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中国案例】电信赋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 2023-10-12 9246 31.pdf
《【智慧城市--中国案例】电信赋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 2023-10-12 9246 3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中国案例】电信赋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 2023-10-12 9246 31.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9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合作编写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三六零城市安全集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01021.1 发展引领:智慧城市建设迈入数字化建设新阶段1.2 需求驱动:以需求为导向的立体化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1.3 生态聚合:智慧城市演进的新范式1.2.1 由政府推动,提升治理水平1.2.2 以居民为中心,创造生活新体验1.2.3 以企业为基石,创新发展数字经济2.1 新技术赋能新
2、城市,创造新价值2.2 云网深度融合:贯通城市运转神经2.3 数字能力集聚:强化城市智慧大脑2.4 安全能力集聚:保障城市信息安全2.2.1 5G网络2.2.2 物联网2.2.3 物云融合2.2.4 边缘计算2.3.1 人工智能2.3.2 大数据2.3.3 区块链3.1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角色定位:智慧城市智能信息服务专家3.2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框架的标准范式:1+2+N3.2.1 “1”:物联网开放平台3.2.2 “2”:城市感知平台和城市大数据平台3.2.3 “N”:聚合生态,构建智慧城市产品矩阵抗疫社区-陕西一码通社区平安社区-湖北平安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福建军门老旧社区改造社区治理-江苏苏
3、州生活社区智慧社区-广州荔湾国际城智慧社区智慧校园-中央党校智慧后勤项目工业园区-广东佛山顺德5G智慧园区建设企业园区-江苏昆山产业园智慧园区城市生命线-安徽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项目城市生命线-重庆无人机高速巡检项目智慧工地-雄安新区5G智慧工地项目5.15.25.35.45.55.65.75.85.95.105.114.1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特点4.2 智慧社区方案4.2.1 便民惠民服务4.2.2 社区管理服务4.2.3 综合治理服务4.3 智慧园区方案4.3.1 5G+边缘计算4.3.2 5G+智能机器人4.3.3 5G+数字孪生4.4 城市安全方案:天地空一体化保障4.4.
4、1 智慧管网4.4.2 智慧路网4.4.3 智慧电网4.4.4 智慧空管TRENDS趋势篇TECHNOLOGY技术篇VALUE价值篇SOLUTIONS方案篇CASES案例篇目录CONTENTS043233333435363637373838393940424244454647485053545506060910141515161718181819202425252628211104TRENDS011.1 发展引领:智慧城市建设迈入数字化建设新阶段1.2 需求驱动:以需求为导向的立体化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1.3 生态聚合:智慧城市演进的新范式1.2.1 由政府推动,提升治理水平1.2.2
5、以居民为中心,创造生活新体验1.2.3 以企业为基石,创新发展数字经济趋势篇1.趋势篇1.1 发展引领:智慧城市建设迈入数字化建设新阶段2012年,住建部首次发布了 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启动。8年来,伴随着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为中国经济持续均衡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经过概念普及期之后,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等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已超过700个。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予以引导和支持,智慧城市也逐步迈向高质量建设发展阶段
6、。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中,将充分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来推进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城市的智慧运营、精准治理、高效集约和人文关怀。城市数字化建设的举措正在逐步落地实施,基于数字化转型的智慧城市建设将进一步激活巨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加速,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改善、生活幸福等都将进入新的阶段,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
7、聪明”。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2020年4月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 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实施新型智慧城市行动,即完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感知系统,打通社区末端、织密数据网格,整合卫生健康、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支撑城市健康高效运行和突发事件快速智能响应。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正式发布,这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指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中国电信新
8、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0年)0506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0年)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备受关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位,将加速数据资源的开发共享。未来通过不断破除数据确权、自由流动、隐私安全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完善配套措施,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数据资产化进程,构建数据治理监管体系,将促使数据要素充分参与市场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基建的范畴。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
9、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2020年7月9日,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分级分类建设,国家发改委发布了 关于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的通知,要求有序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保障建设成效、防范潜在风险,有效发挥项目数字化、智慧化
10、赋能效应,支撑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多项发展政策对智慧城市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新基建驱动多种新兴技术广泛融合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奠定了智慧城市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一方面,5G、物联网等通信技术设施,AI、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本身即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所涉及的各类智慧治理、智慧民生与智慧产业等应用,是基础设施价值发挥的重要抓手。新技术的运用,对城市建设进行了重塑和再造,倒逼城市创新和发展,进而加速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释放更多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其次,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推动智能化程度提升,顺应高
11、效和集约发展的要求。为此,一是要重视数据采集设施,包括5G、物联网,以及各类传感终端;二是重视数据平台,实现对各类数据汇总;三是加强数据开放,以推动数据全方位应用。第三,加速可实施的标杆项目落地,切实做优做深智慧城市建设。这其中包括了智慧社区等微单元的建设,智慧交通、城市大脑等纵向领域建设等。围绕着新基建的多项措施,智慧城市也成为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于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来说,要以需求为导向,全面打造立体化的服务体系,重点匹配政府、公众、企业等三大主体需求,实现智管理、惠民生和新增长,充分发挥补短板、调结构和促创新的重要作用。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建立城市要素间的万物互联、强化以
12、需求为导向的立体化服务,可更好地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化服务要求,并形成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智慧城市体系。随着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城市治理向着集约、高效、绿色、精细、人文的方向延伸。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就需要更多的嵌入智慧化元素,更加系统、更加科学合理的推动城市治理的进步,提升城市治理的水平。在这其中,城市的全景感知、数据流通、智能分析、安全保障、联合调度、协同治理的作用非常重要。而依托“城市大脑”的城市运营中心,就可以在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立体化、精准化治理,有效的协助政府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首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新基建的充分带动下,以企业为主体承
13、担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强调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千兆到户的规模网络部署,改造传输网络的超高速宽带技术,以示范应用带动网络节点的升级。深化5G建设,推动街道基站、小微基站,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移动通信网络;推动物联专网建设,形成技术多样、应用多层、生态完善的物联网产业格局;强化数据中心建设,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1.2 需求驱动:以需求为导向的立体化服务 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1.2.1 由政府推动,提升治理水平0708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0年)放和流通。着力推进数据资源交换共享能力建设,借助
14、标识解析、区块链等新技术,进一步发挥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作用和价值,有力支撑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城市各项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数据的使用价值,强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获得感。其次,高度聚焦“城市治理”网格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对城市的精确化治理,包括对各类微单元管理,实现实时管理,实现溯源管理,实现预测式管理等,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提高市民服务的便利性;通过网格化应用拓展逐步渗透到社区卫生、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管理等领域,实现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服务流程等多
15、方面的协作与创新,整合和共享各行业、各系统和各部门的信息,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社会管理服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城市安全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提高非常态时期的城市安全治理能动性抗逆力,打造城市快速恢复、可持续发展的韧力是城市安全体系加固的关键。政府对智慧城市的规划需要自上而下,注重因城施策的顶层设计,具体落实时应自下而上分头建设,由点到面地推进,聚焦“智慧城市微单元”。城市区域视角上的一个单元,园区、社区等都可以视作城市单元,功能上几乎具备城市所能提供的所有基本要素。社区是城市的组成细胞,是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落地的触点,是对智慧城市概念
16、的继承、发展和实施,打造智慧社区能有效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智慧园区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智慧城市的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是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据统计,国家级园区规模超过500家,省级园区超过1000家,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园区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器。城市安全是保证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政府保障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关键着力点,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所以,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过程中,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和城市安全成为了三个智慧化建设的重要应用场景。(1)智慧社区智慧社区
17、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智慧社区建设广义上包括新建智慧社区和老旧小区智能化改造。与新建社区相比,老旧小区不仅在智能化设施上是一片空白,甚至在基础设施上都有所缺失。2020年,国务院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各地计划改造小区数量与涉及居民户数,是2019年的一倍,其中智慧社区建设,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智慧社区逐渐成为新形势下面向未来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通过将社区的家居、物业、商务、医疗等进行信息整合,实现了居民生活的信息化、智能化,为社区居民带来便利、安全、舒适、高效、幸福的生活体验。例如通过
18、智慧社区系统中的电梯控制系统与政府安检或质检部门联动起来,将一个个小区的所有电梯运行数据对接到安检部门,把先进的梯控系统定成一种可行的运行标准在城市各社区推行,这将彻底杜绝随着电梯老化带来的安全事故,做到最有效的安全防范和事后追责监督标准。再如把小区的对讲和门禁系统以及社区一卡通技术中集成的人脸识别技术、身份证识别技术采集的数据与政府的公安系统进行对接,包括小区的监控系统、周界防盗和报警系统进行智能化分析分级上报对接到政务公安系统,对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治安将是一次彻底升级。此外,智慧社区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地域的差异性、经济水平的不同、社区的建设时间、社区居民文化水平及人口结构等,形成
19、符合自身需求的建设模式、社区服务和特色应用。(2)智慧园区产业园区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智慧城市的特色功能区块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智慧园区被认为是城市政府加强经济管理,提升对企业服务的重要抓手。同时,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从2012年至今,颁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国内更多的各类型园区投身于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中。智慧园区建设是利用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控制、整合园区各个关键环节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各种需求做出智慧响应,使园区整体运行具备自我组织、自我运行、自我优化的能力,为园区企业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发展环境,提供高效
20、、便捷、个性化的发展空间。0910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0年)产城融合是智慧园区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随着园区发展的不断迭代,借助上智慧化解决方案的园区将不再是单一功能的园区,而是向一个集产业发展、科学研究、居民生活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功能集聚区转变。智慧园区在逐步地消除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之间的边界,让一切更自然地有机融合。(3)城市安全安全,是城市政府为城市当中居民、企业所提供的基本保障。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城市安全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是城市物理环境的安全。具体包括了公共安全、消防、医疗卫生、交通、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在智慧城市中,相关领域的智慧化建设和运营,一方面可以进行实时的
21、智能监管,并通过可视化大屏幕展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协同调度资源,以解决问题。第二,是城市网络空间的安全。从新型智慧城市需求侧和供给侧安全发展两个视角来看,“隐私保护”和“自主可信”成为关注焦点。为此,区块链等技术被引入,各类法律法规持续完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聚焦提升居民福祉。其中,智慧社区和家庭,作为与居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单位,直接促进智慧生活提升。例如将智慧社区的居民健康大数据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可穿戴、新风与环境检测设施等)、社区养老系统与城市医疗系统,政府医保系统对接,将咨询、保健、就诊、康复、检查等医疗保健资源真正与社区对接,落地到社区里面
22、来,将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基于智慧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及社区便民服务等新态势、新模式的落地应用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上也十分重要。例如“一网通办”、社区邻里互动、基层民情民意采集和社区停车等便民举措的实施,将极大的赋能居民日常生活、事务办理等体验的改善。智慧家庭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小单元,是让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路径和“最后一米”,通过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家电、家具等家居环境,让家庭成员过上数字化美好生活。智慧家庭是未来家庭的发展方向,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叠加溢出效
23、应,将更好支撑城市创新转型,引领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和生产方式加速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为了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促进两方面的工作,即营商环境的完善,与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加强。(1)营商环境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营商环境的改善,强调数据驱动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的改善。依托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充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不断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推动入驻企业成长,并且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经营动力。例如为了充分为企业进行服务,围绕针对企业的政府审批流程进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打造智慧城市体系下的“服务型政府”,
24、也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一是制定统一规范的审批服务标准,全面梳理部门政务服务事项以及事项办理过程中自行采集、加工处理、结果输出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调研部门业务系统现状,同时建立统一的审批服务标准规范;二是通数据,实现纵、横向的政务信息共享,加强政务信息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运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 ,打通纵向垂直部门、横向职能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纵向横向数据流通,消除信息孤岛。(2)数字经济监管体系由于数字经济的边界尚未明确,因此目前,具体产业形态、细分领域和统计计算口径尚未纳入国家经济监测和统计指标体系之中。为了更有效促进数
25、字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信息化为抓手,构建完善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实现对数字产业与产业数字化进行全方位的管理。1.2.2 以居民为中心,创造生活新体验1.2.3 以企业为基石,创新发展数字经济11121.3 生态聚合:智慧城市演进的新范式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0年)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以数据为核心的新阶段。其中,数字孪生是重要的实现方式,而生态聚合则是重要的实施途径。当前,依托数字孪生构建智慧城市的新型治理方式成为重要的战略举措。数字孪生的全域感知、精准映射、虚实交互和全局洞察等特点可以推动城市治理向数字化、全面化、精准化、预见化跃迁,同时带动各垂直领域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数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城市-中国案例 【智慧城市-中国案例】电信赋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 2023-10-12 9246 31 智慧 城市 中国 案例 电信 新型 白皮书 2023 10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