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核心素养】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核心素养】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鲁迅。这篇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光,描绘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场景,表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自然天性和对知识的追求。本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生活和创作背景,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2.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活充满好奇和向往,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兴趣。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2、因此,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创造能力。 核心素养: 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积累词汇和表达,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人物和场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本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本文,领略鲁迅的文学风格,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鲁迅的生活和创作背景,理解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3、。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体会鲁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场景,感受鲁迅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教学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文学鉴赏教学法:指导学生欣赏鲁迅的文学风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4.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和见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
4、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学生兴趣:讲述自己童年的趣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 2. 引入课文:通过讲述鲁迅的生平和成就,引出本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鲁迅原是破落封建家庭出身,13 岁时父亲因故入狱,家境迅速衰落。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鲁迅于 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 年 5 月,他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
5、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总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 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义。 2. 学生思考:鲁迅在文中回忆了哪两个场景?这两个场景分别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三、课堂讲解 1. 分析百草园: (1)教师讲解百草园的景象,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引导学生欣赏鲁迅的描写手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对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素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核心素养】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核心 素养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统编 语文 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