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北京时间2020年 11月 2 4 日4 时 30分,我国搭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成功登陆月球,在完成采取月球土壤任务后,将一面五星红旗进行展示。据此完成1 3 题。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是天体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 天 体 D.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 属 于()A.地月系 B.太阳系3.月球上一片荒凉,没有发现生命,A.距离太阳太远,温度
2、太低C.地球阻挡,太阳光照较少C.银河系 D.河外星系是 因 为()B.所处位置不安全,易受撞击D.质量和体积太小,没有大气我 国“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面约343千米的就道成功对接后绕地球高速运行。如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据此完成4 5 题。4.“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有几颗()A.0 颗 B.2 颗 C.3 颗 D.5 颗5.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 一 般()A.温度相对较低C.出现在太阳内部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D.以22年为一个活动周期读我国年太阳辐
3、射总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6-7题。6.关于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保持一致B,分布呈由低纬向高纬均匀递减的规律C.此分布规律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D.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不到北极地区的2倍7.关于我国年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太阳辐射较强 B.江南丘陵因多山地形,太阳辐射较弱C.西藏比云南纬度高,太阳辐射较强 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属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于2011年12月确认了一颗行星围绕和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进行公转,可能适宜人类生存,并将其命名为“开普
4、勒-22b”,这颗行星位于“宜居带”内,它的发现是我们在发现地球季生兄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结合材料完成8 9题。8.所 谓“宜居带”主要是指在其内的行星()A.会有火山活动 B.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C.会绕太阳公转 D.有卫星环绕9.“开普勒-22b”所围绕的恒星为其“可能适宜人类生存”创造的条件主要是指这颗恒星()A.有固态的外壳 B.发光发热且稳定C.存在高级生命 D.周围有许多行星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 成10 11题。含三叶虫化石合裸子植物化石煤层肾含鱼类化石 圜含恐龙化石10.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一一爬行动物一一水生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一一
5、水生脊椎动物一一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一一海生无脊椎动物一一水生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一一水生脊椎动物一一海生无脊椎动物11.石炭一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如图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简图”。读图完成12 13题。A.气温上升、降水增多 B.气温上升、降水减少C.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D.气温下降、降水减少13.中生代末期,陆地上大规模灭绝的生物是()A.原始鱼类 B.被子植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如图为“地球内部图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4 15题。.我市界面.软流J3
6、.再存像罂附.-14.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序号的是()A.B.C.D.15.如图中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 岛 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16 17题。16.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17.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古登堡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某中学地理
7、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 1)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图 2),完 成 18 19题。a度竹/富图 1图218.二氧化碳之所以对温室效应有增强作用,其主要是因为它()A.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B.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大地增温C.破坏臭氧层,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D.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19.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A.将瓶子悬空放置 B.将内瓶底涂成黑色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 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 奔跑吧,兄弟2017年 12月 5 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
8、漠公主争夺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完成20 21题。20.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A.强、弱 B.强、弱 C.强、弱 D.强、强21.剧组工作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当地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冻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这种做法有利于()A.减小辐射 B.增强辐射 C.改变的辐射方向 D.增强辐射22.下列四种局部环流形式示意图,不正确的是()C.林地裸 地 D.B.如图为“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读图回答23 24题。23.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地 B.N地
9、 C.P地 D.Q地24.Q地风间为()A.东北风 B.西北风 C.偏东风 D.偏南风25.如图所示为地球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1)A、B、C、D分别表示四大圈层中的A,B,C,D,(2)其 形 成 和 地 球 的 体 积 和 质 量 适 中 密 切 相 关 的 圈 层 是(填圈层名称,不要填字母)。(3)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其并不独占任何空间,而是渗透于 的底部、的全部和 的 上 部(全部填圈层名称,不要填字母)。26.如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o(2)图中C 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0、,D表 示 _ _ _ _ _ _ 面,其 判 断 依 据 是;该面以上C代表,该面以下E代表。(3)图中F界面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圈层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圈层物质状态为 态,F表示_ _ _ _ _ _ 面o(4)C 层主要由 组成,G层表示,H 层表示,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和。2 7.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n1 2.A 一 -,!0 .一 一 ,*一 -W m 3 N u 如 0 A oI_L I-l l-I I_ _ I1 i-I 1 I 祖 门 )(1)大气垂直分层A为 止为 1 为;云雨雪等天气主要发生在(填 字 母)。(2)
11、A层 气 温 随 高 度 升 高 而,原因是:o(3)臭氧层被称着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在上图中位于 (填 字母),它能大量吸收太阳 o(4)电离层能反射,在上图中位于 (填字 母)。2 8.阅读资料,问答下列问题。材料: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理解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知识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实验步骤: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12、。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1)给图中线条画上箭头表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2)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T(填垂直或水平)方向运动一同一水平面上-大气 方向运动一热力环流。(3)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 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这是一种典型的热力环流。(4)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数据分析的结论: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 (填冬季风或夏季风)强盛,从 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月份123
13、4567891 01 11 2年海陆风2.32.62.1571 2.61 0.71 3.79.79.33.72.38 1.0(5)试分析白天的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从温度与湿度两个角度回答)带来的影响。答案和解析13.【答案】B、D、D【解析】1.【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天体要看这个物质是否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判读某个物质是否是天体。【解答】解: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都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A D 错误。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中,是天体,B 正确。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属于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14、C 错误。故选:B。2.【分析】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 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天体系统层次的划分。【解答】解:按照天体系统的划分,“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属于地月系,而地月系在太阳系中,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和河外星系无关,D 正确,A BC错故选:D。3.【分析】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本题以月球探测器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原因,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解答】解: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 8 万千米,与日地距离相
15、比差距可以忽略不计,A 错误。月球与地球的宇宙环境类似,均有自己的轨道且互不干扰,B 错误。月球拥有自转和公转,有固定规律的太阳光照,C 错误。月球体积与质量太小,引力不足以将大气留在星球周围导致无法存在生命,D 正确。故选:D。45【答案】B、A【解析】4.【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凌日现象发生的条件和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序。【解答】解:根据材料,在地球上观察时,存在凌日现象的天体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内侧,因此在地球上能够观察到凌日现象的行星是水星和金星,B正确,A C D错误。故选:B。5.【分
16、析】太阳活动的周期大致是1 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影响地球的气候;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 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太阳活动的特点、周期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解答】解:图中的黑点是太阳活动中的太阳黑子,是太阳大气层中的低温区域,A正确。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B错误。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外部的大气层上,C错误。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D错误。故选:A。67.【答案】C、A【解析】6.【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
17、,反之则弱;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图示内容结合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解答。【解答】解: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此分布规律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只受纬度因素影响,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不一致,A错误、C正确。读图可以看到,分布呈由低纬向高纬
18、递减的规律,但并不是均匀递减,B错误。读右图可知,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赤 道 是13x109 J/m2左右,极地是6xlO9J/m2左右,因此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是北极地区的2 倍多,D 错误。故选:C。7.【分析】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天气情况、地形因素、洋流等;四川盆地位于季风区,这里的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能资源最贫乏。本题以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我国年太阳辐射状况,读图分析解决问题。【解答】解: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云量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差,太阳辐射较强,A 正确。江南丘陵因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B 错误
19、。西藏比云南海拔高,太阳辐射较强,C 错误。四川盆地因地形闭塞,多云雾天气,太阳辐射较弱,D 错误。故选:A o89.【答案】B、B【解析】8.【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1、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解答】解:有火山活动,说明地质灾害频繁,不利于生物的生存,A 错误。有液态水的存在,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B 正确。是否绕太阳公转、有无卫星不是生命
20、存在的必要条件,C、D 错误。故选:B。9.【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 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熟记相关知识即可。【解答】解: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判断,“开 普 勒-22b”所围绕的恒星应该和太阳相似,需要稳定的光照条件,故“开 普 勒-22b”所围绕的恒星为其“可
21、能适宜人类生存”创造的条件主要是指这颗恒星发光发热且稳定。故选:B。1011.【答案】B、C【解析】10.【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球生物的演化历程。【解答】解:地球动物的演化经历了从海生无脊椎动物到鱼类、两栖类动物,再到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演化,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11.【分析】煤炭是植物遗体深埋地下后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和地质作用形成的。本题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高级中学 期中 地理 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