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教育学类—教育学真题试题及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教育学类—教育学真题试题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教育学类—教育学真题试题及解析.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军队文职统一考试 专业科目教育学类一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教育学通过对()进行科学研究,逐步探索和发现教育规律。A、教育基本原理B、教育基本方法C、教育的本质D、教育现象2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3教育的基本要素不包括()。A、教育手段B、教育管理C、学习者D、教育内容4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 指()。A、人的任何发展都通过教育起作用B、教育是唯一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C、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D、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尽快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5有西方学者发现,
2、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合乎他们的要求就受到奖励,否则就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BcD传选创传递择造播6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A、多元化B、个体本位C、完美生活D、社会本位71教育制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当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是()OA、职业教育B、成人教育C、终身教育D、高等教育8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A、机构构成B、管理规则C、管理制度D、编制体制9从狭义上讲,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
3、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A、课程评价B、课程体系C、课程计划D、课程建设10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课程应()。A、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B、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C、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D、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11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的关系。A、途径与目的B、部分与整体C、过程与结果D、现象与本质12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O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13在
4、学期开始或一个单位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所进行的评价,被称为()。2A、绝对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14我国教师就身份特征看是()。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C、公务人员D、技术人员15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还要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以及世界观等方面获得发展。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OA、教育性B、价值性C、复杂性D、创造性16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是()。A、智力正常B、人际关系和谐C、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D、没有心理困扰17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梭威克尔卢杜
5、帕赫、ABcD18从发展的特征看,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主 体 性 和()。A、目的性B、全民性C、可持续性D、创新性19学校管理过程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与管理规律,组织和指导学校内部成员,为达到学校预定的总体目标进行()的过程。A、管理活动B、共同活动C、计划活动3D、控制活动20教 学 管 理 的 组 织 系 统 包 括 教 学 指 挥 系 统 和()。A、团队系统B、教学行政系统C、教学反馈系统D、非教学行政系统21孟子的“性善论”中包含的“四心”是()。A、B、C、D、22爱 才 之 心、羞 恶 之 心、恭 敬 之 心、恻 隐 之 心、羞 恶 之 心、恭 敬 之 心、恻 隐 之 心、羞
6、 恶 之 心、敬 畏 之 心、恻 隐 之 心、羞 恶 之 心、恭 敬 之 心、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明辨之心陶 冶 教 育 主 要 有 艺 术 陶 冶、环 境 陶 冶 和()。A、人格感化B、思想陶冶C、行为陶冶D、习惯陶冶23美 国 经 济 学 家、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算法,强调()。A、教育促进经济增长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C、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推动科技发展24叙 事 研 究 的 基 本 指 导 思 想 是()。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B、人文主义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25教 育 生 物 起 源 说 和 心 理 起 源 说 都 忽 略 了
7、()。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社会属性C、教育的活动属性D、教育的生产属性26以课题研究的 发 生 时 间 为 检 索 始 点,按 事 件 发 生、发 展 时 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 顺 序 查 找 文 献 的 方 法 是()。A、顺查法4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27关于教育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按照假设的形成划分的是()。A、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B、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C、归纳假设、演绎假设、预测性假设D、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研究假设28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主张的是()OA、重视道德教育B、重视文史教育C
8、、轻视科技教育D、轻视礼乐教育291963年,英国颁布的教育改革法案 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其含义是()。A、为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提供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国家援助B、为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C、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 分(大学)和“公共”部 分(大学以外的学院)D、建立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专业训练、在职进修构成的“师资培训三段法”30在发现和证明因果关系方面,()被认为是优于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的。A、教育测量法B、教育调查法C、教育实验法D、教育预测法31()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A、勒图尔诺B
9、、孟禄C、沛西能D、恩格斯32关于准实验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A、准实验研究一般对无关变量控制较差B、准实验研究可以对自变量进行操作控制C、准实验研究可以较好控制无关变量D、准实验研究只能控制一部分无关变量335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速度缓慢、水平较低,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教育。近代社会以后,较为完备的学科门类形成了,教育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迅猛提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可见,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A、教育发展的规模B、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C、教育发展的速度D、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34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A
10、、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3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 如 果 没 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A、活动B、客观现实C、主观能动性D、意志的努力36“杀一儆百”的理论依据是()。A、观察学习B、人的悟性C、操作条件反射D、经典条件反射37学习迁移按迁移中的意识参与度来分类,可 分 为()。A、同化性迁移和顺应性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D、近迁移和远迁移38孔子对人的学习能力作了区分。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
11、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再次也;(),民斯为下矣。”A、困而不学B、仁而不学C、知而不学D、信而不学39思 维 的()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6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新颖性40心理健康的本质是()。A、顺从性B、适应性C、稳定性D、隐忍性41嫉 妒 是()。A、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B、学习中的心理问题C、心理测试中常见的问题D、不良人格的问题(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42这段话出自德国哲学家()的 什么是教育一书。A、康德B、雅斯贝尔斯C、赫
12、尔巴特D、夸美纽斯43这段话反映了在教学中要处理好()。A、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B、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D、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二)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社会有目的地对其成员的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交往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习者施加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是学习者通过内化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44广义的德育包括()。A、环境德育B、课程德育C、社区德育D、思想教育745狭义的德育是指()。A、社会德育B、学校德育C、道德教育
13、D、政治教育(三)美术课上,王老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几笔画了只公鸡,并归纳出画公鸡的6要素:冠、嘴、颈、尾、脚、翅。紧接着,王老师让3位学生画出3种不同的图形,由王老师按照画公鸡的要素在3个不同的图形上添加几笔,画出了 3只栩栩如生的公鸡,这使学生们为之一振,减少了对画公鸡的畏难情绪,都想一试身手。于是,王老师让全体学生先在纸上动手画公鸡。在观察学生们画的过程中,王老师没有批评学生画的不像,而是不时地对画起来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随后,王老师要求学生把画好的公鸡剪下来,贴到画有养鸡场的大画纸上。尽管学生画的质量不高,但画的鸡千姿百态,构成了一幅十分漂亮的作品。46王老师在美术课上画公鸡的做法
14、,帮助学生消除了画公鸡的畏难情绪,体现了()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B、直观性C、启发性D、因材施教47王老师教学生画公鸡技巧的过程,体现了()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B、循序渐进C、发展性D、巩固性48王老师对画公鸡有困难学生的个别指导,体现了()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发展性D 因材施教49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A、保证教学科学性B、发扬教学民主C、组织各种复习D、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四)8古希腊众多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最具有代表性,既是两种相反的政治体制类型和教育类型,又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
15、的起源。有关情况对比如下表。地理环境一政治背景2教育目的,教育方;斯巴达适合农业军事寡头独裁战士、军事野蛮、H雅如适合工商业奴隶主民主政体公民、身心J和谐2温和、艮50斯巴达和雅典政治上都是奴隶制城邦,(),具有等级性,培养的目标无论是战士还是公民,都是为国家政体服务的。A、教育为军事寡头服务B、教育为统治者服务C、教育为公民服务D、教育为奴隶主服务51因时代要求,两者的教育都重视体育。斯巴达是为了征服和奴役土著居民,举国皆兵;雅典则是为了强大自己,对公民进行系统的()。A、国防教育B、体能训练C、军事训练D、技能训练52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体制都有(),并且比较完善。A、文法教育B、年龄分期C
16、、体操教育D、体育教育53由于斯巴达的政治是军事贵族专制,因而在教育内容上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OA、文化科学知识学习B、自然科学知识学习C、社会科学知识学习D、人文科学知识学习(五)材料五: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华执教的两个班,绝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日常教学中,李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不善交流、知识面窄。为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状况,李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询问了其他任课9老师。结果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为了探索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李老师打算在
17、两个班进行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54李老师在发现和确定问题过程中使用了()。A、比较法和访谈法B、文献法和观察法C、实验法和行动研究D、观察法和访谈法55李老师在自己设计的“实验研究”中因变量应当是()。A、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B、英语学习C、综合成绩D、其中一个班的学习成绩56李老师实验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无关变量是()。A、扩展课外阅读B、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C、两个班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学习帮扶计划D、两个班学生平均身高可能不同57李老师拟进行的实验研究,其优点主要是()。A、有利于确证因果关系,结果普适性高B、无须变量控制,结果普适性高C、特别强调教师成为研究主
18、体D、无须变量控制,利于理论水平提高(六)材料六:杨老师为了讲解“指纹检验的化学原理”,先举了个事例:1902年10月某晚,巴黎一牙医家被盗,小偷打破了玻璃柜,打死了家里的男佣,偷走了很多古董。神探伯蒂隆现场勘验之后,小心地带走了玻璃碎片。经过对碎片上发现指纹的研究、对比,很快从已有的“罪犯档案”中找出了凶手。这是第一次利用指纹分析而破获的重要案件,深受刑事学家的重视。故事讲完后,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案件侦破情节中,在听到“神探根据玻璃碎片上的指纹迅速找出了罪犯”时,由衷钦佩神探神奇的同时,又不禁产生疑惑:神探是如何从玻璃片上提取指纹的呢?为何根据指纹能迅速找到罪犯呢?杨老师一看火候已到,及
19、时抛出本课的中心问题:“指纹检验有哪些方法呢?其化学原理又是什么呢?”于是开始指导学生自主查阅、相互论证确定实验方案。而后通过合作实验,进一步验证实验原理正确性。整个学习过程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研究、综合分析能力,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能力。最后,杨老师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讲评,并进一步归纳提炼,强化了学生的认知。1058老师运用的教学模式是()。A、抛锚式教学B、认知学徒教学C、随机进入教学D、支架式教学59该教学模式不具备的特点是()。A、在教授新知识前为学生提供有助于理解的背景知识B、赞赏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主动建构C、理论依据之一是意义学习理论D、所提
20、供的背景知识比随后学习的材料更加抽象、概括60该教学模式操作阶段不包括()。A、老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B、呈现背景知识C、学生复述背景知识D、协作学习61该教学模式以()学习理论为指导。A、认知结构B、意义同化C、建构主义D、信息加工(七)小强在初中学习阶段,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前列。中考时发挥不太理想,考分比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低5分。父母设法让小强进入一所市重点高中就读。进入高中学习的头几个月,小强心想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钾足了劲,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平均线以上。可是在第一学期末的两次年级统考中,小强成绩的部分排名却落到班级第39名。寒假中小强没有休息,希望通过加班加点复习,迎头赶
21、上。但第二学期开学后的几次测试中,小强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很少让他回答问题。特别是数学成绩经常在班级倒数10名的圈子里徘徊。小强开始怀疑自己头脑是不是缺少数学细胞。语文原来一直是小强的强项,现在也开始明显退步。自此以后,小强就提不起精神,不想看书。有时放学回家连书包也不动。近来己经有一个月没有上学了,父母对小强也批评过,也骂过,都无效果。62小强进入高中后,在几次年级统考中名次后移,虽然努力而未见成效,就将自己的学业失败归之于能力低下,并对未来学习结果的预期产生影响,这是学习动机的()理论。A、自我效能感B、成败归因C、期望价值11D、自我价值63小强进入高中后,由于几次考试
22、连续失利而导致()降低,对学习成功的期望降低,因此产生厌学情绪。A、自我价值B、目标定向C、自我效能感D、成就感64如果小强放弃学习,就可以将学业失败归因于“没有学习”“没有努力”,从而避免自尊的丧失。因此,放弃学习是小强保护(),避免自尊丧失的一种策略。A、期望价值B、自我效能感C、成就动机D、自我价值65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其主要理论包括强化理论、人本理论和()。A、认知理论B、自由学习理论C、需要层次理论D、归因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66课程设计是
23、对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 括()。A、课程的价值B、课程的根本目的C、课程的主要任务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E、课程的基本结构67关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A、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B、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C、美育与艺术教育有明显的不同D、美育与音乐、美术的教学一样注重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E、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唯一途径68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教育。A、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12B、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C、思想美、心灵美、行为美D、艺术美E、正确的审美观69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三种内化形式。A、道德内化B
24、、知识内化C、智力内化D、语言内化E、行为内化70教育研究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做不同的分类。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对象、范围、层次、方法等可将教育研究分为()。A、教育哲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B、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C、定性的教育研究与定量的教育研究D、教育政策研究与教育评价研究E、教育学研究与元教育学研究71关于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促进教育改革的活力B、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C、丰富科学研究活动D、培养未来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E、更准确地解释教育现象7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高等教育要()。A、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专业B、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25、C、适度发展新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D、掌握科学文化知识E、稳定和提高基础学科2021军队文职统一考试 专业科目教育学类一教育学试卷(解析)1本题考查教育学的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o132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总体特征。古代教育的特征包括: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古代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业科目 2021 军队 文职 统一 考试 专业 科目 教育学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