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0分)1.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细胞中的4种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A.甲结构的功能特点与磷脂分子层中对称分布的蛋白质有关B.乙和线粒体都是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C.丙的生物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参与构成了生物膜系统D.丁是蓝藻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丁的形成与蓝藻细胞中的核仁有关2.在生命个体或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B.通过细胞骨架有助于完成细胞中的信息传递C.依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才能够完成细胞
2、间的信息交流D.能够依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进行生物防治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丧失B.人体大多数细胞中含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C.远离致癌因子和保持乐观心态能够降低患癌的风险D.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4.如图是某DNA分子片段的复制示意图,图中a、b、c、d是脱氧核甘酸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mm 施A.b链和c链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B.a链和c链中的鬻的值相等C.b链和d链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D.c链和d链中的然的值相等5.蔷薇花多姿多彩,其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
3、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两种以上等位基因的现象)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纯合子杂合子WW红色W与任一等位基因红色WW纯白色WP 与 WS、W红斑白花wsws红条白花Wsw红条白花WW红条白花A.花色的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10种B.基因型为Ww与W$w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之比为2:1:1C.任意两株植株杂交,子代最多有4种表现型D.基因型为WWP与WWS的植株杂交,子代红斑白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6.图是取自某果蝇精巢的一个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B.图示细胞正在发生基因重
4、组C.该细胞在进行DNA复制时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能生成4种精子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不会发生进化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能相同D.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8.为备战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很多运动员训练时手脚均磨出水泡,下列有关该水泡的分析,合理的是()A.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血浆和淋巴液B.水泡的组成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C.水泡中的液体不可能来自细胞内液D.水泡最终消失说明细胞外液均能相互渗透第 2 页,共 32页9.2021
5、举重亚锦赛比赛首日,中国选手创新世界纪录。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伸肘动作的反射弧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la类纤维(传人神经)脊髓WpWs w.本题属于复等位基因的题目,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种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然后根据表格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6.【答案】B【解析】解: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根据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可知,该生物至少含有a 和 b 或 a 和 B或同时含有B和 b,基因型有可能是a a B b,A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不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根据白色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是A和 a 可知,
6、该细胞在进行DNA复制时,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D、若不考虑生物变异,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2 种精子,若发生基因突变,则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3 种精子,若发生交叉互换,则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 种精子,D正确。故选:B o第14页,共32页分析图形:图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发生着丝点的分裂,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7.【答案】C【解析】解:A、由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其他因素可能会引起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7、,种群也会发生进化,A 错误;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与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有关,也与种间互助有关,B 错误;C、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型可能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可能相同,C 正确;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 错误。故选:C。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通过共同进行形成生物多样性。本题主要考查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保护生物
8、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8.【答案】A【解析】解:A、水泡中的液体是组织液,主要渗回血浆和淋巴,A 正确;B、水泡的组成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低,B 错误;C、水泡中的液体可能来自细胞内液,C 错误;D、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D 错误。故选:A。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细胞内液0;和营养物质8用代津废物道fa巴遗毛游管单向淮透液织组一内那境E本题考
9、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等知识,对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综合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C【解析】解:A、若阻断钠离子通道,则无法产生动作电位,则伸肌无法兴奋,则伸肘动作可能不能完成,A正确;B、伸肘时,屈肌肌群细胞表现为静息电位,膜外表现为正电位,膜内表现为负电位,B正确;C、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运动员完成伸肘动作的过程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C错误;D、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刺激伸肌运动神经元检测不到肌梭细胞的兴奋,D正确。故选:Co1、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主
10、要由钠离子产生和维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2、图中有两个反射弧:感受器(肌梭)一传入神经一脊髓一伸肌运动神经元一伸肌;感受器(肌梭)一传入神经一脊髓一屈肌运动神经元T屈肌。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伸肘动作的反射弧基本结构信息,并结合所学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10.【答案】D【解析】解:A、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A错误;B、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释放的,B错误;第16页,共3
11、2页C、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不是相反作用,C错误;D、冬天的雨雪天气水分通过出汗散失减少,大部分水以尿液形式排出,此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多,D正确.故选:D。水盐平衡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I(+)(+)释放饮 水 一渴 觉 一 大 脑 皮 层+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垂 体 后 叶 一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隆-肾小管、集合管本题考查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意在考查学生了解抗利尿激素的功能,理解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明确水盐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11
12、.【答案】C【解析】解:A、激素甲是胰岛素,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分泌会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A错误;B、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不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B错误;C、激素甲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氧化分解,C正确;D、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的调节会受神经系统的调控,D错误。故选:Co据图分析:图示表示血糖的激素调节过程,其中甲激素是胰岛素,乙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在血糖调节中具有拮抗作用。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12.【答案】C【解析】解:A、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13、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抗体,可以对肺结核分枝杆菌有抵抗力,A正确;B、疫苗是人们根据免疫反应的原理设计的,可促进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的进行,B正确;C、注射疫苗属于免疫防御,利用的原理中含有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C错误;D、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D 正确。故选:Co1、特异性免疫的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 细胞识别到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后,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毒性T 细胞和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3、体液免疫:病原体可以直接和B 细胞接触,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后呈递至辅助性T 淋巴细胞,随后
14、在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双信号刺激下,B 淋巴细胞活化,再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病原体结合。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对于免疫过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3.【答案】D【解析】解:A、免疫细胞来自于造血干细胞,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长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A 错误;B、识别抗原的受体位于细胞外表面,B 错误;C、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及癌细胞,发挥免疫监视功能,C 错误;D、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15、,D 正确。故选:D。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它具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其他系统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本题考查学生对免疫调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将所学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特异性免疫过程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答案】D第 18页,共 3 2 页【解析】解:A、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相似,但结构不一定相似,A错误;B、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作为营养物质,B 错误;C、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会受气候条件的影响,C 错误;D、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
16、度时可以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D 正确。故选:D。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具有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需要考虑施用浓度、时间等因素。2、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相应的植物激素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脱落;生长素可促进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形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要求考生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5.【答案】C【解析】解:A、栗喉蜂虎轰动能力强,范围广,可用标记
17、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A 正确;B、可用当年出生幼鸟数与其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出生率,B 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若其种群数量大,但其种群密度不一定大,这还与生活的面积有关,C 错误;D、通过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D 正确。故选:Co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一选取样方一计数一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一捕获并标志个体一重捕并计数一计算种群密度。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掌握估算种群密度的样方法,明确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出调查选项中各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适宜采
18、用的调查方法,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 6.【答案】A【解析】解:A、由于营养、空间等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酵母菌的种群在培养过程中可出 现“S”形增长,A正确;B、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球计数板后对酵母菌种群数量进行估算,而不是进行准确计数,B错误;C、p H会影响酵母菌的生存,因此改变培养液的p 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C错误;D、该实验中存在前后自身对照,因此不需要设置对照组,D错误。故选:A o注意事项(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
19、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 7.【答案】B【解析】解:A、植物生长需要水和适宜温度,所以干旱缺水和气候严寒是草凋零的重要影响因素,A正确;B、与草有竞争和捕食关系的生物因素都能使草的数量减少,因而都是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C、出生率和死
20、亡率是影响草种群数量的因素,C正确;D、气候因素对草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与草自身的代谢强度有关,D正确。故选:B。第20页,共32页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也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本题结合古代诗句考查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 8.【答案】B【解析】解:A、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故种群是生物群落
21、的基本单位,A正确;B、优势种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B错误;C、种群内可以竞争配偶等,种群间可以竞争相同的空间、食物等,故二者都可发生竞争,C正确;D、物种组成是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D正确。故选:B(.1、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3、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22、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 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 争(你死我活或势均力敌):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 生(寄生者不劳而获)。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种群的特征;识记生物群落的概念及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9.【答案】D【解析】解:A、灌丛的鸟类丰富度比农田中鸟类丰富度高很多,据此可推测灌丛中的物种丰富度高于农田,因此营养结构更复杂,即灌丛的食物网和群落的结构比农田的更复杂,A 正确;B、次生杂木林比人工马尾松林中的鸟类的丰富度高,据此可推测其中
23、的物种丰富度高,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也更高,因而对资源、空间的利用更充分,B 正确;C、在食物链“草种子一鸟”和“草种子一食草昆虫T鸟”两条食物链中,鸟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 正确;D、农田群落中也有垂直分层结构,而其鸟类丰富度低的原因是农田中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的缘故,不能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多样的栖息环境,因而鸟类丰富度低,D 错误。故选:Do1、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3、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
24、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4、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丰富度是描述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指标。本题结合柱状图,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2 0.【答案】C【解析】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绿翅鸭和鹤鹤虽然选择觅食的生境基本相同,但两者的食物种类不同,A 错误;B、即使两种鸟觅食生境相同,但食物和栖息空间可能不同,故生态位不一定相同,B错误;C、四种水鸟均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C 正确;D、生态位重叠越多,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越大,不同物种通过减少生态位重叠来减弱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陕西省 安康市 期末 生物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