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重点经济贸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际贸易学重点经济贸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重点经济贸易.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国际贸易学重点 第一章 导论 1、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只是和服务)的交换 2、对外贸易:也叫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经济实体之间进行 4、服务贸易:从一成员境内像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意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 5、国际贸易的分类:按商品形态划分,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2、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按统计境界标准划分,总贸易、专门贸易;按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划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按贸易参加国数量划分,双边贸易、多边贸易;按清偿工具划分,自由结汇贸易、易货贸易;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水平贸易、垂直贸易(简答题)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之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而是具有绝对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
3、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或“绝对成本理论”2、衡量一个国家绝对优势产品的方法有两种:劳动生产率 L=Q/L 和劳动成本法 C=L/Q 3、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认为即使一国与外国相比,所有产品在生产上都存在劣势,但是,仍然可以按照“两优取重,两劣取轻”的原则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本国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产品,进口优势较小或劣势较大的产品,其结果会在资本与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出总量,使贸易各国均获其利。4、判断比较优势的方法:(1)相对劳动生产率/ijijLLL(2)相对成本ijijCCC/(3)机会成本jijQQC
4、0 5、相互需求理论:穆勒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受国际间需求均衡规律支配的,而国内贸易的商品价值则取决于该商品的生产费用,两者是不相同的。“外国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交换的条件”,也即进口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为了换取该项进口所需出口的商品的数量。而这种“国际交换的条件”,即贸易条件,又取决于贸易双方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弹性 6、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是由贸易国双方的国内交换比例来决定的 7、国际需求恒等式AXBXBYAYSDSD,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所拥有的课利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2、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5、3、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4、判断要素丰裕度的方法(1)用实物表示。资本数量 TK/劳动数量 TL(2)用要素价格比率表示利率 r/工资 w 5、针对里昂惕夫检验方法的解释:人力资本说、劳动技能说、研究与开发要素说、自然资源说 6、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第四章 当代新国际贸易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凡制成品和生物一样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中,产品的创新国在开始时出口这种产品,但随着产品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国逐渐丧失优势,最后变成这种产品的出口国 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产品创新、成长、成熟、销售下降、产销让与时期 3、产业内贸易:是
6、指同一产业部门具有相似的要素投入和消费替代性的产品通过外部或内部市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简单地说,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既进口又出口同一产业部门产品的现象,在某些研究中,它也被称为双向贸易或者重叠贸易 4、产业内贸易贸易理论必要条件:一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二是产品在消费上可以相互替代。5、产业间贸易:6、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7、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外部(行业)规模如基础设施配套、原材料补充、人员聘用、资金筹措等因素造成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而获得的收益 8、内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或由于企业内部分工产生的生产规模扩大和单位产品成
7、本降低的效率收益,或简单地说,是厂商的平均成本随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 9、外部规模经济的的源泉:生产设备与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借用或使用以与技术外溢效果 10、国家竞争优势:一国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同该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正比;如果本国市场是那个有关企业的产品需求大于国内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优势,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如果本国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如果本国的消费者向其他国家的需求攀比,本国产业与时调整产业结构,而且改进产品的能力强,则有利于该国竞争力的提高 1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创新是竞争力的源泉”第五章 保护贸易理论 1、
8、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2、幼稚产业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李斯特):(1)反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2)提出了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和对象(3)主张实行以关税为核心手段的保护制度 3、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1)认为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政策有助于价格比率表示利率工资针对里昂惕夫检验方法的解释人力资本说劳动技能说研究与开发要素说自然资源说赫克歇尔税按差别待遇分类普通关税优惠关税按征收标准分类从量税从价税选择税反倾销税是指对实行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重点 经济贸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