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杜甫作品+专题练习.docx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杜甫作品+专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杜甫作品+专题练习.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作业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白帝 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注此诗写于诗人高居曼州时期,这时期诗人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照顾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滚的情景: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惨淡沉静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显现悲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相貌做铺垫。D尾联以孤傲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忧愁恸哭的惨剧
2、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联合诗句简要剖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送韦书记赴安西杜甫夫子欻通贵,云泥相望悬。白头无藉在,朱绂有哀怜。书记赴三捷,公车留二年。欲浮江海去,此别意茫然。【注】欻(x):忽然。藉:凭借,依靠。朱绂(f):红色的官服。三捷:多次与敌人交战。捷,同“接”,交战。公车留二年:这里指杜甫献三大礼赋,被玄宗召试,待制集贤院,候补两年之事。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认为,韦书记如今赴西安就任,通达显贵,自己与他地位悬殊。B颔联写韦书记年事已高,他一度没有机会入仕,如今得到朝廷重用。C“三捷”与“两
3、年形成对比,表现了韦书记和诗人的不同境遇。D这首诗文辞深沉蕴藉,情感有起有伏,体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4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B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
4、气氛。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5、首联中“独看”一词写出了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作者借用比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独看”明月对妻儿的深切思念。B颔联中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C颈联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头发,月光给她莹洁的双臂洒上清寒。D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久久伫立望月怀人的妻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8本诗与蜀相都写到“泪”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
6、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这首题画诗大概写于713年741年(开元年间)。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绦(t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xu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廊柱。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风霜起”营造出了一种肃杀之气,一起笔就刻画出画鹰的气势,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B“竦身”指耸起身子,好像是在想猎取狡猾的兔子,生动描绘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C此鹰不只是一个画面形象,还具有主体精神的象征意义,传达出诗人思奋报国而不得的愤
7、懑之情。D最后两句深入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以真鹰气概期之”,寄托着作者的思想。10本诗与诗人的登高一诗的风格有何不同?请分别概括,并试从两个角度简要分析。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祚:帝位。(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
8、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2)从主题、表达方式等角度比较分析本诗与蜀相的异同。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节选)杜甫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 张先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注】公孙大娘:唐玄宗开元年间著名的教坊舞者。剑器:古舞曲名,属健舞(武舞)之一。伊州:曲调名。12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
9、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词的起笔都写了演出的舞者,杜诗着重展现其妆容,而张词精描其发饰。B杜诗末句描绘公孙氏舞罢的情景:场上肃静空阔,如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C张词结尾写一曲舞毕,而舞者头上的宫花犹在颤巍巍地摇晃不休,极有画面感。D两首诗词都描摹了舞者姿态,但二者风格不同,前者雄健刚劲,后者轻盈柔美。13两首诗词都塑造了技艺高超的舞者,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晋人殷
10、浩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的孤独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2)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3)诗中的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
11、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景,一个“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也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加了不尽的悲怆意味。B颔联中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于不动声色的景物描写中让人倾听灵魂深处的豪迈和奋发向上的激情。C颈联中的“常作客”指出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D杜甫把这首诗写得纵横恣肆,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雕琢的痕迹。16诗人
12、借登高表达的“悲秋”情怀,意蕴丰富。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的“悲秋”情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兴八首(其三)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注】秋兴八首是杜甫流落蜀中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抗疏: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直言进谏。轻肥:即轻裘肥马。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晖、翠微写出人间美景,诗人日日观赏,沉醉于大自然中而乐以忘忧。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景,描绘渔人泛舟水上、燕子空
13、中翻飞的动态美景。C颈联诗人借用历史上匡衡和刘向之事,表达追慕前贤却功业无成的苦闷。D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结合,情景交融。18请比较诗歌尾联中塑造的“同学少年”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形象有何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诸葛庙杜甫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注翊戴:辅佐拥戴。“欻忆”句:欻,忽然。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屡入”说
14、明杜甫多次拜谒诸葛庙,体现诗人对诸葛亮景慕之深。B“君臣”两句由实入虚,由眼前之景转为追溯诸葛亮的一生功业。C“虫蛇”两句,描写庙内荒废破败,隐含了作者内心的伤感之情。D“欻忆”两句化用典故,表现诗人要学习诸葛亮超然物外的精神。20学者陈贻掀认为杜甫有“诸葛亮情结”,请结合本诗与蜀相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此诗是杜甫(712770年)于770年春羁留长沙时所作。鹖冠,隐士之冠。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
15、联写诗人在异乡水上行船,吃着冷食,透露出漂泊中勉强饮酒过节的心情。B颔联写诗人因为年老眼花故有雾中看花之感。“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诗人年迈多病舟中观景的实际。C近看舱前蝴蝶翩翩起舞,穿空而过;远看鸥鸟轻快飞翔,时而落在湍急的江流上。D全诗写景先由远到近,后由下到上,由近到远,转换非常自然,境界小巧别致。22“愁看直北是长安”,说说全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白帝【注】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
16、品。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百姓哀愁恸哭的悲惨场面,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24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这首
17、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物都破坏的现实。B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浓,景象更觉怅然。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
18、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戏为六绝句(其一、其五)杜甫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注作后尘。【注】齐梁:指南朝齐、梁时追求音律精细、对偶工整、辞藻巧艳,但内容不充实甚至没有内容的文风。2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评价庾信的文章到其创作后期健笔凌云,纵横开阖,更加苍劲浑成。B“前贤畏后生”用反语讽刺了当时那些“后生”嗤点庾信作品的行为。C诗人认为不应该追攀屈原、宋玉,否则就会文风浮华,步齐、
19、梁的后尘。D诗人就事人诗,虽言“戏为”,但在轻松笔调中寓严正笔意,情味盎然。27杜甫对作家作品的评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这两首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
20、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开。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休憩;人在远处,岸边的野鸭就受惊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风格“沉郁顿挫”。29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杜甫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注】此诗作于华州。
21、当时诗人因替兵败的房琯辩解获罪,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3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七月六日苦炎蒸”一句照应题目“早秋苦热”,直写郁蒸难耐的感受让人苦不堪言。B“皆是蝎”“转多蝇”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态度。C诗歌颈联通过异常行为的描写,生动刻画出一个面对公文堆案极度烦燥的官员形象。D全诗通过感官的体验以及由此而生的联想,真实表现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31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
22、,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注】廊庙具:指栋梁之材。葵藿:此处指向日葵。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通过“热”字,传达出了诗人关切、忧虑、焦急等多种情感,形象立现。B面对同辈们的冷嘲热讽,诗人以激烈的“浩歌”回应,表明自己更加振奋激昂。C“非无”一词双重否定,强调了诗人也想过“潇洒送日月”的隐逸酒脱的生活。D“当今廊庙具”二句表达诗人对国家栋梁之材缺失的忧心,暗含为国效力之意。33本诗长于用比喻手法抒发情怀,请结合诗歌最后六句加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愁杜甫江草日日唤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