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wps
《《红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wps(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红烛闻一多【学习目标】1.语言构建与运用:结合具体诗篇的学习,丰富词句的积累。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联系写作背景,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特点。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体悟诗歌对青春的吟唱。【学习重点】朗读和理解任务的全面、具体落实。【学习难点】体悟诗歌对青春的吟唱,帮助学生理解青春的价值。【教法与学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学习课时】1.5 课时一、课堂导入1、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属于古典诗词形式,本诗是一首新体诗。2、新诗和中国现代诗的发展脉络二、知人论世1、歌曲七子之歌作者:闻
2、一多2、闻一多的诗歌“三美”主张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倡导者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3、红烛写于 1925 年,1922 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时,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愤怒。红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造的。红烛已初显“三美”创作原则1923 年,闻一多在美国,与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中国同学会合影。(后排右起第二人为闻一多)三、整理感知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24)灰 (57)泪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四、深入赏析第
3、一部分赏析(1)第一节: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绘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第二部分赏析(2-4)第 2、3 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这两节诗,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
4、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第二节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第 4 小节 “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第二部分赏析(5-7)5 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第五节使用拟人手法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