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4.9环境信息公开制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15)--4.9环境信息公开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5)--4.9环境信息公开制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本节简介:政府或企业对其掌握的环境信息依法强制或自愿予以公开的制度。本节知识点:1、掌握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公开的内容和范围;2、理解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一、 环境信息公开概述(一)案例导入2014年,因退票费收取20%的服务费,同时拒绝公开定价信息和退票成本信息,国家铁路局被告上法庭,经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作出撤销国家铁路局作出的答复决定,要求其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重新予以答复的判决。国家铁路局败诉。该案同时也引发的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热议。今天我们要讲的环境信息公开也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内容。学习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我们重点要掌握什么是环境信息公开?由谁来公开环
2、境信息以及公开哪些环境信息?通过什么方式和程序公开?环境信息的监督和责任如何等问题。这也还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四个问题(二)概念环境信息公开,是指政府和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行为主体依法向公众通报和公开相关的环境信息和环境行为,以利于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信息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政府环境信息,是指环保部门在履行环境保护职责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二是企业环境信息,是指企业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的信息。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制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各国立法的明确规定。(三)主要立法2001年10月30日联合国环境
3、署宣布在环境问题上获得信息、公众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的公约(简称奥胡斯公约)正式生效,它在获得信息、公众参与和诉诸法律方面赋予公众权利,并为各缔约方和政府机构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我国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境影响评价法、新环境保护法第五章,以及环保部颁布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予以了明确的规定。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
4、供便利。 由此可见,获取环境信息是公众的权利,而公开相关环境信息、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及企业的义务。政府之所以将环境信息公开确立为一项法律制度是因为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环境问题凸显,环境事件频发,由于环境信息公开的缺失而造成的谣言惑众甚至冲突事件也时有发生,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也影响了政府公信力。比如,2011年7月的渤海湾溢油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强烈热议。 渤海湾此次溢油事件是我国近三十年来采油作业事故中最严重的一次,但在事件发生后,却未能引起各方足够重视。有关部门在事故中没有履行好自身的监管职责,更未对公众及时公布事故情况,而是在事故发生后第32天才召开新闻发布会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5 4.9 环境 信息 公开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