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docx
《《红烛》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烛》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一语文导学案 No.1 红烛导学案 【复习巩固】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脉络3.深入探究文本分析细节【学习重难点】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重点)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脉络(重点)3.深入探究文本分析细节(难点)【自学指导1】 通读课文,划分本文层次结构 【自学指导2】仔细阅读全文,诗人在第二节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自学指导3】 第二节中作者对红烛的认识如何? 【自学指导4】第五节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当堂检测】1根据你的理解,最适合依次填入原诗的一项是()红烛(节选)闻一多红烛阿!_?_?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红烛啊!既制了
2、,便烧着!烧吧,烧吧!_,_,_,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烧破世人的梦A BCD2下列对红烛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句中的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B“不误,不误”,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C红烛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委屈,为牺牲自己才能实现理想而委屈流泪。D诗人注重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美,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
3、。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创作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在20世纪末澳门回归祖国时唱响中华大地。B红烛写于1923年,是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死水是诗人的第一部诗集。C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D闻一多热心于新诗的创新与理论研究,积极倡导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都产生深远影响。【强记强背】1、修辞手法积累(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