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13章国际法学课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1)--第13章国际法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第13章国际法学课件.pdf(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法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历史与渊源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历史与渊源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是调整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间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是调整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间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和自然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国际关系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境和自然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国际关系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以及有关习惯的总称。规则以及有关习惯的总称。(二)国际环境法的特征(二)国际环境法的特征1.1.人权本位的环保宗旨人权本位的环保宗旨2.2.软法群集的规范体系软法群集的规范体系3.3.国
2、际组织的核心角色国际组织的核心角色4.4.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5.5.着眼全球的调整范围着眼全球的调整范围二、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二、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一)国际环境法的雏形阶段(一)国际环境法的雏形阶段19001900年年保存非洲野生动物、候鸟和鱼类公约保存非洲野生动物、候鸟和鱼类公约19021902年年保护农业益鸟公约保护农业益鸟公约(二)国际环境法的产生阶段(二)国际环境法的产生阶段19541954年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19681968年年欧洲控制大气污染原则宣言欧洲控制大气污染原则宣言19691969年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
3、任公约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19711971年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21972年年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污染海洋的公约(三)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阶段(三)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阶段1.19721.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2.1992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
4、约确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确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3.20023.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会议年约翰内斯堡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会议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4.20124.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重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重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三、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三、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一)国际环境条约(一)国际环境条约框架公约框架公约+议定书议定书+附件附件(二)国际习惯(二)国际习惯“污染者负担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三)一般法律
5、原则(三)一般法律原则(四)辅助性渊源(四)辅助性渊源(五)软法(五)软法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形成(一)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形成1.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19871987年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共同的未来2.2.正式形成正式形成19921992年年里约宣言里约宣言 21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内涵(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内涵1 1代际公平代际公平“保存选择”“保存选择”“保存质量”“保存质量”“保持接触和使用原则”“保持接触和使用原则”19461946年年国际捕鲸公约国际捕鲸公约19701
6、970年年保护野生动物迁徒物种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徒物种公约19731973年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761976年年南太平洋自然保护公约南太平洋自然保护公约19771977年年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他敌对目的使用环境致变技术公约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他敌对目的使用环境致变技术公约19851985年年东南亚国家联盟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协定东南亚国家联盟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协定19921992年年保护和利用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公约保护和利用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公约2 2代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代内的所有人,无论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是指代内的所有人,无论国籍、种族、
7、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于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都享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于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有平等的权利。19911991年年发展中国家环境发展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发展中国家环境发展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19921992年年里约宣言里约宣言3 3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4 4环境与发展一体化环境与发展一体化19741974年年防止陆源海洋污染公约防止陆源海洋污染公约19851985年年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的协定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的协定二、污染者偿付原则二、污染者偿付原则(一)污染者偿付原则的提出(一)污染者偿付原
8、则的提出19721972年年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国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国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19921992年年里约宣言里约宣言污染者原则上应承担污染费用污染者原则上应承担污染费用19901990年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19921992年年工业事故跨界影响公约工业事故跨界影响公约(二)污染者偿付原则的基本内涵(二)污染者偿付原则的基本内涵造成环境损害的国家有责任支付赔偿并承担弥补损害的费用。造成环境损害的国家有责任支付赔偿并承担弥补损害的费用。来源于国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来源于国家资源开发
9、主权权利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是对前一原则中责任方面的强调是对前一原则中责任方面的强调三、损害预防原则三、损害预防原则(一)损害预防原则的提出(一)损害预防原则的提出1.19801.1980年年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2.19822.1982年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19923.1992年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二)损害预防原则的内涵(二)损害预防原则的内涵国家在行使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时为了不损害国外环境,有责国家在行使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时为了不损害国外环境,有责任在环境损害发生之前尽早采取措施以制止、限制或控制在其管辖任在环境损害发生之前尽早采取措施
10、以制止、限制或控制在其管辖范围内或控制下的可能引起环境损害的活动或行为。范围内或控制下的可能引起环境损害的活动或行为。是国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的另一延是国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的另一延伸伸四、风险预防原则四、风险预防原则(一)风险预防原则的提出(一)风险预防原则的提出19871987年年北海宣言北海宣言19921992年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二)风险预防原则的内涵(二)风险预防原则的内涵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各国
11、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的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来防止环境恶化。的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来防止环境恶化。风险预防原则损害预防原则适用的情形在科学上尚未得到明确证实,但如等到科学证实再采取措施又为时已晚的环境损害威胁或风险科学上确定的情况目的避免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制止或阻碍环境损害的发生针对情况针对严重的或不可逆转的损害的威胁或风险实际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环境损害(三)风险预防原则与损害预防原则的区别(三)风险预防原则与损害预防原则的区别五、国
12、际合作原则五、国际合作原则(一)国际合作原则的提出(一)国际合作原则的提出19721972年年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19921992年年里约宣言里约宣言21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20092009年年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二)国际合作原则的内涵(二)国际合作原则的内涵是指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国际社会的全体成员应当通过广泛是指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国际社会的全体成员应当通过广泛密切的合作,协调一致地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密切的合作,协调一致地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提出(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提出19721972年
13、斯德哥尔摩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19871987年的年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21992年年里里约宣言约宣言19921992年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02000年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之之卡塔赫那生物安全议定书卡塔赫那生物安全议定书20012001年年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20092009年年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内涵(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内涵是指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是指由于地球生
14、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应当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应当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即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而发达国任,即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而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是主要的责任。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是主要的责任。第三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治理一、一、巴塞尔公约巴塞尔公约的宗旨和适用范围的宗旨和适用范围(一)公约的宗旨(一)公约的宗旨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应当减少至与环境无害管理相符合的最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应当减少至与环境无害管理相符合的最低限度低限度危险废物的源
15、头削减危险废物的源头削减环境无害管理环境无害管理(二)公约的适用范围(二)公约的适用范围废物其他废物危险废物二、越境转移的一般限制二、越境转移的一般限制每一缔约国均有权禁止危险及其他废物的进口每一缔约国均有权禁止危险及其他废物的进口其他缔约国有义务确保危险及其他废物不被出口至已经禁止此其他缔约国有义务确保危险及其他废物不被出口至已经禁止此类废物进口的国家。类废物进口的国家。三、三、“事先知情同意事先知情同意”制度制度(一)定义(一)定义是指在有协定的情况下,未经进口国指定的国家主管机关同意是指在有协定的情况下,未经进口国指定的国家主管机关同意或违反其决定时,不得进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而被禁止
16、或严格或违反其决定时,不得进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而被禁止或严格限制的危险废物的国际运输。限制的危险废物的国际运输。(二)程序(二)程序1.1.书面通知书面通知2.2.书面答复(书面答复(6060天)天)3.3.过境国适用事先知情同意原则过境国适用事先知情同意原则四、非缔约国的越境转移四、非缔约国的越境转移1.1.原则禁止原则禁止2.2.例外例外存在一项有关越境转移的双边、多边或区域协定存在一项有关越境转移的双边、多边或区域协定五、再进口的义务五、再进口的义务出口国应确保将废物运回并作出处置出口国应确保将废物运回并作出处置六、责任六、责任巴塞尔责任和补偿议定书巴塞尔责任和补偿议定书(一)通知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1 13 国际 法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