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1 核舟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核舟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 核舟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11核舟记(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概述 核舟记是人教(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这是一篇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小品文。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作为一篇教读课文,核舟记具有较强的说明性,层次清晰、条理清楚,细致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技艺的高超,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
2、力和理解力,并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引导学生对文学做一点积极的思考、质疑、探究,在此基础上,拓展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工艺品说明文作品,以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加强知识储备。最后,拓展写作,学以致用,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本节课为教学第3课时。前两节课重点疏通课文,梳理文言字词句常识。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阅读为主;拓展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工艺品说明文作品,以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加强知识储备;拓展写作,学以致用。 设计理念: 1把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尊重学生在学
3、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个性化文本阅读和多角度、有创意的写作表达。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3. 拓展阅读视野,举一反三。 4拓展写作,学以致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体会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 拓展性、个性化的文本阅读与写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2培养审美情趣,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4、。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3. 拓展性、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开展“必读选读相结合的个性化拓展阅读活动,阅读工艺品类说明性文章,积累个性化文本阅读体验。微写作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 1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 拓展性、个性化的文本阅读与写作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工艺品的说明文,要求文质兼美,示范性及审美性均优。 2、准备一件精致的小工艺品。 三、教学重、难点 据“课标”:学生对课文内容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拓
5、展性、个性化的写作。 教学重点: 1、加强合作探究,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培养理解能力、体会合作精神。 2、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3、拓展性、个性化的文本阅读与写作。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近一年多的初中文言文学习,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基本能够在课外收集有关资料,并根据资料相关话题进行写作。本节课教学设计旨在密切联系单元主题,紧密结合单元写作要求说明的顺序,着力追求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塑造。 五、教学资源 1.教师:精心准备课件、有效搜集相关阅读文本资源。搜集有关工艺品的说明文,要求文质兼美,示范性及审美性均优。 2. 学生:各组准备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核舟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