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西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西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古代诗歌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放 鱼 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铥钩。 涧中鱼 白居易 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都是观鱼有所思,妙在诗人由“尺寸之鱼产生丰富的联想,言在此而意在彼。 B.李诗入乎其内,对鱼的习性、情态和生活环境,作了准确的描写,而白诗却并未涉及。
2、 C.两首诗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鱼人格化,李诗对鱼谆谆告诫,白诗说鱼“乐不知”。 D.白诗运用对比,一边是惊涛骇浪,一边是深水静流,鲸蛟之斗与游鱼之闲,引人深思。 16.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即既不能脱离所咏之物的特征,又不能局限于物的本身,而要有所寓意和寄托。两首诗都有此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3、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注】生盆:中国民间于除夕焚烧木柴竹叶以祭祀祖先、神灵的火盆。椒:即“椒酒”。荆楚岁时记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芳,故采花以贡樽。 15.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除夕之扫拜,大年三十,须打扫茅屋,清除昔日的尘埃,除旧布新;燃一炷清香,祭拜天上的先祖与神灵。 B. 颔联写除夕之辞旧,世间万物都在送别残冬,迎接春节的到来;一年结束的日子,正在今夜,点出除夕夜的意义。 C. 颈联写除夕之场景,生盆里的火燃得正旺,爆竹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酒向长辈敬酒的声音。 D. 尾联写除夕之祈盼,农夫预先知道明年的农事一定
4、很好,虽然冬天的瑞雪尚未完全消融,但一定会有春暖花开之时。 16. 时至今日,“除夕”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有些习俗依然在传承,这些习俗中反映出某些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广西南宁三中、柳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语文试卷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小题。 满江红 怀子由作 苏轼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注林下:山林田野之间,泛指
5、退隐之处。眉间添黄色:韩愈郾城晚饮赠马侍郎“眉间黄色见归期,指有即将归去的征兆。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孤帆明灭”一句运用通感,生动描写出了江上小船在雾里浪中若隐若现的状态。 B.词作上片后三句直抒胸臆,下片则以景结情,一直一曲,构思精妙,感人肺腑。 C.全词虚实相生,既有颍水东流的实写,又有与兄弟梦中重逢、把酒言欢的虚写。 D.“恨此生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不应有恨”均表现了伤感之情。 16.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苏轼的形象。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
6、成下面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州投靠老友韦之晋。 15.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开篇慕写南征途中见到的秀丽之景,营造了欢快、轻松的氛围。 B.颔联写诗人悲苦的心情,与首联的描写形成极大反差,增强诗的艺术性。 C.颈联“老病与“君恩”形成对比,道出诗人无法报效朝廷的愧疚。 D.尾联诗人以“百年“未见”,写出当下的窘境,也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悲剧命运。 16.杜甫在南征中写道“适远更沾襟
7、,他在蜀相中也写道“长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全诗内容,比较“沾襟和“泪满襟”在感情上的异同。(6分)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书边事 唐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唐宣宗时代,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击败吐蕃,收复河西、陇右失地,这首诗写于此事之后。青冢: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梁州:即“凉州,今甘肃武威。 14.以下对于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征战之人倚靠戍楼
8、,姿态安闲,这暗示了边境安宁无事的境况。 B.诗人实写昭君墓冢和梁州落日,表现了西北地区和平美丽的景象。 C.颈联中的“无”与“有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具有因果关系。 D.诗人将蕃情比作河流,与“蕃河流入汉家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近人俞陛云评价此诗“高视阔步,请从意境和情感两个角度结合文本分析。(6分) 古代诗歌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放 鱼 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铥钩。 涧中鱼 白居易 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
9、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都是观鱼有所思,妙在诗人由“尺寸之鱼”产生丰富的联想,言在此而意在彼。 B.李诗入乎其内,对鱼的习性、情态和生活环境,作了准确的描写,而白诗却并未涉及。 C.两首诗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鱼人格化,李诗对鱼谆谆告诫,白诗说鱼“乐不知。 D.白诗运用对比,一边是惊涛骇浪,一边是深水静流,鲸蛟之斗与游鱼之闲,引人深思。 16.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即既不能脱离所咏之物的特征,又不能局限于物的本身,而要有所寓意和寄托。两首诗都有此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5.B(李诗的
10、“江湖、白诗的“深涧”都是写鱼所生活的特定环境,“漫游与“乐”则各写了鱼的情态。) 16.两诗都是由鱼而社会而人生,借物寄情,各得其妙。 李诗名为放鱼,实为自诫、诫人,以江湖喻人世,以香饵喻诱惑(1分),隐喻世途险恶、陷阱四伏,表达作者对世途中人的怜惜、告诫与担忧之情,希望能抵御诱惑,跳出狭隘圈子,追求更高境界(2分)。白诗以天池中的鲸蛟恶斗比喻官场中的争权夺利,以深涧中的游鱼比喻远离“天池之争的自在人生(1分),寄寓诗人洁身自好,有所不为,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2分)。(2点,每点3分,共6分) 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部分 地区 上学 期高三期初 语文试卷 汇编 古代 诗歌 阅读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