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pd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 小题,19分)1.(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国粹京剧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京剧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文脉,浓缩在一方舞台上,化作以歌舞演故事,其本身就是不朽的文化创举、宝贵的文化精髓;并以鲜明的艺术特色、独特的艺术创造,演绎历史文化传奇,诠释思想道德伦理,传承古典神韵风采,成为接续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后,中华文化源流最为璀璨的篇章之一。京剧的唱念做打之中,手眼身法步之间,处处无不蕴含着美、表
2、达着美、刻画着美,给观众感官上带来美的享受,情感上带来美的共鸣,心灵上带来美的涤荡。2 0 2 0 年 1 0 月 2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重要回信中,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正”字五笔,恰可以概括我们今天要遵循、传承、弘扬京剧的五个维度一一“根、脉、事、形、命”。“根”是指京剧对价值观的表达。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是国家观,家国情怀是京剧永恒的主题。今年北京京剧院举办纪念“马派”系列演出大获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传承经典。而这些经典剧目、经典人物,如 赵氏孤儿中程婴的忧国舍子,十老安刘中蒯彻的匡汉舌辩,春秋笔中张恩的舍身赴死,四进士中宋士杰的傲骨斗贪,画龙点睛中李世民的求贤若渴、马
3、周的直言讽谏,无不带有深切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着观众。“脉”是指京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高等级的艺术审美的观念、特点、规律,是京剧对美的延绵继续,和对美的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造。京剧流派众多,风格迥异,但所有流派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共性,那就是对美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所有京剧流派的创始人,无不做到了这些,因之才能够开宗立派。所谓正确理解,就是演员对“事”即京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正确分析、理解;所谓准确表达,就是演员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对“形”即京剧艺术美的特点、美的规律的遵循、体现,如果还能继续做到升华、创造,形成新的特点、风格,那就可以称之为一代宗师巨匠了。演员艺术造诣的高低,就是基
4、于对“事”的正确理解和对“形”的准确表达的前提下,对美的把握以及对美的创造的水平能力。通俗地说,京剧观众看戏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过瘾”。而所谓“过瘾”,实质就是观众对演员表演(如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武打等)中所体现的美、创造的美的强烈需求。观众评价演员演得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美的理解、美的表达的高下之判。其中,既有演员自身表演水平的因素,也有观众自身认识水平的原因。高水平的演员自然可以去引导观众,而高水平的观众甚至可以去启发演员。作为高明的演员,自己心中一定要植根美、明白美,才能在台上阐释美、表达美。京剧薪火相传、生命不息的重要原因,就是演员、观众始终在寻美。在演员、观众这种寻美的交互关
5、系下,形成了京剧强大的生命力,也造成京剧除承载着“教化人生”使命外,还具备美育功能。“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著名观点。而蔡元培时期的北大开展美育的标志,就是聘请戏曲理论家、诗词曲作家吴梅先生到北京大学讲授昆曲。其实,不仅在近代,美育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有“六艺”之说,其中之一就是“乐 孔 子 指 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并且提 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与“艺”,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今天的美育。早在孔子时期,已 把“乐”“艺”提升到与“道德”“诗礼”相同的地位,强调美育对于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书文戏理,京剧擅长于以
6、情感人,以戏化人。其美育教化感化功能,蕴含于居庙堂之高,输达于处江湖之远,以活化的传统形式发扬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京剧是唯美的艺术,这 个“唯”是唯一的“唯。京剧舞台之上只有美的形象表达。这是京剧成为“国粹”并传承至今的关键所在,如果京剧失去了美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美的核心是传播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京剧是用歌舞演故事,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明怎么做人、怎样做事。道理很简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要你授予他人以美,他人一定会乐于接受。京剧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破译了传播的最高境界:观众明明已经认同演员情绪了、已经在跟着剧情发展走了,却还以为自己在选择方向。京剧就有这样
7、的迷人魅力。因为京剧是用艺术的表达方式、用美的传播形式,去打动人心,浸润心田。以美润心,何人不乐于接受?京剧演员的使命与教师一样,都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京剧演员则是在用艺术形式、用传递美的方式向观众表达政治意志、思想道德观念,于润物细无声中,让观众自觉地认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京剧长期所积累的“高台教化”经验,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宝贵财富。弘扬京剧,绝不仅仅是让“京剧姓京”、保护好京剧这个文化瑰宝,更要守护好、发挥好京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用京剧之美浸润大众心田,让越来越多的心灵随美
8、起舞,在京剧用歌舞演故事的美轮美奂演绎中,建设文化强国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摘自2021年11月0 7日 光明日报)材料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巩固和加强社会主流审美,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艺术审美经验,形成了气韵美、意象美、意境美的文化遗产。历史上许多哲学先贤、文学巨擘同时也是美学大家,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美学思想。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灿烂光辉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审美文化资源。因此,修正畸形的审美观,加强和巩固社会主流审美,提升全社会的审美水平,应注重
9、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给养,不仅追求形式美、外在美,更要追求内涵美、内在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审美表现形式。传统文学、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等文艺门类中的优秀作品,无不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以古诗词为例,清晨可以是“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傍晚可以是“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夜晚可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词的韵律美、哲理美、凝练美、画面美千百年来散发着无穷的魅力,默默地进行着美的传递。由审美的视角打开传统文化之门,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灿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积极的审美价值引领。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古谚云:“人品不
10、高,落墨无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蕴涵着对真善人格的向往,追求美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过程。今天我们仍然不能脱离“真善”来谈美,那是因为脱离“真善”谈美会使美变成空洞的形式。一味追求表面美、形式美、外表美,会造成名不副实、徒有虚表,会陷入浅薄、肤浅,掉入庸俗甚至低俗、恶俗。(摘自2021年11月10日 光明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脉、事、形、命”就是我们今天要遵循,传承、弘扬京剧的五个维度,这可以用“正”字的五笔来概括.B.演员、观众寻美的交互关系,形成了京剧强大的生命力,也造成京剧除承载着“教化人生”使命外,还具备美育功能
11、。C.清晨可以是“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傍晚可以是“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夜晚可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说明了中华古诗词可以传递美。D.让“京剧姓京”,意思是要守护好、发挥好京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京剧院举办纪念“马派”系列演出大获成功,传承经典是根本原因。B.京剧薪火相传、生命不息的重要原因,就是演员始终在寻美。C.传统文学、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等文艺门类中的优秀作品,都生动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D.如果京剧演员对美有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那就可以成为一
12、代宗师。(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提供丰富的审美给养”观点的一项是A.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世人常用曹植 洛神赋中的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B.京剧经典剧目 赵氏孤儿中程婴忧国舍子,十老安刘中蒯彻匡汉舌辩,这些经典情节无不带有深切的家国情怀。C.李白,人 称“谪仙人”。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如 梦游天姥吟留别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D.孔子指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并且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
13、证思路。(5)请以京剧为例,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审美给养的原因。(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1 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草原上的日出 英 多丽丝莱辛早晨四点半,分秒不差,他骄傲地按下将要响起的闹铃。男孩迅速起身穿衣,为了不吵醒父母,他只能赤脚出门了。现在可还是夜里啊:星星还在眨眼,树在身后静伫。他试图寻找天亮的迹象,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他在落满树叶的黑色小道上疾行第一只鸟在他脚边醒了过来,接着一群鸟冲向天空,尖叫着宣布新一天的开始。突然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激情。他跳到那片天空下,发出狂野的、意义不明的喊叫,然后像头野兽似的狂奔起来,疯了一般全不似之前那
14、样谨慎:正在清醒的疯狂中忘我地歌唱生命的愉悦和青春的奢华。他觉得自己将来的生命是一件伟大而神奇的东西,这东西完全是他自己的。血液在脑中升腾,他大声说道:“只要我愿意,我能改变世界上发生的一切。”突然,好像传来一种陌生的回声!他侧耳倾听,迷惑不己,因为那不是他自己的声音。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闪的黑水在草中流淌着。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叫。此时此刻,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它比刚
15、才安静了。从那团微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又缓缓地放下了枪。那只鹿再不可能有什么感觉了,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枪的并不仅仅是这个,而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没来,它也会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活着的东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此时,他脚下的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子闻到了新鲜鹿肉的酸味。他极力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那东西己
16、经小了。现在,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己经过去了多久,随后看见那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太阳刚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直至他站到那具骨架前。它已经被剔净了肉。除了白骨上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渐渐稀少。那个男孩朝它们一一又大又黑又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的小眼睛盯住他看。“滚!”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我不喜欢你们!不管怎么样,都不喜欢。滚吧!”说完,他想像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
17、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鹿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感受着皮肤上的凉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轻轻地甩动着漂亮的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走,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中。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闪亮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但是,接着一一发生了什么事呢?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蚁困住呢?(选 自 现当代英国短篇小说集,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男孩在清晨的草原上飞奔、喊叫,无拘无束,此刻他眼里尽是大自然的美好,加剧了他自以为“
18、无所不能”的幻想。B.小男孩最终放弃了以“开枪”来帮助小鹿“结束痛苦”的想法,是“愤怒、痛苦和抗拒感”这一系列主观情绪使然。C.小鹿垂死挣扎暗示着小男孩内心的天真自负与现实的残酷无情之间的矛盾冲突,只能给他带来心灵成长上的痛苦和恐惧。D.草原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一幕,展现了大自然的残酷无情,深刻揭示了人类应该与自然斗争,征服自然的道理。(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草原是主人公生活与成长的背景,作者通过对外部典型环境的烘托渲染,使小男孩性格得以逐步发展和完善。B.作者将小鹿行走的姿态形容成“国王和统治者们”,此处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小鹿作为一个鲜活生命体的自豪
19、骄傲。C.小说以两个问句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回味和想象的空间,同时可以引发读者关于生命哲理的思考。D.作者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活泼,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灵活运用记叙、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3)小说在叙述人称的变化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草原上的日出”有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 小题,20分)3.(2 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后主名煜,字重光。文献太子卒,以尚书令知政事。建隆二年,遂立为太子。六月,元宗殂,太子嗣立于金陵。后主天资纯孝,事元宗尽子道,居丧哀毁,杖而后起。嗣位之初
20、,属保大“军兴之后,国削势弱,帑庾空竭,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宪司章疏有绳纠过讦,皆寝不下。论决死刑,多从末减。常猎于青山,还如大理寺亲录系囚,多所原释。中书住即韩熙载奏,狱讼有司之事,囚圄非隼驾所宜临幸,请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虽不听,亦不怒也。殂问至江南,父老有巷哭者。然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颇废政事。又置澄心堂于内苑,引能文士居其间,中旨由之而出,中书密院乃同散地。兵兴之际,降御札移易将帅,大臣无知者。皇甫继勋诛死之后,夜出万人,斫营招讨使但署牒遣兵,竟不知何往。盖皆澄心堂直承宣命也。长围既
21、合,内外隔绝,城中之人惶怖无死所,后主方幸净居室听讲 楞严圆觉经。群臣皆知国亡在旦慕,而张洎犹谓北师已老,将自遁去。后主益甘其言,晏然自安,命户部员外郎伍乔于围城中放进士孙确等三十人及第。其所施为,大抵类此,故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云。(节选自陆游 南唐书卷三后主本纪)(-)煜遣其臣徐铉朝于京师。明日,铉朝于廷,仰而言曰:“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日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曰:“尔谓父子者为两家可乎?”铉无以对而退。呜呼,大哉,何其言之简也!盖王者之兴,天下必归于一统。其可来者来之,不可者伐之;借伪假窃,期于扫荡一平而后已。(节选自欧阳修 新
22、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注】保大,南唐元宗李璟年号。(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日/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B.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C.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D.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主,最早出自 三国志。刘禅被称为蜀汉后主,后来人们将被俘的割据政权末代君主称为后主。B.侍郎,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近侍,自唐代以后,中书、门下二
23、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主官。C.车驾,本指马驾的车,后也指帝王所乘的车。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常用“车驾”代称皇帝。D.浮屠,梵语音译,也 作“浮图”“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佛教、和尚、佛塔等,文中指佛教。(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煜爱惜百姓,心系民生。担任君主后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不惜屈尊侍奉中原换得百姓的暂时安宁。B.李煜宽宏仁慈,敦厚善良。宪司进呈奏疏如有过错,李煜总夜不能寐,对死刑判决,多拟从轻论罪。C.李煜尊释重佛,荒废政务。下朝后李煜常造访寺院,换装拜佛,甚至在国家危亡之际还在听讲经。D.李煜偏信文士,为政混乱。李煜在内苑设置澄
24、心堂,以致中书密院形同虚设,政令不畅,令出他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事元宗尽子道,居丧哀毁,杖而后起。常猎于青山,还如大理寺亲录系囚,多所原释。(5)李煜成为亡国之君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请结合两则文本概述其客观因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 小题,9 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岭梅侏 曾几蛮烟无处洗,梅蕊不胜清。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折来知韵胜,落去得愁生。坐久江南梦,园林雪正晴。注 洗:一 作“说”。江南:曾儿家乡,宋属江南西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南方的烟瘴反衬梅花的清雅,点明异乡见梅的喜悦之情。B
25、.颔联刻画了白发诗人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年事已高的衰落之感。C.颈联对仗工整,由折梅、落梅的不同感受寄托了人生短暂之意。D.尾联以“晴”字写雪,描绘了晴天后雪的洁白,用字生动传神。(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尾联的作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0分,每 空 1 分,凡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5.(1 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 离骚中诉说自己虽遭到贬逐、污以罪名,但他仍坚定地坚持真理,追求美好品德,且为之蹈死不悔的两句是“,(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3)杜 甫 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广东省 深圳市 龙岗区龙城 高级中学 期中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