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检测卷(浙教版)01(全解全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检测卷(浙教版)01(全解全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检测卷(浙教版)01(全解全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九年级科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DDBCCCDBCB11121314151617181920BDCDABBCCC1.D 【解析】首先根据公式P=上计算出用电器的电功率,再根据自己对电功率的认识选择即可。r该用电器的功率为:P =t=三三一=l k W =1000W;r 1/5电冰箱的功率大约在100W 200W 之间,不同白炽灯的电功率在4 0W 100W 之间,电视机的电功率大约在6 0120W 之间,电热水器的电功率大约在15 00W 左右,故 D符合题意,而 A、B、C不合题意。2.D 【解析】氢氧化钠俗名火碱、烧碱和苛性钠,化学式为N
2、 a O H,故 A,C错误;氧化钙俗名生石灰,化学式C a O,故 B 错误;碳酸钠俗名纯碱,化学式为Na2 c 故 D正确。3.B【解析】A、铜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B、氧化铜放入稀硫酸中可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符合题意;C、氢氧化铜为沉淀,与硫酸铁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D、C u C k 与稀硫酸溶液不反应,不符合题意;4.C 【解析】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动两圈,做功一次。压缩冲程,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正确;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正确;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但是排气冲程排出废气,吸气冲程吸进燃料和空气,压缩冲程使气缸内温度升高,每个冲程都有自己
3、的作用,缺一不可,故错误;该汽油机转速3000转/分,那么做功15 00次/分,则每秒钟做功2 5次,故正确。那么正确的是。5.C 【解析】酚酷试液遇到氯化钠溶液和盐酸都不变色,无法鉴别,故不可行;硝酸钢和稀盐酸不发生反应,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白色沉淀,可以鉴别,故可行;氯化钢与烧碱溶液不发生反应,而与纯碱反应生成碳酸钢白色沉淀,可以鉴别,故可行;氢氧化钠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故可行。因此可行的是。6 .C 【解析】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使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溶液中的溶剂变多溶液变稀,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会
4、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石灰会吸水.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挥发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会减小;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会因吸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质量会增加.7 .D 【解析】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熔化时,故 A 错误;B.一般物体都具有内能,因此内能只分大小,不说有无,故 B 错误;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不一定降低,可能是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外做功,故 C错误
5、;D.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故 D正确。8.B【解析】根据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置换反应为“单化化单”、复分解反应为“双交换价不变”进行分析。碳与氧化铜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碳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是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钙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9 .C 【解析】A.H 2s o i 能与B a(N O Q 2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既能检验(或验证)所含杂质、又能除去杂质,能称为“高效试剂”,故 A不合题意;B.C a(0H)2能与N a2c
6、 0;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既能检验(或验证)所含杂质、又能除去杂质,能称为“高效试剂”,故 B不合题意;C.B a(N 0J 2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称为“高效试剂”,故 C符合题.击-忌;D.M gS O,能与B aC L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镁,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既能检验(或验证)所含杂质、又能除去杂质,能称为“高效试剂”,故 D不合题意。1 0.B 【解析】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及与氧化铜反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分析。A、甲中氢气与氧化铜发生反应,试管内黑色物质变成红色
7、,不符合题意;B、氢气和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气体受热或点燃都易发生爆炸,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符合题意:C、乙实验也可通过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1 1.B 【解析】根据公式=二可知,当功率相同时,物体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同一物体的功和时间的图像应该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将每个点与坐标原点相连,哪两个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它们的功率相等。【解答】如下图所示:乙和丙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它们的功率相同,故 B正确,而 A、C、D错误。1 2.D 【解析】A.杠杆处于静
8、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那么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故 A错误;B.根据甲图可知,杠杆右端上翘,那么右端轻,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故 B错误:C.设祛码的重力为G,每格的长度为L,两边增加一个钩码后,那么左边:4 G X 2L=8 G L,右边:3G X 3L=9 G L,杠杆肯定不能平衡,故 C错误;D.弹簧测力计从a 位置转到b,动力臂的长度变小,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需变大,故 D正确。1 3.C【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中心处,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绳端的拉力 F,再根据滑轮的特点计算它的移动速度。根据图片可知,动滑轮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下的绳子上
9、的拉力两个,都等于重力G,还有自身向下的重力G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2 G+G 动=2 X 1 0 0 N+1 2 N=2 1 2 N;由于2 1 2 N X 0 0 N,所以此时动滑轮费力,那么应该省距离;因此绳子移动的速度为:”=*=0.1 m/s。1 4.D 【解析】A、将氢气和氮气通入水中不会出现浑浊,不符合题意;B、将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但碳酸钙能溶于盐酸,最终不一定会有浑浊,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和氧气通入烧碱溶液中不会出现浑浊,不符合题意;D、将氯化氢和氧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氯化氢会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所以反应后
10、一定有浑浊,符合题意;1 5.A 【解析】碱性较强的物质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比较反应前后碱性物质的碱性强弱即可。A.反应物N aCl O 的碱性小于生成物N a2 c0:,的碱性,反应不能发生,故 A符合题意;B.反应物N aCl O 的碱性大于生成物N al l CO:,的碱性,反应可以发生,故 B不合题意;C.反应物N aCN 的碱性大于生成物CH CO O N a的碱性,反应可以发生,故 C 不合题意;D.反应物N aCl O 的碱性大于生成物CF G CO O N a的碱性,反应可以发生,故 D不合题意。16.B【解析】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减少的势能,一部分转化为番茄自身的动
11、能,另一部分转化为溅起的水珠增加的机械能,则番茄减小的势能肯定大于溅起水珠增加的机械能,故B正确,而A、C、D错误。17.B【解析】根据各门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分析,由所加物质与各门中两物质是否反应及反应现象是否不完全相同确定能否鉴别。A、无法区别盐酸和硫酸,第四道门打不开,不符合题意;B、各组物质均可鉴别,符合题意;C、不能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钙,第三道门打不开,不符合题意;D、不能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钙,第三道门打不开,不符合题意;18.C【解析】根据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相互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分析。A、由图示可知,乙可生成X和丁,则乙为硫酸,X和丁为二氧化碳和硫酸铜中的一种,甲能与
12、X和乙反应,丙能与乙和丁反应,甲和丙是铁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不符合题意;B、若X是硫酸铜,则甲为铁,丙为氢氧化钙,丁为二氧化碳,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符合题意;C、反应会出现产生气泡,生成红色固体,产生蓝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产生蓝色沉淀不同的现象,符合题意;D、X和丁为硫酸铜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配制波尔多液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不符合题意;19.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电流,然后结合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和电路中的最
13、小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再根据P=UI求出该电路的最大功率;(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灯泡的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R求出灯泡的最小功率。【解答】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根据P=UI可得,灯的额定电流:/=上=黑=0.5 4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旦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M=0.5A。灯泡的电阻氏=二 上=言=5。,电路中的总电阻R=L-=/=9 H;小0.54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后R-R
14、i=9 Q-5 Q=4 Q,则变阻器的调节范围为4 Q 20 Q,故B错误;该电路的最大功率:P*=UJ=4.5VX0.5A=2.25W,故D错误;(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灯泡的功率最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蜡 面=8 4fl/T .AU T 4 U U*jmax则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8A0.5 A,故A错误;灯泡的最小功率:PL=(Imi)2RL=(0.18A)2X5Q=0.162W,故 C 正确。20.C【解析】A.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让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滚下;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故A合理不合题意;B.探究滑轮组的机械
15、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的关系时;提升同一个重物改变动滑轮的重力,故B合理不合题意;C.根据Q=cmZt可知,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在探究影响电热的相关因素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比较,但是可以通过烧瓶内液体升高的温度大小来间接反映,此时需要控制液体的种类和质量相同,故C不合理符合题意;D.根据公式P=/R可知,探究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时,由于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那么就必须换用不同的电阻,故D合理不合题意。21.(每 空1分)做功;热传递;不能;做功与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解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而
16、热传递的本质是内能的转移;(2)根据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解答。【解答】(1)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做功方法,后者是通过热传递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2)如果我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不能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这是因为做功与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22.(每空2分)氯化钠;稀盐酸【解析】(1)无色酚酿试液遇酸和中性溶液不变色,与碱变蓝色;(2)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氯化钠和稀盐酸不反应;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碳酸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二者都为白色,无法鉴别。【解答】(1)氯化钠溶液呈中
17、性,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无色酚酰试液变色的是碳酸钠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因此A是氯化钠溶液;(2)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氯化钠和稀盐酸不反应,因此可以选择稀盐酸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溶液。2 3.(每空2分)(1)这样想法不对,因为碳酸领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钢;B aC 03+2 H C 1=B aC 12+H20+C 02 t(2)B E【解析】(1)根据题意,可溶于水的铁盐对人体有毒,B aC O,能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钢、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2)要想解毒,应将可溶性钦盐转化为不溶性铁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可溶于水
18、的领盐对人体有毒,B aC O:,能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钢、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钢易溶于水,有毒,故这样想法不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 03+2 H C l-B aC l2+H20+C 02 t .(2)氯化钢中毒,若要解毒,可以使钏离子转化为不溶性钢盐.A、糖水不与氯化钢反应,不能解毒,故选项错误.B、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钢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硫酸钢沉淀和氯化钠,能起到解毒的作用,故选项正确.C、食盐水不与氯化电贝反应,不能解毒,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溶液能与氯化钢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硫酸钢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铜,氯化铜属于重金属盐,有毒,不能起到解毒的作用,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科学 学期 期中 检测 浙教版 01 全解全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