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人类的聚居地——聚落_教案1.doc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人类的聚居地——聚落_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人类的聚居地——聚落_教案1.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目标】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重点】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根据资料,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1教法创设情景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2学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1:播放、演示世界各地的聚落。教师讲述:老师国庆节到浙江武义旅游,就被那里的美景深深吸引,沿途拍摄了很多照片。播放照片的同时,教师介绍那里的美景。问:什么是聚落呢?引出课题: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
2、入2: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讲授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提升)活动探究,小组合作一、聚落与环境1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分别展示几幅图,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图片中哪些是城市,哪些是乡村。观察图片后,填写下列表格:乡村城市交通特点人口分布建筑特点生产活动教师: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乡村是怎样演变成城市的?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发展过程,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村庄人口不断增多,居民点不断扩大而变成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较多的楼房,最终发展为城市。2探究聚落与环
3、境的关系过渡语:假设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族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你会选择哪里?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早期人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较低,因此,他们多居住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今天,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仍然是世界上聚落密集的地区,形成了较多的大城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省会武汉,武汉这个聚落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呢?展示:武汉发展因素图。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总结:由此可见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形成较大的城市。老师:聚落在长期发展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聚落
4、景观和建筑风格。我们通过下面不同环境下各区域的图片,探究聚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老师针对图提问:(1)针对图片,为什么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房顶高耸?(2)针对图片,为什么东南亚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3)针对图片,为什么西亚地区建造厚墙加小窗的土楼?(4)针对图片,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房屋为斜顶屋?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老师总结:聚落的建筑与环境有直接相关,图片,寒冷地区的风大、雪大,厚实的墙体可以抵御寒风,保持屋内暖和,高耸的屋顶,不易积雪。图片,东南亚为热带雨林气候,高架屋有利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内干爽。图片,西亚地区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厚墙加小窗是预防白天气温高和
5、昼夜温差大。图片,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多,斜顶屋有利于排水。老师: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他们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请举例加以说明。学生: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草场广布,蒙古包便于拆装,适合游牧生活。学生:我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掘成窑洞。教师总结:总的说来,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建筑、聚落的形态都与环境有密切关系。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1观赏图片,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展示一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要求学生说出一些世界文化遗产。2阅读资料,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资料一:丽江是我国云南西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城市,1997年丽
6、江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丽江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小组讨论,各抒己见。3阅读资料,谈谈你对破坏世界文化遗产的看法资料二: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发展很快,在给当地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古朴被打破,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冲击,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回答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当堂检测 巩固基础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1下列哪个聚落不属于乡村聚落( )
7、A北京中关村 B318林场 C奥奇牧村 D盛渔村2下列关于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同时出现B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商业、服务业发达C聚落是指只有三家五户的小村落D人类先有城市聚落,再有乡村聚落3一般情况下,聚落主要分布在( )A干旱的荒漠地区B地势高峻的高山地区C气候严寒的两极地区D温带和亚热带地区4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是( )A竹楼 B冰屋 C窑洞 D高架屋5下列地区聚落分布较密集的是( )A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武夷山区6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其主要原因是( )水源条件好 土壤肥沃 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人教部编版 初中 地理 年级 上册 第四 人类 聚居 聚落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