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小练卷(三) 高三统编版一轮复习【山东专版】.docx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小练卷(三) 高三统编版一轮复习【山东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小练卷(三) 高三统编版一轮复习【山东专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等级考复习山东专版原创整理高三一轮复习章节课时小练卷(三)班级_姓名_学号_说明:4课时为1卷,每课时限时25分钟,选自23届模拟,24届模拟,山东真题。课时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 . (2024届潍坊安丘三县联考)下表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表中变化表明()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 B外戚专权问题缓解C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D选官制度名存实亡2 . (2023届德州三模)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
2、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A引发了西北少数民族内迁 B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C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 . (2023届淄博三模)下图为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砖上的人物用一个叉状的工具穿肉并进行炙烤。据记载,“炙”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魏晋时期,“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这说明当时( )A华夏认同观念加强B游牧民族借鉴中原习俗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改变4 . (2023届威海二模)据魏书记载,496年,孝文帝曾责备留京官员:“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鲜卑装特点)卿等何
3、为而违前诏?”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 B汉化改制成果有限C官僚集团阻碍改革进程 D改革缺乏社会基础5 . (2023届泰安肥城一模)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诸如此辈,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钱穆先生认为这是“北方士族几成民族意识上之团结一致”的表现。该材料意在说明( )A北方汉人民族意识觉醒B北方农耕文化的延续主要得益于士族C北方士族联合起来抵抗异族D北方的社会环境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6 . (2023届泰安一模)钱穆先生认为:“(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
4、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隋唐复兴,大体即建基于均田、府兵的两个柱石上”。钱穆意在说明( )A隋唐繁荣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B制度创新和继承促进隋唐繁荣C北朝的制度创新明显优于南朝D南朝基本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7 . (2023届山东10月联考)钱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刘渊在发动反晋起兵后不久,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上天,已具备“德”,并建国号为“汉”,继而将得天下。前秦统治者苻坚也在强调了“受命”“有德”后进一步统一黄河流域。这可以用来说明十六国时期(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B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道德修养较高C儒学思想得到华夏族群的认同D南
5、北统治政权积极谋求国家统一8 . (2023届菏泽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月,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材料二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唐房玄龄等晋书材料三当宣(晋宣帝司马懿)、景(晋景帝司马师)开基之始,曹(曹氏)、马(司马氏)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被诸葛亮所击败)陈寿、王隐(晋史官,晋书史料多出自其所著史书)咸杜口而无言至习凿齿(蜀汉广汉太守习祯后裔)乃申以死葛(诸葛亮)走达(司马懿)之说历代
6、厚诬,一朝如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唐刘知几史通直书(1)指出根据材料一、二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并说明理由。(2)材料一、二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哪一记载更为可信。课时二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1. (2024届潍坊四县联考)唐代君主极为重视贤良对策。689年,考生张柬之在对策中写道:“故臣以为陛下有三皇之人,无三皇之吏也”。825年考生舒元褒的对策中写道:“天下理乱不由陛下而致,其由谁乎?”对策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唐代中期以后( )A选官方式发生改变 B社会危机加深C士人参政热情高涨 D政权结构变化2 . (2024届潍坊安丘10月模拟)后世史书提及隋朝
7、,多用“盛世而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是时(583年)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高祖(隋文帝)令州县大索税貌阅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开皇十七年(597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高祖(隋文帝)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是时(613年)百姓废业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粮仓),犹大充牣(殷实),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秸秆)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魏征隋书食货志材料二时间隋炀帝时期大事(部分)民役数量605年3月营建洛阳持续进行11个月每月200万
8、人605年3月开凿通济渠男女100多万人605年5月营建西苑170万人606年7月巡幸江南40多万人607年8月修筑长城100多万人608年正月开凿永济渠男女100多万人612-614年远征高丽300多万人材料三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然考之史传,则未见其有以为富国之术也而何以殷富如此,史求其说而不可得。马端临(元)文献通考(1)读史贵在有“疑”。据材料,对马端临“(隋代)何以殷富如此”的疑问作出解释。(2)读史明智,知古鉴今。谈谈你对隋朝“盛世而亡”的思考。8 . (2023届济南三模)下面是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天宝元年(742年)、元和二年(807年)三个历史时期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
9、料,回答问题。材料费生论唐代的人口分布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课时三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1 . (2023届济宁二模) 唐贞观年间,太宗下令修撰氏族志,规定:不须论数世之前,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此举旨在( )A完善科举制度B提升皇族地位 C打破门第制度 D推动阶层流动2 . (2023届日照二模)宋州(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唐典籍中记载汴宋地区岁贡州郡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唐六典汴州陈留郡绢二十匹绢二十匹绢宋州睢阳郡绢十匹绢十匹绢戚文闯论隋唐大运河对汴宋地区的影
10、响材料三唐代产绢之地甚多,但列为一等的就只有宋、毫两州。唐六典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伴天下,主客多欢娱。杜甫遣怀1996年,在永城侯岭隋唐运河故道内发现一艘唐代木船和一批唐代遗物。木船为货船,长约25米,分为33个船舱,出土遗物67件。后来陆续征集到了一批隋唐运河故道内出土的遗物,包括定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十几个窑系的瓷器。2007年7月,商丘市文物局对隋唐运河商丘段开展考古勘探调查工作,探明商丘段全长199.7公里,河床宽约50至150米余。郑清森隋唐运河商丘段的历史沿革、考古发现及历史风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
11、州的战略地位。(2)材料二能否用来佐证宋州在唐代全国的经济地位?说明理由。(3)材料三中各类史料对印证宋州“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具有怎样的价值?3 . (2023届潍坊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西汉形势图材料二(太宗)曰:“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千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我今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旧唐书太宗纪上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
12、胜远筑长城耶?”旧唐书李勣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长城的变化并说明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太宗对修长城的态度。课时四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3)1 . (2023山东)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2 . (2023届聊城三模)史载,唐肃宗(756762年在位)初年,“第五琦言财利幸,为江淮租庸使。琯谏曰:往杨国忠聚敛,产怨天下。陛下即位,人未见德,今又宠琦,是一国忠死,一国忠生,无以示远方。帝曰:六军之命方急,无财则散。卿恶琦可也,何
13、所取财?琯不得对”。这表明,当时( )A急需筹集军资 B朋党之争加剧C百姓负担沉重 D君主专制强化3. (2024届日照开学考)以下为唐贞观元年十道(左图)到开元二十一年十五道(右图)的变化。据此可知( )A基层治理体系愈加完备 B经济重心提升区域地位C国家监察地方力度加大 D政局变动影响政区规划4 . (2023届青岛二模)如图为唐朝石椁屏壁线刻画。这反映了( ) 堕髻仕女持搔杖立于萱草旁 着男装仕女双手展草字书法卷轴A异域文化 B文人意趣 C市井风情 D大唐气象5 . (2023届淄博二模)唐六典记载,市令管理市场交易之事,以“三贾均市”管理市场物价。三贾均市,就是由市场官员按商品质量优劣
14、,每十天对物价进行调研、评估,确定三等价格作为市场的物价和官方买卖的物价依据。这一做法意在( )A加强对商业活动限制 B保障政府财政收入C杜绝商家的恶意竞争 D规范市场交易秩序6 . (2022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材料一 隋代分郡图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查。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隋书卷29地理志材料二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3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
15、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答案详解
16、课时一 答案详解1 .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晋时期(中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东晋时期与西晋时期相比,参与决策的中央官员中“宗室、外戚”、“寒人”的比例大幅减少,而“高门士族”的比例却大增,反映了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力增强,C项正确;材料为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情况,未体现政治中心是否发生转移,排除A项;表中变化表明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不能说明外戚专权问题缓解,排除B项;此时依然实行九品中正制,并未体现选官制度名存实亡,排除D项。故选C项。2 .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17、。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初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东晋政府对北方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侨人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该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不会引发西北少数民族内迁,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封建社会中的成员身份并不平等,排除B项;该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不能体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3 .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时期。根据材料“炙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可知,炙烤肉类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饮食习
18、惯;“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可知,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民族通过烤肉方式宴请贵宾。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关系在不断发展,C项正确;华夏认同指的是周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材料体现不出华夏认同观念加强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原地区借鉴游牧民族的饮食习俗,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魏晋时期贵族饮食习俗的变化,无法得出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4 . 【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穿汉服,但仍有妇
19、人穿着鲜卑装,体现了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民间妇女仍穿着鲜卑装,体现了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不能说明官僚集团阻碍改革进程,排除C项;北魏孝文帝改革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5 .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动荡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同姓宗族之间的团结,增强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D项正确;材料“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强调的是同姓之间的团结,属于宗族意识而非民族意识,排除A项;同姓宗族内部的团结主要是为了应
20、对动荡和战乱的社会环境,和农耕文化的延续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士族对同姓的团结和重视,没有强调士族之间的联合,排除C项。故选D项。6 . 【答案】B【详解】材料强调北朝制度对隋唐的影响,隋唐政府对北朝创设的新制度的效法与承袭,促进了隋唐时期的繁荣,故选B项;材料不涉及民族交融,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比南北朝的制度差异,排除C项;南朝内部基本统一,只是相对于全国而言是分裂割据的,排除D项。7. 【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十六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匈奴贵族刘渊在发动反晋起兵后不久,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上天等信息可知,十六国时期的
21、少数民族统治者纷纷宣称受命于天,继而拥有了统治天下的合法性,这表明胡人族群吸收借鉴汉族统治方式,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与加强,并未展示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文学修养,排除B项;材料所述匈奴贵族和前秦统治者的做法都加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反映了这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儒学思想得到华夏族群的认同”的表述夸大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南北政权谋求国家统一,并且他们的做法更多的是为加强自己统治的合法化,并非谋求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8 . 【答案】(1)事实:司马懿与诸葛亮发生正面作战。理由:双方叙述一致(或:两则材料互相印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28923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