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十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pdf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十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十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十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 3 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职掌卜筮,是先秦史官与 周易关系之最突出的纽带。在先秦,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史官们对这一职责的履行可谓是不遗余力。阅读先秦文献,人们有时会为史官们据 周易占筮准确而感到惊讶。例如,周 史 运 用 周易为陈国占筮,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陈侯的后代将在齐国昌盛并执掌大权,二是陈国将在那时衰败。后来历史的发展果如其言。如何来解释史官们的这一类“神奇的”预测呢?其关键,是先秦史官对 周易变化观精髓的理解和运用。周易是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前 人 称“易”有三义,即变易、简
2、易、不易。不少先哲认为:“易”之精义实为“变易”。说文解字引 秘书:“易”原为象形字,上日下月,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阴阳者,变化也。周易之基本 要 素“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对 周易义理的阐述等等,无不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变化观。从表面上看,周史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是占筮的结果,其实,周史在为陈国占筮之前,己对陈、齐等国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定的了解,即 先人事而后说卦”,在此基础上,再依据 周易的变化观去分析、推测其前景,就得出了这些结论。知道了这个例子所蕴含的道理,就明白了先秦史官的 周易筮有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历史发展变化结局的奥秘
3、。先秦史官以 周易 占筮,又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以 周易 占筮,凭蓍草这类植物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事,从根本来说是难以成功的。尽管有时占筮者在推断中也会结合对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但这类占筮法总体上笼罩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气氛之中,并非科学的方法。其次,先秦史官的以 周易 占筮,在具体操作上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根 据 左传 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 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做论断。主观
4、随意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牵强附会的特点也很显著。先秦史官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堪称是当时的 通 才 ,而 周易是一部既简明又涉猎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著作,可 谓“通学”;作 为“通才”的先秦史官与作为“通学”著作的 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出于职责要求,先 秦 史官堪称是 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他们偶尔表现出的运用 周易对于具体人和事的发展进行准确预测的“奇迹”,主 要 得 益于对于 周易变化观的活用,以及对于拟预测人和事的历史、现状的观察和了解。而其这方面的败笔与尴尬,正 好 说 明 周易唯心、神秘思想本身的致命缺陷。深入探讨先秦史官与 周易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5、,它对于 周易 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摘 编 自 林 晓 平 先秦史官与 周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易是古代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之义,很多先哲认 为“变易”是其中最核心的意义。B.周易主要讲变化,“易”最初为象形字,上 为“日”,下 为“月”,代表阴和阳,表示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C.周易中 的“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等等,无不表现出一种变化观。D.周易既简明又涉猎广泛,包括宇宙万物、社会人生,可 谓“通学”,古人常用它来占卜,预测吉凶和事物的发展变化。2.下列理
6、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先秦时期,史官堪称是当时的“通才”,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用 周易来 占 卜。B.先 秦 史 官 与 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 们 是 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C.如果史官能理解和运用 周易变化观的精髓,重视对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就能科学地预测历史的发展变化。D.从 先 秦 史 官 与 周易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对 于 研 究 周易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史有重大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易被古人用于占筮,有时准确得令人惊讶,周代史官用它对陈国后代的兴衰所做的两点预测,后被历史
7、的发展证实。B.周易内容丰富,春 秋 时 学 者 讲 周易要讲八项,但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甚至还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C.用 周易 占筮,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同一结论,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在具体操作上牵强附会,具有主观随意性。D.周易用以占筮,凭蓍草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和事,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思想的体现,从根本来说难以成功。参考答案:I.C 2.C 3.B1.试 题 分 析:C.“无不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理解错误。错 在“十翼”,表现变化观的是“十翼”对 周易义理的阐释。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 题 分 析:C.“就能科学地预测历史的发展
8、变化”理解错误。用 周易占卜,并非科学的方法。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B.“但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甚至还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理解错误。不一致、相互对立的不是“各项的内容”,是“各项的结论”。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
9、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 经学理窟中说:“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眷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明代学者胡应麟在 华阳博议下中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
10、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 熹 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 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 克 庄 故宅)。苏洵曾感叹:“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达官显宦同样难免。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一士农工
11、商。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范 仲 淹 四民诗便将四民一视同仁,并为商人鸣不平:“转货赖斯民。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苏辙渲染道:“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官吏也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大将张俊既是枢密使,又是临安大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亦商亦官者,如茶商马季良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社会流动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社会动荡。宋代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是宋代既富
12、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重要原因。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摘编自张帮炜 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张载所说的“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来看,宋朝社会流动增大,社会富有活力。B.宋代彻底改变了门阀士族世代为官的现象,人们更加重视科举而不很看重门第,士庶可以通婚,有了交往。C.我国古代,士列四民之首,商人居四民之末;宋代商人地位有了提高,完全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士商混淆,商人可以为官,官
13、员也可以经商,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政治、经济、职业三方面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的情况,与学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有明显不同。B.文章以原是穷书生的沈伦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中落为例,论证了宋代官民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文章较多引用了典型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D.文章第四段列举苏辙、张俊、马季良等事例证明了宋代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士商相混的社会现实。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增大了平民子弟仕进的机会,促进了政治方面的社会流动。B.由于宋
14、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商品得以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C.贫富贵贱处于变动之中,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宋代的社会流动尽管不能填平贵贱、阶级的鸿沟,但体现了观念上的一些变化,增强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参考答案:11.A 12.D 13.B【1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 干 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
15、彻底改变”夸大其辞,曲解文意。C 项,”完全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理解有误,倒 数 第 二 段 为“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没有提及“完全改变”。D项,“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于文无据。故本题选 A项。【1 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 干 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文章第四段是引用苏辙的言论,而不是列举苏辙的事例
16、。故本题选D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 干 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说法有误,无因果关系,原文第三段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故 本 题 选B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
17、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15 18题。沉默的品质(节选)(高勇)(1)我已经无数次地对自己说过:当别人沉默的时候,千万不要惊动他们,就让他们安静地呆在一个无所谓时间和空间的地方沉默下去吧。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沉默下去的。(2)沉默意味着获得了一种不可多得的品质,珍贵的品质,像清洁的黑夜一样具有非凡的渗透力。但是,谁能够赋予我们这样的品质呢?我们已经被所谓的事业其实就是某种欲望所裹挟,我们已
18、经被很多想法其实就是被众多聒噪的声音所围困,我们甚至已经无法在自己曾经选择好的空地上沉默着坐上一会儿了。(3)“冷兵器的光芒坚毅而富于韧性/沉默的战士不可摧毁。我相信沉默者的力量,因为我所看到的分明是钢青色大理石基座上一块原始的石头,一块无法不引起众人注视的石头。它会让所有忙忙碌碌的人们感到不安。是的,沉默有时真的是一种逼人的压力。(4)比如村庄是沉默的,但白描一群在土地上沉默着的人对我来说仍旧是一件不太轻松的事情。这些天,我总在想着怎样才能找到一条进入沉默世界的捷径,但终不能。当我把一个老人特意给我煮的一壶黑茶喝完后,老人才爽快地说出一句话:孩子,苦着呢。然后仍然是沉默,我接受了这沉默。一个
19、世界就在你的周围,你只有自己去慢慢品味。(5)夜黑下去了,黑得完整而彻底。这是土地上的夜,我想我能够理解这沉默的夜,并在理解中防范一些无知的亢奋。(6)我猛然发现在一个朋友面前,我幼稚得可笑。他是我的同龄人,可已经老熟得成了一个真正的中年人。在所有的久别重逢的日子里,总是我一个人在说话,甚至在黑夜里,他也没有搁下手中的生活。这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肤浅。从我离开村庄到现在,他已经在土地上春播秋收十年,他收获的粮食要喂活五口之家还要加上几只牲畜,而我呢?(7)显然,他们是能够让我聪明的一群,虽然他们大都不是伶牙俐齿,甚至有时候他们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但是他们能够让我获得真的智慧。他们并非
20、一无所有,他们并非是在活命的途中苟延,他们并非是一群浅薄的人。只是因为会掩饰自己,他们虚心得仿佛一地黄土。(8)可是有多少人愿意背对诱惑和土地一起沉默呢?已经绅士起来的人们怎么能躬下身子和虫蚁一样活着的人为伍呢?(9)我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多少年了我一直在说又永远都无法说清楚的人。他是沉默的,我的任何解释最终都无法解释他,而任何猜测也只能是猜测。他是如此地难以进入,但他无疑又是真实的。即使他的一生充满失败,但他用石头垒成的梯田和栽起的成百的树木还是如此地接近于宣言。(1 0)我曾经跟随父亲进入过他的领地。而且父亲也没必要说什么,这时不需要他的什么声音,我只想听听那洋镐撞击石头的响动是怎样把我淹
21、没。(1 1)但喧嚣又在发动另一波的冲击了。回到城市里,你无法抗拒声音,无法坚持什么。你只能痛苦地在声音的漩涡中周旋。坦率地说,面对无所不在的诱惑,我随时都有陷入它们的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势单力薄。(1 2)这当然是我的耻辱。当我远离了沉默的土地又在有限地排斥着城市的时候,事实上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哪里。(1 3)想起一些土地上的歌子,在城市里,它们的曲调被重新修正,变得柔软而暧昧,可事实上,这本应该是一些充满黄连味凄凄惨惨的歌子。由于歌声,土地显得更加沉默。(1 4)“沉默是一种诱惑/我不能容忍自己和它擦肩而过”。15.文章中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引用了两句诗,分别表达什么意思?(4 分)16.文
22、中作者满怀敬意提及“朋友”和“父亲”的作用是什么?(6 分)17.文章第一段结尾,作者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沉默下去的。”为什么?请分条陈述。(4 分)18.本文作者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思索现代社会人生存的方式和意义,以“沉默的品质”这一形象的说法作为文章标题,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语言阐释这种沉默的品质的具体内涵。(6 分)参考答案:15.第一句形象解释了沉默的力量;第二句强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沉默品质的追 求。16.主旨呈现上将沉默的品质的内涵形象化,具体化,使读者可感可悟,增强感染力。内容上使文章充实饱满;结构上与城市的喧嚣、浮浅形成鲜明的对照。17.人 们 被 很 多 欲 望 驱
23、使 着 在 世 俗 社 会 中 争 名 夺 利(或人们的思想被周围太多的诱惑包围而深陷其中);人 们 被 已“高 贵”起来的身份、地位主宰而不能与普通的朴实的人为伍。18.深入到生活最缺少光环的层面,深味人生之压力和辛苦,却拒绝言说,选择坚韧、执着地承受。坚守本分,安于质朴、甚至于贫贱的生活,拒绝物欲的引诱,聒 噪、喧嚣和浮躁。辛勤劳动,努力耕作,给予世界丰富的而又实实在在的馈 赠,却不张扬虚夸,虚心得如同黄土。(评分标准:意对即可,要点承受生活重 负;坚守本分,拒绝诱惑;辛 勤 耕 作,收获丰硕而虚心。)二、古 代 诗 文 阅 读(3 5 分,共 3 题)4.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4、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上,燕土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 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
25、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0 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曜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节 选 自 史 记 刺客列传)【注】: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家丈人:东家,主人。曜其目:弄瞎他的眼睛。曜,熏瞎。2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山东省 青岛市 胶州 第十 中学 语文 月考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