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常识建筑安全文明施工.pdf
《安全用电常识建筑安全文明施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电常识建筑安全文明施工.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word 版本.安全用电常识 容 提 要 本讲以安全用电为重点,介绍了人体触电的有关知识、安全用电的方法和安全用具、触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触电急救的方法、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等容。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与此同时,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为了实现电气安全,对电网本身的安全进行保护的同时,更要重视用电的安全问题。因此,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掌握常规触电防护技术,这是保证用电安全的有效途径。电气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系统自身的危害,如短路、过电压、绝缘老化等;另一方面是对用电设备、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如触电、电气火灾、
2、电压异常升高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等,其中尤以触电和电气火灾危害最为严重。触电它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另外,静电产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它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很大。1-1 有关人体触电的知识 “安全用电,性命攸关”一、触电的种类和方式(一)触电的种类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1)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部,破坏人体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电击: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电,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电击是指
3、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2)电伤非致命的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所造成的人体外伤。电伤是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外伤,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1)电灼伤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在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造成的灼伤,一般进口处比出口处灼伤严重。接触灼伤面积虽
4、较小,但深度可达三度。灼伤处皮肤呈黄褐色,可波及皮下组织、肌肉、神经和血管,甚至使骨骼炭化。由于伤及人体组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有的甚至需要几年才能结痂。电弧灼伤发生在误操作或人体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而产生电弧放电时,这时高温电弧将如同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被烧伤的皮肤将发红、起泡、烧焦、坏死。电弧还会使眼睛受到严重损害。word 版本.(2)电烙印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的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将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有时在触电后并不立即出现,而是相隔一段时 I 可后才出现。电烙印一般不发炎或化脓,但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3)皮肤金属化 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中心
5、温度可达 600010000),可使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金属化后的皮肤表面变得粗糙坚硬,肤色与金属种类有关,或灰黄(铅),或绿(紫铜),或兰绿(黄铜)。金属化后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脱落,一般不会留下不良后果。3)电磁场生理伤害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器官组织及其功能将受到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多汗、心悸、厌食等症状,有些人还会有脱发、颤抖、弱视、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异常症状。其次是出现较明显的心血管症状,
6、如心律紊乱、血压变化、心区疼痛等。如果伤害严重,还可能在短时间失去知觉。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是功能性的,并具有滞后性特点。即伤害是逐渐积累的,脱离接触后症状会逐渐消失。但在高强度电磁场作用下长期工作,一些症状可能持续成痼疾,甚至遗传给后代。(二)触电的方式 1单相触电 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一相导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之为单相触电。在低压电力系统中,若人站在地上接触到一根火线,即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如图 11 所示。当人的一只手接触到一相带电体时,就会发主单相触电,这种融电事故约占总触电事故的 75%以上。当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达 220V。人体接
7、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要避免单线触,操作时必须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燥的木凳上。补充:电通常有直流电、交流电。直流电是指任何是时间电流都是从导体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电流的方向是唯一的。(电流方向是正极流向负极)。我们常用的直流电有手电筒的电池、摩托车上的电瓶等。交流电是指电流随时间的改变流动的方向也改变。我们常用的交流电有家里的 220V电源,生产上的 380V生产用电等。概念:三相交流电是指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 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频率我们通常用的是 50HZ,电势就是指电压的高低,我们通常的三相中任何一相对地电压为 220V,而相与相之
8、间的电压为 380V。我们区分电的相位通常用黄、绿、红来表示 A、B、C三相。交流电的等级 高压 35KV 及以上 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围这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伏直流不超过伏我国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的电压大小基本没有关系据测量和估计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千欧兆欧围皮肤干燥时当接触电压在伏时人体的电 word 版本.中压 10KV、6KV、3KV,低压 380V、220V、110V,以及安全电压 36V、24V、12V 2.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
9、叫两相触电,如图 12 所示。当人的两只手同时接触两相带电的导线时,不论低压电网的中性点是否接地,都会发生两相触电事故。此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达到 380V。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电流将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以 380220V三相四线制为例,这时加于人体的电压为 380V,若人体电阻按 1700考虑,则流过人体部的电流将达 224mA,足以致人死亡。因此,两相触电要比单相触电严重得多。为救他,立即断开电源!3 跨步电压触电 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以电流入地点为圆心,半径为 20m的围)行走的人
10、,其两脚将处于不同的电位,两脚之间(一般人的跨步约为 0 8m)的电位差称之为跨步电压。人体受到跨步电压作用时,电流将从一只脚经胯部到另一只脚与形成回路。触电者的症象是脚发麻、抽盘、跌倒在地。跌倒后,电流可能改变路径(如从头到脚或手)而流经人体重要器官,使人致命。必须指出,跨步电压触电还可发生在其他一些场合,如架空导线接地故障点附近或导线断落点附近、防雷接地装置附近地面等。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电流的大小、土壤电阻率、设备接地电阻及人体位置等因素有关。当人穿有靴鞋时,由于地板和靴鞋的绝缘电阻上有电压降,人体受到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将明显降低,因此,严禁裸臂赤脚去操作电气设备。由于外力(
11、如雷电、大风)的破坏等原因,电气设备、避雷针的接地点,或者断落电线断头着地点附近,将有大量的扩散电流向流入,而使周围地面上布着不同电位。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志跨步电压触电。为什么说高低压触电都是危险的?高电压会致人死命,这是确凿无疑的。当人体接触到 01 千伏左右的高压导线时,就会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围这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伏直流不超过伏我国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的电压大小基本没有关系据测量和估计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千欧兆欧围皮肤干燥时当接触电压
12、在伏时人体的电 word 版本.触电致死。所以在高压电所设备附近都有“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字样。但是不能因此得出结论,高压会致人死命,而低压不会致人死命。当带电的电线断落在地面上(或接地点通过电质时),地表面上即呈现电位,电位随接地点距离而下降,但人或耕畜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其最大值可达 160V。发生这种触电事故的次数虽然不很多,但因此类触电而电死耕畜的事故常有发生,人们遇到这种危险场合,应立刻合拢双脚跳出接地点 20m之外,这就可以保障人身安全。一般 10 米以外就没有危险。当外壳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或导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
13、障时,电流由设备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电场。接触电压:人站在地上触及设备外壳,所承受的电压。跨步电压:人站立在设备附近地面上,两脚之间所承受的电压。如图 13 所示。4悬浮电路上的触电 1)1:1隔离变压器次级电路中的触电 2)维修触电 图 13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 3)剩余电荷触电是指当人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带有电荷的设备对人体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设备带有剩余电荷,通常是由于检修人员在检修中摇表测量停电后的并联电容器、电力电缆、电力变压器及大容量电动机等设备时,检修前、后没有对其充分放电所造成的。二、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
14、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通电持续时间、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途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1)电流大小-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感觉电流: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1-3mA)。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10mA)。致命电流:指在较短的时间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30mA)。以工频电流为例,当 1 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
15、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 50 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 毫安以上的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围这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伏直流不超过伏我国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的电压大小基本没有关系据测量和估计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千欧兆欧围皮肤干燥时当接触电压在伏时人体的电 word 版本.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2)电压的高低触电电压(3)频率的高低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 工频交
16、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一般认为 4060 Hz 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随着频率的增加,危险性将降低。当电源频率大于 2000 Hz 时,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故医疗临床上有利用高频电流作理疗者,但电压过高的高频电流仍会使人触电致死,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40Hz60HZ交流电对人危害最大。(4)作用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 触电致死的生理现象是心室颤动。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触电的后果也越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通电时间越长,能量积累越多,较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就可以引起心室颤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心脏在收
17、缩与舒的时间间隙(约 0.1s)对电流最为敏感,通电时间一长,重合这段时间间隙的可能性就越大,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此外,通电时间一长,电流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将会使人体出汗和组织电解,从而使人体电阻逐渐降低,流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使触电伤害更加严重。人体触电,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愈易造成心室颤动,生命危险性就愈大。据统计,触电 15min 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 分钟 60%救生率,超过 15 分钟希望甚微。触电保护器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小于 30mA s。实际产品一般额定动作电流 30 mA,动作时间 0.1s,故小于 30 mA s 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
18、(5)电流路径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 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因此,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电流通过人体脑部和心脏时最危险。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6)人体状况触电者的身体状况 人的性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与触电伤害程度有着密切关系。试验研究表明,触电危险性
19、与人体状况有关。触电者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和人体电阻都会对触电后果发生影响。例如一个患有心脏病、结核病、分泌器官疾病的人,由于自身的抵抗力低下,会使触电后果更为严重。处在精神状态不良、心情忧郁或酒醉中的人,触电的危险性也较大。相反,一个身心健康,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触电的后果相对来说会轻一些。妇女、老年人以及体重较轻的人耐受电流刺激的能力也相对要弱一些,他们触电的后果也比青壮年男子更为严重。(7)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是不确定的电阻,皮肤干燥时一般为 100 K左右,而一旦潮湿可降到 1 K。人体不同,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地说,儿童较成年人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患有心脏病者
20、,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围这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伏直流不超过伏我国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的电压大小基本没有关系据测量和估计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千欧兆欧围皮肤干燥时当接触电压在伏时人体的电 word 版本.1-2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时,触及带电体不受电击或电伤。人体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了有害效应,然而触电的形式通常都是人体的两部分同时触及了带电体,而且这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此在电击防护措施中,要将流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
21、无危险围,也即将人体能触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的围。在不同场合,安全电压的规定是不同的。一、人体电阻 人体也有电阻。一般人体的电阻分为皮肤的电阻和部组织的电阻两部分,由于人体皮肤的角质外层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因此,决定人体电阻的主要是皮肤的角质外层。人的外表面角质外层的厚薄不同,电阻值也不相同。一般人体承受 50 伏的电压时,人的皮肤角质外层绝缘就会出现缓慢破坏的现象,几秒钟后接触点即生水泡,从而破坏了干燥皮肤的绝缘性能,使人体的电阻值降低,电压越高电阻值降低越快。另外人体出汗、身体有损伤、环境潮湿、接触带有能导电的化学物质、精神状态不良等情况都会使皮肤的电阻值显著下降。人体部组织的电阻不稳定,不
22、同的人部组织的电阻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体部组织的电阻与外加的电压大小基本没有关系。据测量和估计,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 2 千欧-20 兆欧围。皮肤干燥时,当接触电压在 100-300 伏时人体的电阻值大约为 100-1500 欧。对于电阻值较小的人甚至几十伏电压也会有生命危险。对大多数人来说,触及 100 一 300 伏的电压,将具有生命危险。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人体就被当作一电路元件接入回路。人体阻抗通常包括外部阻抗(与触电才当时所穿衣服、鞋袜以及身体的潮湿情况有关,从几千欧几十兆欧不等)和部阻抗(与触电者的皮肤阻抗和体阻抗有关)。人体阻抗不是纯电阻,主要由人体电阻决定,人体
23、电阻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 10002000考虑。二、人体允许电流 人体对 0.5 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一般是没有感觉的。实验资料表明,对不同的人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是不一样的,成年男性平均约为 1.01 毫安,成年女性约为 0.7 毫安,这一数值称为感知电流。这时人体由于神经受刺激而感觉轻微刺痛。同样,对不同的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也不一样,成年男性平均为 16 毫安,成年女性为 10.5 毫安,这个数值称为摆脱电流。一般情况下,810 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50 毫安以下的直流电流可以作为人体允许的安全电流,但这些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也是有危险的。在装有防止触电的
24、保护装置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约 30 毫安,在空中,水面上等可能因电击造成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 5 毫安考虑。触电:电流流过人体,使人体机能受到损害。分为 a.心室纤颤,b.电灼伤,c.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d.人体不适,呼吸困难,呼吸停止。触电与电流大小有关。一般来说,交流 10mA以下,直流 50mA以下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交流 2050mA,直流 80mA电流流过人体时,自己不能摆脱电源,有生命危险。100mA以上电流流经人体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围这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
25、伏直流不超过伏我国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的电压大小基本没有关系据测量和估计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千欧兆欧围皮肤干燥时当接触电压在伏时人体的电 word 版本.三、安全电压值 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这些额定值指的是交流有效值,分别为:42V、36V、24V、12V、6V等几种。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围,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围,这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用电 常识 建筑 文明 施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