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附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附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附详解).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40.0分)1.北京已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如图所示为部分冬奥会项目。下列关于这些冬奥会项目的研究中,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A.速度滑冰研究速度滑冰运动员滑冰的快慢研究自由滑雪运动员的空中姿态自由滑冰单板滑雪研究单板滑雪运动员的空中转体X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花样动作花样滑冰2.诗 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3.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
2、如图2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4.小智同学发现了一张自己以前为研究机动车的运动情况绘制的表-:图像(如图)。已知机动车运动轨迹是直线,但是不知机动车是处于加速还是刹车状态,请你帮他判定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机动车处于匀加速状态B.机动车的初速度为0C.机动车的加速度为大小为8m/s2D.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24nl5.在离地面高九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
3、大小均为叫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6.h.A.-VB.-VD.-如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只受重力、绳的拉力作用B.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弹力作用C.小球只受重力、斜面的弹力作用D.小球只受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作用7.如图是“中国天眼”500rH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维护时的照片。为不损伤望远镜球面,质量为m的工作人员被悬在空中的氢气球拉着,当他在离底部有一定高度的望远镜球面上缓慢移动时,氮气球对其有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有“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感觉,若将人视为质点,此时工作人员()第 2
4、 页,共 19页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JmgB.受到的合力大小为JmgC.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 oD.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gzngO8.把重2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物体保持静止,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N,下列关于弹簧弹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是22N,方向沿斜面向上 B.可以是2N.方向沿斜面向上C.可以是5 N,方向沿斜面向下 D.可以是2 N,方向沿斜面向下9.如图,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A.P将向下滑动B.P仍然静止不动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与斜面间的静
5、摩擦力不变1 0.如图所示,柔软轻绳ON的一端。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0M竖直且MN被拉直,0M 与M N 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展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a不变。在。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上的张力逐渐减小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0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0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二、实 验 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1.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有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
6、,其中正确的有 o4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D 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3.ONJ j O4=3.4N巴=27N0.5N0.5N3.0NF=45NM=28N 月=3.ON耳=1.0N 号=16N耳=2 1 N骂=2F=4.9NF=2,0N尸=45N
7、OABCD12.某同学利用图1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4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8.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 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i=3.59cm,第4页,共19页s2=4.4 1 c m,S 3 =5.1 9 c m,s4=5.9 7 c m,s5=6.7 8 c m,s6=7.6 4 c 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 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8 点时小车的速 度%=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
8、数字)图2三、简 答 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1 5.0 分)1 3.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4、骨架B、弹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倾角0 =3 0。)、锁槽E 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的侧面与外壳4 和锁槽E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大静摩擦力外m由汁m =F/V(FN为正压力)求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P 为锁舌。与锁槽E 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3A B c D拉门方向 1甲(1)试问,自锁状态时。的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9、(2)求此时(自锁时)锁舌。与锁槽E 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3)无论用多大的力拉门,暗锁仍然能够保持自锁状态,则至少要多大?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4.有一个木箱质量m=6 0 k 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工人推木箱,若动摩擦因数为u=0.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sin37=0.6,cos37。=0.8,g=ION/kg)(1)(2)(1)当沿水平方向推力Fi=150N时,此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人(2)当与水平成37。的斜向上的推力尸2=400N时,此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心.15.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在同一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甲以速度巧=16m/s做匀
10、速直线运动,乙以初速度艺=4m/s、加速度a=lm/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2)两车相遇所需的时间。第6页,共19页1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在水平地面上始终保持、心静止状态,斜面的倾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质量为?n的物块沿斜面向下滑动;万,/,(1)若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求物块受到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Ni和摩擦力大小人;(2)在(1)的情况下,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N和摩擦力大小/;(3)若物块与斜面体接触面光滑,求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4、研究速度滑冰运动员滑冰的快慢时,人的形状对研究的过
11、程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能看成质点,故4正确。8、研究自由滑雪运动员的空中姿态时,人的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故8错误。C、研究单板滑雪运动员的空中转体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故C错误。、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花样动作时,要观看运动员的动作,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故。错误。故选:Ao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答案】A【解析】解:参考系是为了研究
12、问题的方便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在本题中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而作者认为自己静止不动,从 而“看山恰似走来迎”,故此现象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但实际上船是运动的,所谓是“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山或者地球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其它物体。故A正确,故选:4。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同一种运动状况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由于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如果选择自己或者船作为参考系,则只能是山恰似走来迎;而如果选择山作为参考系,则只能是“是船行”.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只要对研究问题方便,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同
13、一种运动状况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到的第8页,共19页结果也不同.3.【答案】C【解析】解:4、曲线运动中轨迹上任意一点的切向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4与物体C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故A错误;8、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由于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都不一定相同,故平均速度不同,故C错误;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位移与时间都相等,故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时间相等,路程不等,故平均速率不相等,故。错误;故选:C.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到N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
14、程不等;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本题关键要明确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4.【答案】C【解析】解:ABC、将x=%t+t 2变 形 可 得 哀=早+,由数学知识可知,图像的斜率k=v0=ym/s=2 0 m/s,纵轴截距T m/s?=可得a=-8 m/s2,故机动车处于匀减速状态,加速度为大小为8 m/s 2,故AB错误,C正确;D、机动车匀减速运动的总时间为t=里=2.5s,则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等于机 a 8动车在前2.5秒的位移,为化=葭1=弓、2.5m=2 5 m,故。错误。故
15、选:C。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ot+a t?变形,得到高与:的关系式,再结合图像的信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a t2,通过变形得到合与(的关系式,来分析图像斜率和截距的意义。5.【答案】D【解析】解:由于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都守恒,设落地时速度为M,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1 m v2 =-1 m v ,z2则得:v=y/v2+2 g h,所以落地时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对于竖直上抛的小球,将其运动看成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为-g,则运动时间为:口 二 与 二 肾对于竖直下抛的小球,运动时
16、间为:故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故选:Do小球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机械能守恒,可得到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根据运动学公式表示运动时间,得到落地时间差.本题关键要明确两球运动中机械能守恒,要理清过程中的速度关系,写出相应的公式,分析运动的关系.6.【答案】B【解析】解:地面附近物体一定受重力,故小球一定受重力;细绳拉紧,说明细绳对小球的力平行绳子方向;假设小球不受斜面的弹力,则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小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故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以及斜面上的弹力作用,故B正确,ACQ错误。故选:B。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本题可用假设法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判断小球与斜面是否有弹力存在.弹力有无的判断是
17、常考的内容之一,一般常用假设法进行判断,本题只需注意绳子的方向即可反证得出斜面对小球有弹力.第1 0页,共1 9页7.【答案】D【解析】解:4、工作人员的质量为m,则工作人员受到的重力为:G=m g,故 A 错误;8、工作人员在球面上缓慢行走,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0,故 B 错误;C、工作人员站在的球面位置不水平,对球面的压力不等于;m g,故 C 错误;D、球面对工作人员的作用力为F,由平衡条件得:l m g +F=m g,解得:F=mg,6o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工作人员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F=故。正确。O故选:D。根据G=mg求工作人员受到的重力;缓慢行走,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0;工作
18、人员站在的球面位置不水平,对球面的压力不等于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求得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本题以“中国天眼”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维护时的照片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体现了新高考倡导的物理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而努力的拼搏精神。8.【答案】C【解析】解: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平行斜面的下滑分力为mgs讥30。=1 0 N,垂直斜面的垂直分力为7ngeos30。=15V3W;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下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 2 N,弹簧弹力为拉力,等于22N:当最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江苏省 常州市 高级中学 期中 物理 试卷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