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登高》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高 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诗歌、分析意象,把握登高情景交融的特点。2、通过意象分析法阅读秋兴八首之一,理解作者的情怀。第二次备课教学步骤:1、预学案:不学不讲(知识记忆与理解)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55岁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他在重阳节登高抒怀。相关知识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亦称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等。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有祈福、团圆之意。基础演练1.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萧( )森暮砧( ) 万壑( ) 环珮( )青冢
2、( ) 朔( )漠 省( )识 渚( )清 潦( )倒 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1)江间波浪jin( )天涌 (2)白帝城高急暮zhn( )(3)一去紫台连shu( )漠 (4)万里悲秋常zu( )客(5)艰难苦恨fn( )霜鬓(6)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 2、导学案:不议不讲(思维探究与创新)1. 首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2.颔联写了哪些意象?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3.从颈联可以看出杜甫遭遇了哪些悲苦的事情?4.尾联“艰难苦恨”的具体内涵是什么?5.综上,请找出本文的诗眼
3、并具体分析。3、固学案:不练不讲(技能应用与拓展)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万壑(h)渚(zh)清萧(xio)条 环珮(pi)B.潦(lio)倒千载(zi)凋(dio)零 露(l)水C.霜鬓(bng) 青冢(zhng) 单(chn)于 荆(jng)门D.朔(s)漠 省(xng)识嗟(ji)尔 暮砧(zh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协迫 邂逅 穷困潦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浊酒 旋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呼啸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纷纷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C.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D.江间波浪兼天涌兼天:连天4.下面对登高一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 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 D.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