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2章 理论与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
《(4.3)--第2章 理论与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第2章 理论与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理论与研究第一节第一节 理论及其层次理论及其层次第二节第二节 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的构成要素第三节第三节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第四节第四节 理论建与理论检验理论建与理论检验第一节、理论及其层次第一节、理论及其层次一、理论的概念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 些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 关的命题。理论的特征:来自经验的实践;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二、理论的层次 宏观理论: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如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二、理论的层次 中观理论: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
2、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如社会分层理论、参照群体理论二、理论的层次微观理论: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如“工业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三、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反映理论的影响面或概括范围)2、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反映理论的效果或精确程度)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反映理论的效率或节俭性)第二节理论的构成要素第二节理论的构成要素一、概念1、概念的定义及其层次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 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概念的层次:对现象抽象程度的高低。抽象层次越高,涵盖面越广,特征越含糊,
3、越难以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描述;抽象层次越低,涵盖面就越小,特征越明确,越容易观察和描述。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提供观察的视角能够分类和概括构成理论的元素2、概念的功能概念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三个方方面的考虑:有用的概念所指称的现象必须至少是潜在可观察的;有用的概念必须是精确的;有用的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3、概念的应用必须对概念加以明确的界定;必须与现实社会、与人们日常生活经历具有接近性;概念的提炼方式:从理论文献中借用概念;从经验材料中提出概念。二、变量1、变量的定义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 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 如:性别、职业、收入常量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二、变量2、变量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3-第2章 理论与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4.3 理论 研究 社会调查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