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城区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邹平县城区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平县城区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pdf(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邹平县城区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 邹平县城区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2010年 月 日2010年 月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 月日目录1.项目基本情况.41.2.测区概况.41.3.主要工作内容.41.4.工期要求.41.5.技术人员及设备要求.42.已有资料分析.43.作业依据.54.主要技术要求.54.1 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54.2 成图规格.64.3 精度要求.65.作业流程.75.1 成图方法.75.2 作业流程.76.控制测量.96.1 仪器检定.96.2
2、 平面控制测量.96.3 图根控制测量.107.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127.1 测区范围.127.2 作业组织.127.3 地形要素的分层.127.4 仪器设置及碎部点测量.127.5 要素补测要求.127.6 图外整饰.177.7 图边拼接.177.8 地形图数据的编辑.188.成果成图的检查验收.188.1 质量检查的基本要求.188.2 控制测量检查.198.3 外业检查.198.4 图形编辑检查.208.5 大队级检查的方法及数量.209.上交资料.219.1 控制资料.219.2 地形测量资料.219.3 文档资料.221.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概况为满足邹平县城镇建设、信息化管理
3、的需要,邹平县将对城区2008年的地籍 图进行修补测量,将各种要素用全野外采集的方法修测成地形图。1.2.测区概况邹平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东经117度18分至117度57分,北纬36度42 分至37度09分。位于山东省中北部,黄河下游南岸,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 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临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 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西距济南国际机场62公里,东距海滨城 市青岛240公里。东西长57.55公里,南北宽50.15公里,全县辖13镇、3个街 道办事处,858个行政村,人口 72万,总面积1249.93平方公里。1.3.主要工作内容邹平县开发区约3
4、3.5 km2的范围内,在2008年施测的1:500地籍图的基础 上补测地形要素,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坐标系统转换及数据格式转换,并进行入库 数据处理。1.4.工期要求自签订合同之日起,最长至2010年12月10日。1.5.技术人员及设备要求1.5.1技术人员参与本工程的技术人员都从事过多年的数字化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工作,熟 悉本专业技术,能够解决本专业的各种技术问题。1.5.2软硬件设备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软件:浙大Walk2009版图数一体化软件;硬件:数字化全站仪、计算机、GPS接收机等;2.已有资料分析(1)由邹平县提供的C、D级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控制点及邹
5、平县CORS有关 数据、邹平县各级水准点,可以作为测区内控制测量的起算数据和计算转换数据 4的参数;(2)测区1:10000影像图可作为生产指挥用图;(3)数据分层要求。(4)2008年测量的城区1:500城镇地籍调查图及控制点成果表、点之记(1980 西安坐标系、69.9平方公里)3.作业依据(1)GB/T 14912 200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2)GB/T 128 9 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GB/T 20257.1-2007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 图式;(4)GB/T 17
6、278-19 9 8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5)GB/T 179 41.1-2000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一部分数字线划地 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6)GB/T 139 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7)GB/T 18 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8)CH 1002-9 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9)GB/T 18 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0)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参考:CJJ 8-19 9 9城市测量规范;(2)CJJ 73-19 9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4.主要技术要求4.1平面坐标
7、及高程系统4.1.1平面坐标系: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U70 457);4.1.2高程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0.5m。考虑数据将来邹平县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其它需要,所有数据转换一套中央 子午线为东经117,6度带第20带成果;一套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7。45,的 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备份。54.2成图规格4.2.1采用50cm X 50cm规格正方形分幅。4.2.2分幅图编号按图幅西南角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小数点前取 三位数字,小数点后取两位数字。例:070.50-9 9 0.25o4.2.3图名选择:图名应选用所在图幅内主要居民地
8、名称或主要企事业及行政 单位名称,全测区内不得重名。若图内无名可取时,应以相邻图幅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命名,方位加全角括号,如赵庄(东)。对于无法选取出图名的图幅,以图号代替图名。4.2.4高程注记点密度:一般地区高程注记点图上每平方分米内810个,乡 镇和居民地密集区及水稻田平坦地区每平方分米68个。高程点注记至0.Olmo 4.3精度要求4.3.1控制点的精度由于邹平县建有自己的CORS运行站,所以外业控制点测量直接在邹平县CORS 站获取平面坐标和大地高,然后利用邹平县CORS运行站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来获 取正常高。4.3.2地形图的精度一般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见下表:高程注记点
9、高程中误差: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三分之一等高距。困难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镇、工业建筑区、平地、丘陵地0.15m0.12m困难地区、隐蔽地区+0.23m0.18 m地区放宽0.5倍。(3)允许误差: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标准,二倍中误差作为允许误差。65.生 产实施方案5.1成图方法概述利用邹平已有的C、D级点的CGCS2000坐标和1980西安坐标,求出转换参数,将2008年施测的1:500的地籍图转换成2000坐标系下的地籍图。将转换后的地 籍图进行回放,进行野外巡视、核查,将需要补测的地物进行标注,错误的进行 改正并量取一定数量的边长,内业进行相
10、对精度的统计。同时用全站仪进行外业 已有地物点的进行野外采集,内业进行绝对精度的统计。制测量在接收信号良好 的地区,使用邹平县C0RS系统直接进行图根点测量;在无法使用C0RS系统进行 测量的地区,布设一级GPS网,在一级GPS网点上布测图根导线。修补测量在城区范围,利用全站仪直接进行全要素数据采集,将外业数据导 入至计算机中,按照甲方提供的数据分层要求,在Walk2009平台上进行图形编辑。5.2作业流程75.3数据格式转换将使用瑞得软件格式的1:500城镇地籍图转换为AutoCAD的DXF格式的数据,其转换的技术路线为:1)首先把原RDM格式的地籍图利用瑞得数字测图系统RDMS导出为瑞得交
11、换 文件EBP格式;2)采用武汉瑞得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的CADtran转换软 件,在AutoCAD软件下加载该程序,读取瑞得数字地籍图交换文件;3)利用AutoCAD应用程序保存为DXF格式图形文件。4)将DXF格式图形文件导入浙大Walk2008版图属一体化软件进行数据编辑,最终形成Walk格式数字化地形图。5.4图形数据的平面坐标转换1)根据邹平县C、D级点同时具有80坐标和2000坐标来求解转换参数,采 用平面四参数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参数。其中涉及到求解模型参 数的控制点选取,要联测足够的多余观测控制点,以控制、检核坐标转换成果的 精度。3)利用控制
12、点的转换模型和参数,对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地籍图进行转换,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籍图。4)根据转换后的图幅四个图廓点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重新划 分公里格网线,原公里格网线删除。5)以上功能均采用坐标转换软件实现,该软件主要功能有:(1)计算多种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间的转换参数;(2)单点或批量进行指定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3)地心坐标系与平面坐标系的转换;(4)数字线划图的批量坐标系转换;(5)根据预置的高程异常参数,可进行预置范围内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 的转换;(6)坐标系转换重合点自适应选取及精度评定。5.4已有图形的精度检测5.4.1相对
13、精度检测8将转换后的图形进行回放,以一平方公里为单位进行检测,每幅图至少要均 匀量取边长10-15条,内业进行整理做成相对精度统计表,计算出每幅图的相 对精度。5.4.2绝对精度检测将转换后的图形进行回放,以一平方公里为单位进行检测,每幅图至少要均 匀的外业采集地物点15个,内业进行整理做成绝对精度统计表,计算出每 幅图的绝对精度。5.4.3检测后的处理对于检测精度符合规定的精度进入到下一步工序。对于检测精度不符合规定的精度,应当分析原因,然后进一步加大外业检查 力度,外业再均匀量取20-30条边长和采集3040个地物点,内业进行统计,如果仍然不合格,则本幅图定位全面重新测量。6.控制测量6.
14、1仪器检定6.1.1对将投入测区使用的各等级全站仪、水准仪、GPS接收机均要进行检定 和检验,其检定结果须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仪器检验、检定资料(副本)整理 装订,作为资料上交。6.1.2其它作业工具需进行检查、调试和测试,满足作业要求后投入使用。对进行了检视、调试和测试的作业工具需进行标识,其检视、调试和测试的内 容、结果须保存记录,以供审查。6.2平面控制测量本次作业所需图根点,主要利用邹平县C0RS网络RTK系统进行观测获取坐标。在部分地物密集或信号干扰严重导致无法使用C0RS系统进行观测的地区,需要布 测一、二级GPS网,在一、二级GPS点基础上布测图根导线。执行CJJ 73-19 9
15、 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6.2.1、二级GPS点选点、埋石及编号一、二级GPS点应选在视野开阔、便于保存和使用的地方。一、二级GPS点 需要设置永久性标志,在水泥铺装路面上用冲击钻钻孔,注水泥沙浆,嵌入10cm(长)X18 mm(直径)螺杆作为标志(螺杆顶面切割十字作为标志中心),点四周 9地表刻边长为20cm的方框;一、二级导线点编号以整个测区流水编号法编定,在 编号前冠以罗马字“I、“II”即I 1、12、13、In和H1、112、113、II n进行编号。编号时应尽量避免漏号,但不允许重号。点位设定后,应在实地点位 附近用红色油漆书写点号。标石埋设后应现场绘制点之记。6.2.
16、2 一、二级GPS网观测一、二级GPS网使用GPS快速静态观测方法,以测区内不低于D级GPS点为 已知点组建GPS网,采用单频或双频GPS接收机进行观测,具体观测要求如下:GPS接收机 23卫星高度角 215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25观测时段数 1时段长度 215,采样间隔 15s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0P66.3图根控制测量6.3.1 采用CORS网络RTK进行图根点测量时,要对同一图根点分两时段进行测量,时段间隔20以上,两时段观测坐标值互差必需小于下表中的规定: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时段数观测历元数时段间平面互差时段间高程互差图根2210W3cmW6cm对于符合要求的图根点,取
17、两时段坐标观测值平均值作为图根点坐标值,其 高程值需要通过邹平县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计算程序进行高程处理来取得图 根点的正常高。在利用CORS站测量图根点的时候,每天应该测量之前进行检查,在测区附 近找到原有的C、D级GPS点进行检核测量,与已知成果进行比较,检核精度在 误差允许范围内(W3cm及W6cm),方可进行图根测量。每天测量完毕后,再次 对已知点进行检核,以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对于图根点高程的获取及检查,应该根据测区难易程度和需布设一、二级GPS 地方确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的C或D级GPS/水准共用点之间进行四等水 10准测量,便于进行图根水准测量和RTK高程检核,其中联测
18、部分RTK图根点,采 JIJ同名点抽样对比方法对其它的图根点的高程进行精度评定,联测图根点比例应 在 5-10%。6.3.2在一、二级GPS点的基础上布设光电测距图根导线,图根导线的测量 技术要求如下:图根导线测量技术要求附合导线平均测角测回数方位角导线长 度边长中误差闭合差相对(m)(m)()DJ6()闭合差1200100W15230a/hW1/5000注:为测站数。6.3.3极坐标法测量:当图根点数量不足时,可以采用极坐标法增设测站点,但比例不得超过10%。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量时,应在等级控制点或一次附合图根点上进行,且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边长不大于300m,距离单向观测一测回,半测回
19、较差不 大于30。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所测的图根点,不应再次发展。6.3.4图根点密度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点位的选定须有利于测图。图根点位于铺装地面时,采用镶嵌钢钉作为标志,当遇土质地面时,可采用木桩 来固定点位。6.3.5图根点编号前冠以开发区拼音首字母做为字头,具体字头为:K001,K002 等,以此类推。6.3.6图根高程控制使用光电测距方法施测的图根点,其高程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可沿 图根点布设为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图根水准测量应起迄于不低于四等精度的高程 控制点上(使用水准检核联测的一、二级GPS点及RTK点)。附合路线长度不得 大于5km,支线长度不应大于2.5km。使用
20、不低于DS10级的水准仪(i角应小于 30),按中丝读数法单程观测(支线应往返测),估读至毫米。117.地形图修补测具体要求7.1测区范围邹平县城区开发区,面积约为33.5平方公里。7.2作业组织将图形按照16幅为一个单元进行划分,每个小组领取16幅,进行外业相对 精度和绝对精度检测,并形成表格,外业核查,最后进行要素补测,小组之间在 数据采集和处理时要做到不重不漏,以保证地形要素的完整表示。7.3地形要素的分层各地形要素的编码和分层按照甲方提供的Walk2009软件标准分层模版执行。7.4仪器设置及碎部点测量1.仪器对中偏差不大于5mm;2.以较远一测站点标定方向,另一测站点作为检核,算得检
21、核点平面位置误 差不大于5c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8 cm;(无另一测站点检核数据Walk2009软件作 为无效数据处理);3.每站数据采集时均需检测邻近测站不少于两个碎部点(否则Walk2009软件 作为无效数据处理);4.碎部点观测记录应包括测站点号、仪器号、观测点号、编码、觇标高、斜 距、垂直角、水平角等信息。为了简化外业采集,要素编码可以自行规定以简码 表示,但在数据处理完成后,以简码记录的要素数据均应转换为符合标准要素模 版的代码。5.每天采集的外业数据应做好统一格式标签,作业结束后随成果同时上交。7.5要素补测要求地形图的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按现行国家标准 规
22、程和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邹平县国土资源局实际应用的需求,着重 表示与城镇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要素,以满足邹平县国土资源局对地形、地籍 资料管理的需要。7.5.1测量控制点测区内的国家等级三角点、水准点、A(CORS站)、C、D、级GPS点和一、二 级导线点、图根点,一律按点位坐标展绘在图上,按图式规定表示符号。127.5.2水系及附属设施(1).河流、水库、池塘、沟渠、泉、井等及其他水利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表示,有流向的标注流向,有名称的加注名称。(2).河流、水库、池塘、沟渠等水涯线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当水涯线与陡坎线 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mm时以陡坎线符号表示。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1mm的用单
23、线表 示,否则用双线表示。水系附属设施如码头、浮码头、水闸等均依比例测绘表示。(3).水渠应测注渠顶边和渠底高程;堤坝应测注顶边及坡脚高程;池塘应测注池 顶边及塘底高程;泉、井应测注泉的出水口与井台高程,不注记井台至水面的深度。各种干出滩用相应的符号或采用注记的方式在图上表示,并均匀测注高程。7.5.3居民地及设施(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 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逐个表示,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测 区彩钢夹心板结构厂房较多,统一注:“混”),注记层数。要精确测定房屋、围墙、栅栏等建筑物的特征点,使其点位中误差达
24、到5cm 之内,以满足后续地籍图测量的要求。房屋按实际层数注记,不同层次、不同高度(差值大于2.2米)的房屋需分别独 立表示。地下室、车库、人字形房顶、水箱以及单幢房屋中底层和顶层层高在2.2米 以下的房屋均不计层数。有些楼房上部的前后部分层数不一致,当前面部分(或后面 部分)的长度均大于3米时应分别注记层数,若其中有小于3米的,则可合并到主楼。临时性房屋不表示,街道两侧不正规的石棉瓦小雨棚、临时建筑物、售货亭等 不表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正规的停车棚图上大于6min2的,用棚房符号表示。(3).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4).图上宽度大于Imm的室外楼梯应表示。除较大单位房屋入口处的台阶表
25、示外,居民住宅房基前的台阶不要表示。正规的垃圾楼、垃圾台应表示。(5).居民地内图上大于4cm的水泥地要表示,并注“水泥地”,小于4cm 的一律不表示。企事业单位内水泥地按内部道路表示。(6).图上应准确表示工矿建筑物及其它工业设施的位置、形状和性质特征。工矿建筑物及其它工业设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其外部轮廓,并配置符号或 13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表示;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 位线,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7).凡依比例尺的烟囱、水塔、纪念碑、塑像、宝塔、微波传递塔等独立地物,按其落地位置范围的几何图形中心,即为此地物的中心点,在其中标注的符号仅起说 明作用。不依比例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邹平县 城区 500 比例尺 数字化 地形图 测绘 专业技术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