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ocx
《2023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目次前言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5 接入系统设计(一次部分)26 接入系统设计(二次部分)5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储能电站工程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接入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或规划容量20MW及以上的储能电站工程接入系统设计工作,规定了开展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系统一次部分和系统二次部分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和各项 设计内容应达到的具体深度要求。其他方式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2、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直接引用)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24337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DL 75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T 1746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 1986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 36547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 51048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3、NB/T 33015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DL/T 1234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DL/T 5444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 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Q/GDW 268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 1564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Q/GDW 11376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储能系统 energy storage system通过电化学电池或电磁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3.26储能电站 energy storage station装设储能系统,可进行
4、电能储存、转换及释放的并网电站。3.3孤 岛 islanding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 性孤岛。3.4防孤岛保护 islanding anti-island protection防止分布式电源并网发电系统非计划持续孤岛运行的继电保护措施。3.5变流器 converter转变电源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量或特性的电器设备,主要包括整流器、逆变器、交流变流器 和直流变流器。3.6功率变换系统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PCS实现储能电池与交流电网之间双向能量转换的系统。(是否应用,与其他标准对照一致)4 总则4
5、.1 本标准可为编制、评审储能电站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报告提供依据。4.2 储能电站的接入系统设计一般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是储能电站可行性研究内容之一。(国网 公司)4.3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应以电力规划、电网规划为指导,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有关设 计规程和规定。4.4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系统一次部分和系统二次部分。一次部分论证储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明确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接入系统方案(包括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及接入点),提出对储能电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二次部分提出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相角测量装置、调度自动化子站、电能计量装置及
6、电能量远方终端、 通信系统的接入系统方案。4.5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应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做到远近结合、科学论证。推 荐的接入系统方案应与电网规划相协调,要求经济合理、接线简洁、过渡方便、运行灵活,对电 力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变化因素具有较好的适应性。5 接入系统设计(一次部分)5.1 任务依据和主要原则5.1.1 任务依据。5.1.2 设计范围。5.1.3 设计水平年、远景水平年及过渡水平年。远景水平年一般在设计水平年基础上展望 510 年。5.1.4 设计基础资料来源及设计边界条件。5.1.5 电网规划对接入系统设计的要求。5.1.6 设计思路和研究重点。5.2 电力系统
7、现状及储能电站概述5.2.1 与设计储能电站有关的电力系统现况,包括:a) 输配电网概况;b) 电源规模及电源结构(含储能配置情况);c) 用电量、负荷水平及负荷特性;d) 近区电网与周边电网的送、受电情况,必要时介绍省级电网的送、受电情况;e) 系统主要运行指标,如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等;f) 相关已投运储能电站的运行情况;g)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5.2.2 设计储能电站概况,包括:a) 设计储能电站的主要特征,包括站址位置、环境条件、规划规模、本期规模、前期工作进展情 况、建设进度及投产时间等。b) 设计储能电站的功能定位、配置方案、运行方式、设计效率、调节性能等。c
8、) 对于扩建工程,说明前期概况、扩建条件等。5.3 电力系统发展规划5.3.1 电力需求预测,包括:a) 结合电力规划、电网规划的负荷预测结论,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提出 本次接入系统设计的负荷水平。对储能电站近区的负荷增长情况应专门说明。b) 分析与设计储能电站有关区域的负荷特性,列出各水平年的年最大负荷曲线、典型日负荷曲线 等。5.3.2 电源发展规划,包括:a) 参考电力规划、电网规划,结合政府能源政策、区域能源资源分布特点、电源项目推进情况等, 列出新增电源的建设进度和机组退役计划。b) 列出设计水平年及展望年本系统与外区交换的电力电量,包括区外送(受)电项目、容量及
9、建 设进度。5.3.3 电网发展规划,包括:a) 介绍和分析规划期内(包括设计储能电站投产前后)电网发展规划。b) 说明设计储能电站投产前有关的电网建设情况。5.4 储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5.4.1 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应包含以下内容:a) 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全网、省或地区系统电力电量平衡。b) 开展设计储能电站投产前一年至设计水平年逐年和展望年的电力平衡,分析电源建设空间。c) 开展相应年份的调峰平衡,分析系统调峰需求。5.4.2 根据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电力平衡、调峰、设备重载等方面),分析设计储能电站的功能定位,结合相关地区的负荷特性,提出对设计储能电站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电站 接入 系统 设计 内容 深度 规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