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pdf





《毕业设计(论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中文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 要途径。课外阅读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 自主能动性;能够促进学生在充满个性、创造性的阅读中进行深层的 精神体验。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 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在广泛搜集、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本文针对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研究,将课外阅读纳入到新语文课程的视 野中来考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吸收现代阅读教学的新理念,从课外 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具有的优势,在语文课程建设中的意义及小学生 自身的需要入手进行分析
2、。在实证上,结合问卷调查,教学实例分析 对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建议。文章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教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趋于 积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动机,课外阅读的发展呈现自主多元、丰富 多彩的总体倾向。但是从调查中也发现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方法、读物等方面还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有待培 养。因此,探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成为本文的重点。在这一重点的论述中,本文突出论述了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活动课调动 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进行阅读指导,对解决学生的读物、时间和方法 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真诚地道出了自己的 做法。全文内容
3、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对课外阅读的教育优势及其 在语文课程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概述了国内外课外阅读 的研究情况,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合一定的文献资料,对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本文的论题;第四部分针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现存课外阅读的不利因素,深入研究小学生 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问题,展示了课内外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体 操作成果,展现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解答了“怎样指导小 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系列问题,探索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操作 之路。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外指导目 录一、引言.1(一)论题的缘起.1(二)论题的理论依据.4(三)论题概
4、念的界定.5二、国内外课外阅读研究概述.6(一)国外课外阅读研究概述.6(二)我国课外阅读研究概况.8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12(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可喜之处.12(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存在问题.13四、解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问题的指导策略.16(一)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原则.16(二)遵循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制定目标.18(三)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策略思考.20五、反思与讨论.41(-)本研究的价值取向.41()本研究的存在问题.42(三)研究中产生的建议.43参考文献.45附录.47致谢.50一、引言(一)论题的缘起西方学者认为,阅读活动本质
5、上是认识活动,人的认识能力离开阅读活动是 不可能获得深入发展的。在信息大竞争中,“谁掌握了阅读本领,谁就能够把握 第一流信息”,这对所有国家和民族都是一场不可避免的严峻挑战。因此,重视 阅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不会阅 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读书是一个国家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基础所在,正如日本 池田大佐所言:“一个国家没有书籍,等于是没有主人,读一本书如同人生中插 入一根钢筋,会坚强不倒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0年第16届大会上 就提出把阅读活动普及到世界各地,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形成人人 读书的“阅读社会”,以求进一步提高全球的文明发展。
6、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 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2003年年初,英国教育部 发出号召,要把阅读进行到底,并借助各种传播工具宣传阅读。2001年底,日 本儿童阅读推进法颁布,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不管是克林顿的“美 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现任总统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美国每一位总统上 任后,几乎都大力提倡阅读。我国也不落后,十年课程改革始终把课外阅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教 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中明确提出了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看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了 阅读量,九年里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并明确规定:其中,16年 级要达到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三是重视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利用图 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操作性阅读”,“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 要的信息和资料”等。语文课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使之“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 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语文课标中视课外 阅读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规定给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提供
8、了依 据,也提出了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说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自读素质,作为当前阅读教学的主要形 式的课堂阅读教学,其根本特点就在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控制 着学生教材性阅读,因而学生阅读更缺少自由、情趣,节奏也慢,不能完成课标李建军文读书的严峻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02003年第3期社论全世界给“儿童读书”加温载青年参考N2003年2月26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1年7月 所规定的阅读量。课外阅读更具有独立自主性,学生的阅读心理氛围更加松散,因此,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更具有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内容也很有限,课外阅读可以为课堂教学的两个“有限”作出有
9、效的补偿,课外阅读自身的优点 使它成为课堂阅读的实际运用和有益补充。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 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o课外阅读在小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 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的海洋 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能 使学生增智立志,和谐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 教育”的影响,以致于最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了教学中的怪现象,考试考 什么,语文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使得目前语文教育出现质量不高,学生 理解能力偏差,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10、,老师厌教,学生厌学,以致语文教学难 以深化,语文教育事业难以发展。重视课外阅读势在必行,它可大大改观这种教 学怪状,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思想、语文审美、语文创新等基本素质。提倡课外阅读,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小学生自身发展需要:(1)学生课外阅读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需要一方面,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小学生才能积累、扩充更多的词汇,在“语 言的海洋里学会游泳”,培养语感;一方面,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大量接触各种生 动活泼的语言,可以缩短“口语与书面语相互转换的速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存在着一个“口语与书面语”转换 的心理过程,只有通过长期训练,才能缩短乃至消除这一过程,
11、达到“阅读自动 化”的水平(布鲁姆语),而大量的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实践。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为了使学生掌握教学的内容并取得好成 绩,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六点:促使孩子阅读自动化向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 教孩子思考学习以前要复习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改善家庭教育环境(2)学生课外阅读是认识世界的需要认知的需要是指一种以获得知识、技能和解决学业问题为目标的需要,即一 种求知的欲望。儿童进入学校以后,自我意识加速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儿童已 能利用语言符号调节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客观环境向儿童提出了一系列 的要求,迫使儿童按照这些要求来检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成人和同伴也经 常以这些要求来评
12、定儿童的行为,因此,儿童对自我有了更多的了解。可见,吴庆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1,64页转载外国中小学教育01987年第6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1984年6月第2版,171页 吴庆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1,58页成就。的成功感,使他们在微小的进步中积蓄前进的动力,在小小的成功之后渴望更大的导小学生阅读外,还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阅读的自信心,确立一定敬羡。这种阅读动机是儿童的特色。因此,在教育学生时,父母、老师除正确的引满足的喜悦;第二,学生从父母、师长那儿博得赞许或认可后会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定的依附关系
13、,长者是学生欲效法的榜样,得到了榜样的肯定或表扬,会产生一种欲望。所以会产生这种需要和动机是因为:第一,学生与父母、师长在感情上有一小学生在学习时总想获得自己所属的长者的赞许或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4)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自我满足的需要(即追求长者赞许的需要)阔,在同龄人中侃侃而谈,出语不凡,语惊四座,赢得同伴的羡慕。足自己的这一需要,他们的重要途径便是广泛阅读。课外阅读,可广采博集,视野开强的自尊心,他们珍视自我,想拼命地保护自我,对于评价和承认的要求很强。为满得较明显。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地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具有很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这种阅读心理在儿童时
14、期表现自己的才能和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享有一定的名誉,而喻,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不仅要自己尊重自己,而且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就是指希望被人认可、受人尊重以及对地位、实力、威信方面的考虑等等。不言我尊重就是要求独立、自由、自信,对成就和名誉的向往等等;所谓社会尊重,生对荣辱的关心,即自尊需要。它包括自我尊重和受社会尊重两个方面。所谓自知,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人就产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或更高地位的手段。根据马斯洛需要发展层次论可师要善于采取各种心理效应和强化手段让学生进行自我提高。自我提高主要是指众多同伴,他们必须勤奋学习,
15、但不可避免会体验到失败情绪。针对此情况教感”,儿童不仅接受父母的影响,而且还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影响,为了不落后于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生属于八阶段的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需要)(3)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自我提高的需要(即渴望得到同伴的承认和敬佩的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他们通过课外阅读为知识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稳固的阅读动机。这种由于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而产生兴趣的动机,对学习起中体验到了满足需要的乐趣,于是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了一种比较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这种需要促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然后他们在阅读过程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
16、内心的需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迅速增强。于是,小学生便产生了课外阅读的 吴庆麟等编著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2005年1月第4版234-235页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1980年版第4页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1996年3月第223页叶澜著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第7版1998年3月第8页3、现代教学论程的共同参与方可完成。程和理解监控子过程。成功的阅读理解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技能,需要这些子过家又将整个阅读过程分解为:解码子过程、字面性理解子过程、推理性理解子过者不断变换自己的阅读方法,以求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此外,认知教学心理学识;自动化的基本技
17、能是指阅读者对字词的解码技能;这里的认知策略是指阅读及到的主题相关的知识、与所读材料的文体相应的文本图式,以及有关的词汇知自动化的基本技能,以及认知策略。观念性理解是指阅读者具有与阅读材料所涉领域中的专长一样,熟练阅读的能力也有赖于构成专长的三要素:观念性理解、在当今的认知教学心理学家看来,阅读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基本技能,跟任何2、认知教学心理学理论作用和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课内是“举一”,课外是“反三”的道理。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这就指明了课内外的堂。他说:“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用研读国文在读书二首中写道:“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他
18、指出社会是更广阔的课互促进。到了近代,人们对语文教学中的这一规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叶圣陶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就已提出“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提高语文素质和人生素质,必须开拓课外阅读这个广阔、丰饶的第二课堂。的例子,凭借个人的经验来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是不可思议的。作为现代小学生,要渴望知识,渴望了解有关世界和人生的一切,如果没有课外阅读仅凭课本上有限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状况来看,他们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要适应1、教育学基础(二)论题的理论依据
19、在解决小学生“人际关系”、“学习”、“自我”问题中发挥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使课外阅读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外阅读,维护和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让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则会有可能成为小学生心理正常发展上的绊脚石。所以指导小学生进行读,是可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但如果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上进入误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出于学生的心理需要,优秀健康的课外书如果为小学生所阅 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M山东:青岛海洋大学.1999年6月第1版第1页吴庆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1,46-47页李秉德著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1999年3月第1
20、0版8页学习的形式。言,指课堂阅读训练之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它是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进行念的前提之下,我们可将课外阅读的涵义理解为: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堂阅读而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动,是人们从事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在辨析阅读概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所定义其中王继坤先生在其现代阅读学教程中把阅读定义为:“阅读是阅读主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和划分。关于阅读,许多人下过课外阅读的概念是基于阅读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对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三)论题概念的界定学生现有知识与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课外阅读可以作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它是课内所
21、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够解决可见,“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研究揭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最近发展区有所不同;在不同情境中,同一个体也可能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者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存在个别差异和情境差异,也就是说,不同个体之间,在水平(由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其他更能干的同龄人合作解决问题所决定)这两这一概念,其意指认知发展真实水平(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与认知发展的潜学所获得的潜力。根据这两个发展水平的界说,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平是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在成人的前苏联心理
22、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4、”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独立的人格。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与学生的思想感情相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提高自学能力,开阔视野,捕捉时代信息,因而有利于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多样性,阅读方法有综合运用性,因此有利于培养独立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锻炼以其独立自主性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阅读内容有广泛语文教育顺应时代潮流,教学改革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外阅读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正在发育成长的人,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应尊重学生德、独特个性及
23、创新精神的培养。现代教育的学生观也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对学生智力开发、良好心理品质、思想品现代教学论认为,现代教学是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目的的活动。教 年间,全世界发表的研究阅读著作超过一万篇,还有许多大型的阅读研究著作相研究再次形成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报道,从20年代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50重要内容,随着文字信息密集的持续发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下,阅读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为国民生活和社会建设的求;(3)研究阅读过程。奥地利儿童阅读的三个阶段:(1)研究图书本身;(2)研究儿童阅读的特点和需问题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的
24、领导人鲍贝尔-R教授在他自己的著作中提出研究读的建议。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维也纳建立了“国际儿童文学与阅读哥大学专设的“阅读研究室”工作中,提出了从三个方面、分五级标志去研究阅对象的整体化趋向。50年代中期,著名的美国社会学者格雷WS在主持芝加20世纪60年代以来,阅读研究继续取得重大发展,其重要特征之一是研究心理特征等。读者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逐步深化。物的需求,即把图书作为商品,试图确定读者的兴趣、阅读范围以及读者个人的居民分布和人口特点调查了4.3万人。但是,早期的读者研究只侧重于读者对读者的抽样调查。1939年,英国的出版物传播研究局研究报纸读者状况时,则按究图书
25、市场行情。比如,美国的生活杂志于1938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读于美国,而后波及欧洲。这些研究是根据各.的要求组织的,其目的在于研一条是对读物的研究,一条是对读者的研究。对读物的研究于30年代广泛盛行20世纪30年代,阅读的社会学研究开始盛行。这种研究又可分为两条线索:三是词的应用统计有助于词的释义。言符号的特征:一是词的首字母对理解词义的作用;二是词的长度标示着词义;柯MA认为这一“早期阅读心理学”的成果仅只是揭示了理解文本的三项语注意了阅读的生理机制或者是读物的语言符号外形。比如,美国心理学家廷从19世纪末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就注意到了阅读心理。但是,他们最初只1、国外课外阅读理论研究概况外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指导 策略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