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区域构造稳定性.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区域构造稳定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区域构造稳定性.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区域构造稳定性单选题1.在库区地震地质背景下,由于水库蓄水所引发的地震称为()。A.水库诱发地震B.构造地震C.火山地震D.陷落地震 (江南博哥)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因蓄水而引起库盆及其邻近地区原有地震活动性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称为水库诱发地震,简称水库地震。它是人类兴建水库的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中原有的内、外应力引起的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诱发地震中震例最多、震害最重的一种类型。单选题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定义的活断层是指()以来有过活动,今后还可能活动的断层。A.全新世B.早更新世C.中更新世D.晚更新世 正确答案
2、: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2.4条规定,活断层可根据下列标志直接判定:错动晚更新世(Q3)以来地层的断层;断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测定,最新一次错动年代距今10万年以内;根据仪器观测,沿断裂有大于0.1mm/年的位移;沿断层有历史和现代中、强震震中分布或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遗迹,或者有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微震活动;在地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或同生关系的断裂。单选题3.14C法通常主要用来测定沉积地层、断层充填物等含()的土。A.无机质B.有机质C.石英矿物D.放射性元素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放射性碳(14C)法是一种基
3、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减的测年方法。可供14C测年的物质种类比较多,如木头、木炭、泥炭、淤泥、腐殖土、珊瑚、贝壳、骨头以及次生碳酸盐等,通常用来测定含有机质的土。l4C法测年的适用范围为20050000年。单选题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规定,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应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要求。A.地震参数B.地震震级C.地震烈度D.抗震设防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第5.1条规定,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应达到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第5.2条规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应依据本
4、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考虑地震风险。单选题5.水库诱发地震的类型按震级大小分不包括()。A.微弱型B.中强型C.强烈型D.极强型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虑到水库地震震源较浅,震中烈度偏高等因素,在水库诱发地震研究中,将M6.0级的水库地震称为强烈地震(强震),5.94.5级的称为中等强度地震(中强震),4.43.0级的称为弱震,小于3.0级的称为微震。有时还将M1.0级的划分出来,称之为极微震。单选题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B.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C.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D.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中国地震动参
5、数区划图包括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单选题7.下列标志不可以用来直接判定活断层的是()。A.错断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断层B.断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测定为距今10万年以内C.据仪器观测,沿断层有大于0.1mm/年位移D.沿断层有断层陡坎、断层三角面等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2.4条规定,活断层可根据下列标志直接判定:错动晚更新世(Q3)以来地层的断层;断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测定,最新一次错动年代距今10万年以内;根据仪器观测,沿断裂有大
6、于0.1mm/年的位移;沿断层有历史和现代中、强震震中分布或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遗迹,或者有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微震活动;在地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或同生关系的断裂。单选题8.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进行评价和研究,评价和研究的内容包括: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活断层及活动性质判定、确定地震动参数。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应在坝址周围半径()km范围内进行。A.150B.40C.25D.8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2.2条规定,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应符合下列规定:收集研究坝
7、址周围半径不小于150km范围内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球物理场异常、表层和深部构造、区域性活断层、现今地壳形变、现代构造应力场、第四纪火山活动情况及地震活动性等资料,进行、级大地构造单元和地震区(带)划分,复核区域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收集与利用区域地质图,调查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25km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鉴定其活动性。当可能存在活动断层时,应进行坝址周围半径8km范围内的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0110000。评价活断层对坝址的影响;引调水线路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按本条第1款进行,范围为线路两侧各50100km。单选题9.某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区有一规
8、模较大的断层,属区域性断裂的分支断层。沿断层有后期侵入的岩脉,经对岩脉两侧断层泥进行绝对年龄测定,其形成年代距今30万年以上;但岩脉破碎有受构造挤压的痕迹,经对岩脉挤压破裂面进行绝对年龄测定,其形成年代距今约8.8万年,该断层可判定为()。A.非活动性断层B.活动性断层C.结合其他资料才能判定D.不能判定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2.4条规定,活断层可根据下列标志直接判定:错动晚更新世(Q3)以来地层的断层;断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测定,最新一次错动年代距今10万年以内;根据仪器观测,沿断裂有大于0.1mm/年的位移;
9、沿断层有历史和现代中、强震震中分布或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遗迹,或者有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微震活动;在地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或同生关系的断裂。根据题干,该断层岩脉破碎有受构造挤压的痕迹,即有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测定,其形成年代距今8.8万年,在10万年内。故该断层可判定为活动性断层。单选题10.常用的活断层测年方法,但每种测年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14C)法和轴系不平衡法的测年适用范围分别为()。A.2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B.20050000年和5000350000年C.10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D.500050000年和100
10、1000000年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常用测年方法的适用范围分别为:放射性碳(14C)法为20050000年,热释光(TL)法为102106年,电子自旋共振(ESR)法为103106年,铀系不平衡法为5000350000年,钾氩(KAr)法为104109年,裂变径迹(FT)法为102109年。单选题11.某峡谷水库库容9.9亿m3,主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25m,坝顶长238m。坝址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该工程()工作。A.应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B.应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C.应进行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式
11、D.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基本烈度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2.7条第1款规定,坝高大于200m的工程或库容大于10109m3的大(1)型工程,以及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10g地区且坝高大于150m的大(1)型工程,应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单选题12.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影响最大的一类水库诱发地震,也是国内外研究最多的一类。其主要发震条件有()条。A.3B.4C.5D.7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主要发震条件有如下四条:区域性断裂或地区性断
12、裂(参见断裂构造分级)通过库坝区;断层有晚更新世以来(Q3以来)活动的直接地质证据;沿断层线有可靠的历史地震记载或仪器记录的地震活动;断裂带和破碎带有一定的规模和导水能力,与库水沟通,并可能渗往深部。单选题13.区域构造稳定性是指建设场地所在的一定范围、一定时段内,内动力地质作用可能对()产生的影响程度。A.工程管理B.工程建筑物C.工程建筑区D.工程建设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区域构造稳定性是指建设场地所在的一定范围、一定时段内,内动力地质作用可能对工程建筑物产生的影响程度。单选题14.在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构造条件特别复杂的地区,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有时可能成为确定规划方案和选择建筑场址的
13、()之一。A.重要因素B.主要因素C.根本因素D.决定性因素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区域构造稳定性综合评价是论证工程的可行性、合理选择建设场址和建筑物型式的重要基础工作;在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构造条件特别复杂的地区,有时可能成为确定规划方案和选择建筑场址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单选题15.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中,倾向于把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建设场地的直接影响工作,明确称之为()。A.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B.区域稳定性研究C.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D.区城稳定性分析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中,倾向于把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建设场地的直接影响的工作,明确称之为“区域
14、构造稳定性研究”;而把介质及其结构条件、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相关的地质灾害等,结合水库、坝基、边坡、地下建筑物、岩溶地区建库等不同对象,分别列为若干工程地质专题,开展专门研究。单选题16.规划阶段对规划河流或河段内的区域构造应了解主要构造单元、褶皱和断裂的类型、产状、规模和(),历史地震情况和地震烈度等。A.地震活动史B.构造发展史C.地震记录D.构造运动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4.2.1条第3款规定,区域地质和地震的勘察应包括区域内的主要构造单元,褶皱和断裂的类型、产状、规模和构造发展史,历史和现今地震情况及地震动参数等。单选题17.规
15、划阶段的区域地质和地震工作应在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各类最新区域地质志和区域地质图的基础上,编绘规划河流或河段的区域综合地质图。当河流或河段缺乏区域性资料时,应进行()解译和路线地质调查,编制区域综合地质图。A.卫星照片B.卫星图片C.航空图片D.卫片或航片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4.2.2条规定,规划阶段区域地质勘察工作应在收集和分析各类最新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卫片、航片解译编绘区域综合地质图,并应根据需要进行地质复核。单选题18.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应调查坝址周围()km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及其活动性。A.300B.2040C.25
16、D.8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2.2条规定,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应符合下列规定:收集研究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150km范围内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球物理场异常、表层和深部构造、区域性活断层、现今地壳形变、现代构造应力场、第四纪火山活动情况及地震活动性等资料,进行、级大地构造单元和地震区(带)划分,复核区域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收集与利用区域地质图,调查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25km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鉴定其活动性。当可能存在活动断层时,应进行坝址周围半径8km范围内的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011
17、0000。评价活断层对坝址的影响;引调水线路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按本条第1款进行,范围为线路两侧各50100km。单选题19.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工作一般安排在()阶段进行。A.规划和可行性研究B.初步设计C.招标设计D.技施设计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属于基础性的地质工作,是区域构造稳定性各项专题研究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各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此项工作一般安排在规划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研究区域的大小可以分为远场区、近场区以及工程场区三个层次。单选题20.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远场区是指工程场地周围_的范围,工程场区是指坝址周围_的范围。()A
18、.300km,25kmB.300km,8kmC.150km,25kmD.150km,8km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根据研究区域的大小分为远场区、近场区和工程场区三个层次。远场区是指工程场地周围300km的范围,近场区是指坝址周围2040km的范围,工程场区是指坝址周围8km的范围。单选题21.引调水线路区域构造背景研究范围一般为线路两侧()km。A.200300B.100200C.50100D.2050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2.2条规定,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应符合下列规定:收集研究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150km范
19、围内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球物理场异常、表层和深部构造、区域性活断层、现今地壳形变、现代构造应力场、第四纪火山活动情况及地震活动性等资料,进行、级大地构造单元和地震区(带)划分,复核区域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收集与利用区域地质图,调查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25km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鉴定其活动性。当可能存在活动断层时,应进行坝址周围半径8km范围内的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0110000。评价活断层对坝址的影响;引调水线路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按本条第1款进行,范围为线路两侧各50100km。单选题22.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应进行坝址周围8km范围内的
20、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判定对坝址有影响的活断层。构造地质测绘比例尺宜选用()。A.150万120万B.120万110万C.110万15万D.15万11万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2.2条规定,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应符合下列规定:收集研究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150km范围内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球物理场异常、表层和深部构造、区域性活断层、现今地壳形变、现代构造应力场、第四纪火山活动情况及地震活动性等资料,进行、级大地构造单元和地震区(带)划分,复核区域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收集与利用区域地质图,调查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25
21、km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鉴定其活动性。当可能存在活动断层时,应进行坝址周围半径8km范围内的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0110000。评价活断层对坝址的影响;引调水线路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按本条第1款进行,范围为线路两侧各50100km。单选题23.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工程场地周围300km的范围(远场区)应进行()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A.B.C.、D.、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在工程场地周围300km的范围(远场区),区域构造背景研究范围可根据工程场地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和地震区(带)的分布特点确定,通常包括坝址所在的、级大地构造单元及相邻单元的有关地区,以及发生强烈
22、地震对坝址的影响烈度有可能达到或超过6度的地震带,但无需超出距坝址300km的范围。单选题24.水利水电工程对区域构造稳定性提出的三分法方案,将区域构造稳定性分为()三级。A.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B.稳定、较稳定、不稳定C.稳定、较不稳定、不稳定D.稳定性好、稳定性差、不稳定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区域构造稳定性一般按四级或三级标准划分。若按四级划分,分别为稳定、较稳定、较不稳定和不稳定。若按三级划分,分别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四分法和三分法两类方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单选题25.某工程场区域25km范围内无现代活动断层,1501km范围内有M5级地震活动,动峰值加速度0.
23、025g。该工程场区属于()地区。A.较稳定B.稳定性好C.较不稳定D.稳定性较差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为了更确切地反映场址在区域构造稳定性上的差异,区域构造稳定性分级和评价可以按照表3-1确定。表3-1区域构造稳定性分级和评价由上表可以看出题中,该工程场区域属于稳定性好的地区。单选题26.坝址不宜选在50年超越概率10%的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的强震区。A.0.05gB.0.15gC.0.20gD.0.40g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2.8条规定,在构造稳定性方面,坝(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准则:坝(场)址不宜选在50年超越概率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师 专业 案例 水利水电 区域 构造 稳定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