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docx
《(河南专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专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专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2022年11月1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面向公众开放,标志着我国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全面建成开放。现在,让我们去“云游一番吧。 1.听专家介绍,丰富字词积累。(4分) 据专家介绍,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主要展示文字形、音、义自古迄今的研究成果以及汉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字里乾坤四个专题展览侧重文字应用体验,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陈设计。汉字公园位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东西两侧,将生态、自然、人文有机融合,形成“汉字之源”“
2、汉字之变“汉字之趣”等六个园地,与中国文字博物馆相得益彰。 (1)给上面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字书琼林() 书苑英华() (2)根据语境推测下面两个成语中画线部分的意思。(2分) 自古迄今() 喜闻乐见() 2.云游徽文馆,挑战诗词积累。(8分) 小景从古诗词中发现了中国之美,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中国之美,美在诗词歌赋,美在家国情怀。风雨人生路,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于是苏轼高唱:(1) 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定风波);苏轼更明白,山河无恙,才有万家团圆,于是他在词中借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写下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2) _, _ (江城子密州出猎);家
3、国情怀,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诚如稼轩有着远大的报国理想和坚定的爱民信念,他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3) _,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卫国有“我,争做时代的奉献者,于是范仲淹写下体现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之词句:(4) _, _ (渔家傲秋思);“一身不自保,千载有雄名的秋瑾,巾帼不让须眉,她满怀豪情,一身侠胆,虽然(5) _, _,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小住京华)让我们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懈奋斗,不忘初心,归来仍少年。 3.云游汉字公园,增长汉字知识。(11分) (1)请根据表格中的
4、信息,并结合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总结汉字字形发展的规律(不少于两条,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 鱼 鸟 羊 甲骨文 16 21 26 金文 17 22 27 小篆 18 23 28 隶书 19 24 29 楷书 鱼 20 鸟 25 羊 30 (2)设计组的同学打算在书签的背面印上“青”“春二字的甲骨文作为装饰,请你探究设计意图。(4分) 字形 释义 字形 释义 甲骨文“青”字,由“生和“井”构成,会意字。“井,是矿井、田地之意;“生”,是草木生长的意思。两者结合寓意为 _ 甲骨文“春字,以二“木”一“日表意,以“屯”表音。原义是春阳普照,万木滋荣。后引申为_ _ 设计意图 _ _ 根据提
5、示,补全释义。 根据“释义的内容,为书签添加一条“设计意图”。 (3)云游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汉字公园后,你很想邀请朋友小州假期去现场一游,请综合这次“云游的经历,给他编发一条信息。要求:尽可能做到表述简明,有吸引力,不超过80字。(4分) 二、阅读探究(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18分) 有花可吃 冯杰 吃花的目的有两种:充饥与风雅。后者的嫌疑更大。我现在要说的则是具体的,当真吃花。煎、炒、烹、炸,几近鼎食,但与煮鹤焚琴无关,亦算“准风雅”。 我最敬仰的诗人该数陶渊明,他有风骨,不为权势、媚事而折腰,当是我学习的典范。民间奉他为“九月花神,自然该是吃菊。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正在采
6、一束菊花自赏。这时,见一白衣人翩然而至,原是江州刺史,陶渊明即欣然备酒,以菊花烹饪作菜肴,食菊而饮。 菊花经霜,不怕霜,是最后撤退的花。陶渊明就是一朵不怕霜的菊花,在萧萧秋风里,文章幽香。 河南乡下有吃槐花的习惯,每年槐花开放,故乡田野、村口就会如雪似玉,散一地银白月光。我们便挎篮,上树捋槐花。我是吃着姥姥的蒸槐花饭长大的。 杜甫是我的河南老乡,他也食槐花。我看杜甫传,随他上路,心中便一丝凄凉,觉得杜老一辈子都在路上颠沛奔波,只忙于“诗”与“写,一生就两个意象:粮食与诗歌。 杜甫不但吃槐花,还吃槐叶,写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这是唐代的“口语诗。据我在北中原的乡村饮食经验,槐树中最好吃的
7、当数槐花。 有吃梅花的诗人,是杨万里。杨万里精致,嚼梅时一边蘸蜜食用,还写过纪实诗:“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冰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我在没读杨诗前,画过一本册页,写梅的一页就题款为“嚼梅如铁,我是取自书法上称“线条如嚼生铁”,是说书家徐生翁的。 苏轼是我热爱的诗人,他在定州时得松花酿酒,还作中山松醪赋,将松花、槐花、杏花在一起蒸,密封后成酒,并写诗记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袁枚是一位懂花的“食花客”,整天忙于“食诗与“食花”。他春天制藤花饼、玉米饼,夏天炙莲瓢食荷花,秋天蒸花栗子糕,到冬天,围着
8、炉子,红袖添香,开始做蜡梅芥菜羹。雅到极致。一个文人能弄到这地步,正在证明着一种优雅中的堕落。 一个文人能生活在古代,那是一种福分。尤其是汉、唐、北宋。 风花雪月,餐花饮酒,又是紧密相关的。如生炒葛花,吃了就不易醉酒。诗人们早已在历史里这样作弊过,另一个河南老乡韩翃便写了“葛花满把能消酒。唐代诗人能喝,多是吃了一把葛花才敢返桌再饮。李白之所以能博个“斗酒诗百篇”的美名,也许与偷吃葛花有关。 我说以上这些吃花,可列为“行为艺术,全是诗人酒足饭饱后的一种消遣。若是饿个半死再醒来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必是先来“二斤大饼,三五斤牛肉”去大嚼,断不会先来四钱梅花细品。 想一想,其实我们北中原乡下人早已食花,
9、只是我们不会说,不会写出来而已。历史可记巨人剔牙,从来不记小人物的账单。 我家就种有可食之花。木槿花在我们北中原有红、白两种,我家的是粉红色的,从北中原乡村移来。木槿花是“诗经之花。“颜如舜华”或“颜如舜英。这世上美好的事物都是“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唐人有诗“世事方看木槿荣。吃木槿花还会让人感慨一番。 我母亲告诉我,木槿花可吃,能炒吃,蒸吃。我知道木槿花叫“舜”。“舜就是“瞬”啊!朝开夕落,像一场梦。 母亲逝去了。木槿花仍在开放。 (选自文摘报 ,2022年4月16日,有删改) 4.【梳理内容】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图补充完整。(6分) _ _ _ 5.【品析语言】请自选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
10、线句。(3分) 6.【揣摩用意】请结合背景以及文中不同文人吃花的原因,谈谈你对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4分) 背景:袁枚,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乾隆四年(1739)进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七年间先后任多地县令,为官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清代于“康乾盛世后迅速走向衰落。 7.【探究主题】文章开头写“吃花的目的有两种:充饥与风雅”,文章中所提及的姥姥和母亲的故事似乎与此目的无关,是否可以删掉?请说明理由。(5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810题。(1
11、0分) 【文本一】 低调不低 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只有三尺高,那人岂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吗?苏格拉底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苏格拉底的话非常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低调。在我看来,低调就是即便遇到了好机遇,干成了大事业,在某个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功,也不忘乎所以,不盛气凌人,不显摆,不大肆张扬,而以平静、淡然的心情对待一切,为人处世的态度一如往常。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必定是低调的。才华和智慧像悬在精神
12、深处的皎洁明月,早已照彻了他们的心性。他们行走在世间,眼神是慈悲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心底是平和的,灵魂是宁静的。 爱迪生总是不修边幅,有一次一位友人在街上遇到衣冠不整的他,笑他打扮落伍,他淡然笑道:“没关系,反正大家都不认识我。而当他被称为“发明大王”,享誉世界以后,依然是老样子。面对友人的嬉笑,他幽默地回答:“没关系,反正大家都认识我了。这种淡然处世的态度,低调而不低俗,平凡而不平庸。西塞罗有言:“当我们走好运,事事如愿以偿时,切不可忘乎所以、盛气凌人。因为成功时趾高气扬与遭厄运时悲观丧气,都是一种浅薄和脆弱的表现。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情、恒定的态度和同样的面孔,则是一
13、件好事。” 低调还是高调,与一个人的能力无关,只和品行与境界有关。把调子放低,既需要智慧与理性,也需要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因此并非谁都能做得到。因撞上了大运,侥幸成功,便不知自己姓啥者大有人在。一个拍了高票房电影的导演说:“不是我想骄傲,而是我的成绩实在太突出,想谦虚也谦虚不来。这些人之所以变得狂傲自大,固然有其内在因素作怪,但外在因素也会推波助澜。亲朋的有意奉承,有求者的肉麻谄媚,以及媒体无限度的吹捧,往往会使他们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对任何赞誉都受之无愧。一旦产生这种错觉,人想不晕乎、想不狂傲自大都难。正如箴言中说:“当人人都称赞你时,你就有祸了!” 先贤有言:“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
14、者。凡念念不忘头顶名衔或光环者,大抵是浅薄之辈。真正的低调是一种无欲则刚的力量,是一种参透人生后的清醒,是一种阅尽人世沧桑后的渐悟,更是一种学会包容与豁达后的成熟。人处在底层有个好处,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的。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文本二】 安于低调是自信 在媒体和网络的时代,一个人只有高调才会叫人看见,叫人知道,叫人关注。高调必须强势,不怕攻击,反过来愈被攻击愈受关注,愈能成为一时舆论的主角,干出点什么都会热销;高调不仅风光,还带来名利双赢,所以有人选择高调。 但是,高调也会使人上瘾,高调的人往往离不开高调。可是媒体和网络都是一时性的、滚动式的、喜新厌旧的。任何人都很难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专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河南 专版 统编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 评估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