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建火电机组电气二次可靠性技术导则.doc





《2023新建火电机组电气二次可靠性技术导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建火电机组电气二次可靠性技术导则.doc(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建火电机组电气二次可靠性技术导则目次前言VI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43.1 二次设备:43.2 二次回路43.3 可靠性 reliability43.4 充裕性adequacy43.5 安全性 security43.6 稳定性stability43.7 完整性 integrity43.8 安全自动装置 security automatic devices of power system43.9 防误操作闭锁 interlocking43.10 安全防护 security protection4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55 电气二次设计55.1 初步设计管理55.2 施工图
2、设计管理75.3 竣工图设计管理156 电气二次设备156.1 一般规定156.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166.3 励磁系统(含PSS)196.4 直流216.5 不停电电源装置(UPS)236.6 电测及计量系统236.7 计算机监控系统247 电气二次施工267.1 一般规定267.2 物资存放277.3 屏、柜安装277.4 电缆及光缆敷设287.5 接线及端子排297.6 标示牌308 电气二次调试318.1 一般规定318.2 厂用电受电阶段工作328.3 单机试运348.4 分系统调试阶段工作348.5 整套启动调试阶段工作368.6 燃机变频启动调试阶段工作378.7 验收38
3、9 电气二次生产准备389.1 生产准备管理399.2 资料管理399.3 定值管理3910 电气二次可靠性评价4110.1 一般规定4110.2 评价程序4710.3 评价方法4810.4 可靠性评价标准表(见附录F)48附录A49附录B50附录C52附录D57附录E1附录F16编制说明17新建火电机组电气二次可靠性技术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各种容量新建纯凝、热电、燃气联合循环、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火力发电机组在设计、设备选购、安装、调试等环节在技术管理,减少隐蔽故障、提高电气二次可靠性的技术要求。本导则适用于各种容量新建纯凝、热电、燃气联合循环、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火力发电机组的电气
4、二次系统可靠性技术管理,风电、水电、光伏等发电机组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048.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1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GB/T 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598.300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GB/T 15145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826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GB 20840.2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5、GB/T 2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36050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基本规定GB 50049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T 5006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 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660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T 726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7409.1同步电机
6、励磁系统 定义GB/T 7409.2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GB/T 7409.3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 GB/T 936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DL/T 1073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1166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现场试验导则 DL/T 1502厂用电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 329基于DL/T 860的变电站低压电源设备通信接口DL/T 364光纤通道传输保护信息通用技术条件DL/T 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47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028电力工程制图标准DL/T 5044电力工程
7、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6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3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9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T 5295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427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 5437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4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61.8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第8部分:电气DL/T 5491电力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5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技术规范DL/T 559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
8、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584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667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DL/T 670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684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 781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DL/T 843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
9、术条件DL/T 866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DL/T 994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DL/T 99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及编制释义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3.2 二次回路二次设备相互连接并构成的电路。3.3 可靠性 reliability电力系统在长时间内供给用户合乎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的电能的能力。注:电力系统可靠性通常包括充裕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通常为概率指标。3.4 充裕性adequacy电力系统在稳态条件下,并
10、且系统元件的负载不超出其定额,母线电压和系统频率维持在允许范围内,考虑系统元件计划和非计划停运的情况下,供给用户所需电能的能力。3.5 安全性 security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例如突然失去电力系统的元件,或短路故障等)的能力。通过两个特性表征:电力系统能承受住故障扰动引起的暂态过程并过渡到一个可接受的运行工况;在新的运行工况下,各种约束条件得到满足。3.6 稳定性stability电力系统受到事故扰动后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通常根据动态过程的特征和参与动作的元件及控制系统,将稳定性的研究划分为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小扰动动态稳定、长过程动态稳定、电压稳定及频率稳定。3.7 完整性 i
11、ntegrity发输配电系统(bulk power system)保持互联运行的能力。3.8 安全自动装置 security automatic devices of power system用于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性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自动保护装置。如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自动解列装置、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和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等。3.9 防误操作闭锁 interlocking防止对电气设备进行误操作的功能。包括: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刀闸)送电(合隔离开关);防止误
12、入带电间隔。3.10 安全防护 security protection为防止黑客、病毒及恶意代码等对电力二次系统发起的恶意破坏、攻击以及其他非法操作导致的电力系统事故,采用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等方法保证电力系统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措施。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下列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PSS: 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UPS:不停电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NCS:网络控制系统,主要控制对象为升压站内设备(Network
13、Control System)DCS :分布式控制系统,又称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PE:保护接地(Protecting Earthing)5 电气二次设计5.1 初步设计管理5.1.1 一般规定5.1.1.1 初步设计应符合DL/T 5427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的规定。5.1.1.2 设计单位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纪要、本项目的特点等因素提出初步设计原则,项目单位应组织对初步设计原则进行审查。5.1.1.3 初步设计文件应阐述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安全上的可靠性以及在其它工程应用情况和在本
14、工程应用的可能性和优越性。5.1.1.4 电气二次初步设计应考虑工程自身的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环境等条件的特殊要求。5.1.2 初步设计审查5.1.2.1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a ) 明确发电厂所有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论述主要电气元件的控制、信号、测量、联锁、同期方式等内容,以及单元控制室和升压站继电器室布置和电气有关部分元件的控制地点,电气控制及保护设备的布置符合DL/T 5136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b ) 明确主要继电保护设备和自动装置的配置原则及选型,应满足GB/T 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c ) 明确升压站系统及厂
15、用电系统电气采用的计算机监控方案、组网原则及系统配置。d ) 审查计算机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应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能安全201536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范(国家发改委令2014年第14号)要求。e ) 明确电除尘、输煤系统及远离主厂房的生产车间控制方式、控制地点及二次设备选型等内容。f ) 明确电气防误操作的方案与措施。g ) 明确在线监测系统类型和安装范围。h ) 明确厂内通信范围。5.1.2.2 送审的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图纸和专题报告三部分;说明书、图纸应充分表达设计意图;重大设计原则应进行多方案的优化比选,提出专题报告和推荐方案供审批确定。5.1.2.3 屋外
16、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室应尽量靠近配电装置布置,使控制电缆最短。5.1.2.4 电子设备间(继电器室)环境条件应满足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控制装置的安全可靠要求。应考虑空调、必要的采暖和通风条件以满足设备运行的要求。应有良好的防尘、防潮、照明、防火、防小动物措施。5.1.2.5 电子设备间(继电器室)及就地网络继电器室地面宜选用防静电地面,也可采用防静电阻燃材料活动地板,应有良好的防尘、防潮措施。5.1.2.6 电子设备间(继电器室)及就地网络继电器室宜避开强电磁场、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的干扰,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就地网络继电器室应根据房间周围的电磁环境条件和设备的抗扰性能考虑必要的电磁屏蔽措施
17、。5.1.2.7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 ) 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在稳态短路电流下的准确限值系数或励磁特性(含饱和拐点)应满足所接保护装置动作可靠性的要求。b )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应根据保护特性综合考虑,暂态特性应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其特性应符合DL/T 866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和GB 20840.2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的要求。c )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宜选用1A。d ) 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不应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e ) 电流互感器的类型、二次绕组的数量与准确等级应满足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测量表计的要求。f ) 保
18、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应避免出现主保护的死区。保护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分配应注意避免当一套保护停用时,出现电流互感器内部故障时的保护死区;双重化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应采用不同的二次绕组。g )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应避免出现电流互感器内部故障时扩大故障范围。h ) 用于自动调整励磁裝置时,应布置在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出线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数量应满足励磁系统双通道的要求。5.1.2.8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和配置应能符合下列规定:a ) 应能在电力系统故障时将一次电压准确传变至二次侧,传变误差及暂态响应应符合DL/T 866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的有关规定。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应避免出现
19、铁磁谐振。b ) 容量和准确等级(包括电压互感器辅助绕组)应满足测量装置、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要求。c ) 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需要检査和监视一次回路单相接地时,应选用三相五柱或三个单相式电压互感器,其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3V。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电压互感器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V。d ) 暂态特性和铁磁谐振特性应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e ) 双重化保护的电压回路宜分别接入不同的电压互感器或不同的二次绕组;双断路器接线按近后备原则配备的两套主保护,应分别接入电压互感器的不同二次绕组;对双母线接线按近后备原则配备的两套主保护,可以合用电压互感器的同一二次绕组。f ) 应保证电压互感
20、器负载端仪表、保护和自动装置工作时所要求的电压准确等级。g ) 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隔离开关断开后,其二次回路应有防止电压反馈的措施。h ) 对电压及功率调节装置的交流电压回路应采取措施,防止电压互感器一次或二次侧断开时,发生误强励或误调节。i ) 电压互感器回路中,除接成开口三角的剩余绕组和另有规定者(如电磁式自动调整励磁装置用电压互感器)外,应在其出口装设自动开关。如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已考虑电压互感器失电闭锁强励磁措施,应装设自动开关。5.1.2.9 直流和交流不间断电源a )当发电厂升压站设有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时,应设置独立的发电厂升压站直流电源系统。b )当单机容量为300MW级及以上
21、,发电厂辅助车间需要直流电源时,应设置独立的直流电源系统。c )全厂直流控制电压应采用相同电压,扩建和改建工程宜与已有厂内直流电压一致。d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在300Ah及以上时,应设专用的蓄电池室。e )发电厂主厂房内UPS交流主电源和交流旁路电源应由不同厂用母线段引接。对于设置有交流保安电源的发电厂,交流主电源应由保安电源引接。f )当UPS直流电源由机组直流系统引接时,UPS输入/输出回路应装设隔离变压器,直流回路应装设逆止二极管。g ) UPS旁路应设置隔离变压器,当输入电压变化范围不能满足负载要求时,旁路还应设置自动调压器。5.1.3 机组电气设备应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监视
22、和控制。可设置电气监控管理系统(ECMS)。5.1.4 升压站电气设备应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设备宜布置在发电厂的集中控制室。防误操作闭锁可作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之一。5.2 施工图设计管理5.2.1 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开始前,应首先对初步设计遗留问题提出解决意见;项目单位应对设计单位的处理意见进行批复。5.2.2 施工图设计应确切、完整、无误。主要图纸交出、现场施工前,应组织进行设计交底。设计交底工作由项目单位或工程委托管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进行介绍;设计交底应有施工单位、调试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单位等方面人员参加;根据需要,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在工程施工前设计单位应提交完整的正式
23、施工图纸,项目单位应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项目主要设计人或设计工代应参加会审,评审施工图纸的可靠性、先进性和科学性。施工图纸经过会审合格签字生效后才能用于施工。5.2.3 施工图应符合GB 50660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DL/T 5136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GB/T 50063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及其它有关电气二次系统设计规定。5.2.4 施工图设计出图深度要求5.2.4.1 设计内容深度应充分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订货、施工、运行以及管理等各方面要求。符合国家、行业标准DL/T 5461.8火力发电厂施工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建 火电 机组 电气 二次 可靠性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