递进的层次诠释与确认传统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保存价值,阐明如何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给出具体措施与建议,并佐以例证。2.讲述现状,引发思考。从古人的居住智慧角度出发,明确技术一一艺术一一思想三个递进的层次,明确传统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仍有保存的价值。以周庄水乡古镇为例,探究如何有效协调中国当代城镇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以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和文村改造为例,阐明和谐的现代人据环境应有的样子。3.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优势进行了解,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积极保护,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建构人、城市和自然
2、的和谐关系,保有我国人居的经典文化符号,在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守护我国的精神文化家园,显得格外重要且意义深远。过去、现在与未来一脉相承,休戚与共。在对历史的接纳、立足当代进行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中,文化自信由此生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从古人的居住智慧角度出发,明确传统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保存价值,以及如何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协调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进行合理保护。在营造和谐的现代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如何建设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诗意家园。教学过程一、引入:1、介绍传统建筑的现状2、提出问题:传统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还有保存的价值么?二
3、、层层递进:解读传统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1、技术之巧这是我国的木构建筑。凭借传统建筑中的椎卯连接、木柱承重、立柱位于高出地表的石座之上等工艺技术,屹立千百年而不倒。深宅大院凭借房高、墙厚、通风好;土坯、窑洞、地坑院火炕则凭借泥土结构保温隔热成为冬暖夏凉的调温能手;马头墙的设计和水缸的广泛放置,有效阻断火势,保护生命财产安全;门栓和门锁在防盗技巧上的优势。这些都体现出我国传统建筑的因地制宜与技术之巧。2、艺术之美技术满足实用需求,艺术满足审美需要。无论是古朴醇厚的北京四合院,还是饱满圆融的客家土楼,无论是精致秀美的苏州园林,还是洁净素雅的皖南民居,无一不在展现令人称奇的建筑工艺之上,表达个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开课 公开 人居 环境 诗意 栖居 教学 设计 高中 美术 人美版 2019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