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方案设计.pdf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方案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方案设计.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MW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方案设计 张世翔;沈英【摘 要】利用 Meteonorm 软件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相关自然因素进行模拟考察,依次选择最基础的光伏组件以及并网所需要的逆变器、汇流箱、变压器等器件,以一回 10 kV 线路 T 将系统发电接至电力系统.添加防雷、监控等装置,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通过经济性研究验证,该设计方案可在预定期限内收回成本.【期刊名称】上海电力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3【总页数】5 页(P234-238)【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作 者】张世翔;沈英【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0;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
2、管理学院,上海 200090【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TM615 目前,国内大型光伏电站并网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是我国今后光伏发展的重点方向.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未来国内光伏市场应用的重要领域.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也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靠的光伏系统需要考虑资源评估、设备选择以及后期维护等多方面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光伏并网设计成为电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2.此外,电站的经济性也成为电站评估的重要因素.分布式电站的合理设计将为我国大力发展分布式新能源提供技术保障,也将使我国未来的电
3、力行业呈现全新的面貌.本文的研究对象处于我国北方临海某省,由当地气象台查得,该地每年平均光照时间约为 2 502.1 h,属于太阳能资源中等丰富地区3-4.为获得更确切的数据,利用Meteonorm 软件对项目地各指标进行初步模拟,得到数据如表 1,图 1,图 2 所示.由以上图表可知,该地区每年 5 月至 7 月的辐射量较高,太阳辐射较低的月份分别是12 月和 1 月,而每天的峰照小时数集中在 68 h.根据我国的能源评估方法可知,该地辐射较强,光资源丰富,在开采应用方面有优势,适合建设光伏投资项目.2.1 光伏组件的选择 在选择设备之前,本文对整体的设计流程进行了初步构想,大致的设计框架如
4、图 3 所示.光伏组件作为整个光伏系统的核心器件,主要从功率、材料等方面进行比较.目前,建设光伏电站的电池材料主要是晶体硅,而晶体硅又可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在实际应用中,单晶硅的发电效率较高,成本也略高,但使用寿命长5.本文选择使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作为发电器件.2.2 单晶硅光伏组件的选择 考虑到计划装机总容量为 3 MW,需要组件数目较多,在安装时工作任务也较大,因此优先选用大功率光伏组件.此外,从经济角度分析,单晶硅功率越大,价格越高,每瓦价格差约为 5 元.275 W 和 280 W 单晶硅组件的电气参数如表 2 所示.由表 2 可以看出,两种组件的性能参数相差不大,本文选用 275
5、W 单晶硅组件.2.3 光伏方阵的运行方式 为了减小占地面积,合理利用土地,选择将单晶硅电池板安排在厂区屋顶上,从正南方向顺着彩钢屋面坡度(0.5%)安装.由于安装倾斜度均相同,因此不存在因组件之间相互遮挡而影响发电量的情况,采用固定式安装6.考虑到以后器件的日常检查以及定期维护,以 24 块组件为一个单元,采用 46 的形式排布,每两块组件间距为 0.02 m,过道间距为 2.5 m,最后总的占地面积约 50 000 m2.2.4 逆变器的选择 本设计共分为 3 个发电单元,其中 1#发电单元共布置 4 940 块 275 W 组件,合计安装功率为 1 358.5 kW.此时,集中型逆变器拟
6、采用两台 630 kW 的并网逆变器7.2#发电单元共布置 4 680 块 275 W 多晶硅组件,合计安装功率 1 287 kW,选择两台630 kW 大小的集中型并网逆变器.3#发电单元共布置 1 700 块 275 W 组件,合计安装功率 467.5 kW,选用一台额定功率为 500 kW 的逆变器.2.5 光伏方阵的串并联设计 本文计划总安装容量为 3 MW,因此需要电池板的数量最少为 N=3 000 000/27510 909(块),考虑到组件实际发电效率以及屋面的面积,最终计划安装组件数 11 320 块,安装功率为 3.11 MW8.由于安装功率较大,采用分单元发电再集中并网的模
7、式.根据选用的逆变器型号,最大阵列开路电压均为 1 000 V,MPPT 电压范围为 460850 V8.设每一个光伏方阵的串联组件数为 S,最多可以串联的组件数目为 Smax,最少必须要串联的组件数目为 Smin.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为 38.6 V,工作电压基本稳定在 32.74 V,电压温度系数为-0.41%,研究所在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18.5,则有:(1)Smax=850/32.74/1+(-18.5-25)(-0.41%)=22.03 块,取 22 块;(2)Smin=460/32.74/1+(85-25)(-0.41%)=18.63 块,取 19 块;(3)S=1000/38.6/
8、1+43.50.0041=21.98 块,取 21 块.由此可见,当组件串联数 19S21 时,满足并网逆变器的MPPT 范围.综合考虑方阵布置的合理性,选用 20 块光伏组件串联.3.1 电气一次接线 光伏电池板分别经直流汇流箱、逆变器和 10 kV 干式升压变压器后接入厂内新建的 10 kV 配电装置;采用分散发电集中并网的方式,共采用 11 320 块 275 W 单晶硅组件,合计安装功率 3.113 MW.经一 10 kV 汇集线路接入厂区新建 10 kV 开关站,最后以一回 10 kV 线路 T 接至市政电网9-10.光伏电站一次侧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两台 630 kW,10.52.5%
9、/0.315/0.315 kV 箱式升压变电站,一台 500 kW,10.52.5%/0.315/0.315 kV 箱式升压变电站,以及无功补偿成套装置、站用电、低压配电柜等.3.2 主要设备选择 系统中组件串联数目为 20 个,考虑到如果单个汇流箱路数太多容易引起火灾等事故,故汇流箱最大数目尽量不超过 16 路.本文主要选用 16 路、12 路、10 路 3 种汇流箱.为补偿在站内消耗的无功功率,在配电站 10 kV 母线上配置一台容量为-0.5+1 MW 的无功补偿装置(采用 SVG 装置)11-12.在 10 kV 开关站内各设置一台 30 kW 所用变柜,每个箱式逆变器房、箱式升压站房
10、内各设一个低压配电箱,电源由各自内部解决,无需供电.电站直流控制电源系统设置一套 220 V,50 A 的蓄电池组(组屏安装),一套充电/浮充电装置和一套充放电设备,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连接;蓄电池和充电/浮充电装置分别连接在控制母线上.为检测系统的绝缘能力,在控制母线上安装微型监测装置.在各个10 kV 开关站分别设置一套 5 kW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对监控及保护系统提供必要的交流电源.3.3 电气设备布置 将直流防雷汇流箱按区域分别就近安装在光伏阵列旁的屋面上.每个光伏发电单元区域设置一套箱式升压站房,分别放置逆变器及升压变压器设备.逆变器室的通讯及数据采集装置和配电箱均为壁挂式.全厂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W 屋顶 分布式 发电 系统 方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