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HJ843-201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HJ843-201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HJ843-2017).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国国家家环环境境保保护护标标准准HJ 843-2017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Emergency-Related Parameters for Research Reactors(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7-7-7发布2017-8-1实施环环 境境 保保 护护 部部发发 布布I目次前言.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15数据内容.26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示例.3附录A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规范性附录).4附录B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0MW 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应急相关参数(
2、资料性附录).10附录C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实验快堆(CEFR)应急相关参数(资料性附录)17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的范围、内容、格式。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附录 C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7 年 7 月 7 日批准。本标准自 2017 年 8 月 1
3、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1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的范围、内容、格式。本标准适用于产生和利用中子注量率和电离辐射作研究或其他目的的核反应堆,主要包括低通量研究反应堆、高通量研究反应堆、脉冲反应堆、材料试验反应堆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AF201 研究堆设计安全规定HAF202 研究堆运行安全规定HAF001/0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二
4、研究堆营运单位报告制度HAD002/06 研究堆应急计划和准备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应急 Emergency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3.2应急相关参数 Emergency-related parameters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需要使用的参数,应急相关参数可分为设计参数、实时参数和其他测量参数。4总则总则4.1目的为了提高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对研究堆的应急监管水平,规范研究堆营运单位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应急相关参数。4.2原则研究堆营运单位向国
5、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应急相关参数,应该能充分反映研究堆的实际状态、事故发展进程、辐射水平及环境影响,满足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对研究堆核应急监督管理的要求。4.3用途本标准中规定的应急相关参数主要用于研究堆核应急,如应急状态分级、堆芯损伤评价、事故后果评价等。4.4分类根据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获取来源,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分为设计参数、实时参数和其他测量参数三个类别。2本标准中,设计参数指的是研究堆已确定且与应急相关的静态参数;实时参数指的是研究堆在运行期间与应急相关的实时监测的动态参数;其他测量参数指的是研究堆在运行期间与应急相关的非实时监测的动态参数。5数据内容数据内容5.1设计参数研究堆
6、重要的设计参数包括以下内容。燃料元件:形状、材料、最大线功率、燃料最高温度、燃料元件表面最高温度。堆芯:燃料数、235U 装量、额定热功率、额定核功率、最大中子注量率、平均中子注量率、燃料元件破损率、堆芯冷却剂流量、堆芯入口冷却剂温度、堆芯出口冷却剂温度。反应堆容器:冷却剂液位、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一回路系统:冷却剂类型、冷却剂装量、冷却剂流量、冷却剂泄漏率、冷却剂入口温度、冷却剂出口温度。余热排出系统:一回路冷却剂入口流量、一回路冷却剂入口温度、一回路冷却剂出口温度。二回路系统:工作介质类型、工作介质装量、工作介质流量、工作介质泄漏率。热交换器:一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一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
7、、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温度、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流量、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一回路系统包容体:净空间容积、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设计泄漏率。乏燃料贮存设施:乏燃料贮存容量、设计温度。废气贮存设施:数量、废气贮存量、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废液贮存设施:数量、废液贮存量、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放射性控制:堆芯放射性核素积存量、一回路冷却剂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乏燃料放射性活度。研究堆设计参数说明参见附录 A 表 A.1。附录中重要度为“”的是必须提供的参数,重要度为空的可根据研究堆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下同。5.2实时参数研究堆重要的实时参数包括以下内容。堆芯:核功率、热功率、功率倍
8、增周期、中子注量率、堆芯出口冷却剂温度。反应堆容器:反应堆容器冷却剂液位、反应堆容器压力。一回路冷却系统:一回路冷却剂流量、一回路冷却剂泄漏率。余热排出系统:一回路冷却剂入口流量、一回路冷却剂入口温度、一回路冷却剂出口温度。热交换器:一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一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温度、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流量、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一回路系统包容体:压力、温度。乏燃料贮存设施:温度。放射性控制:工艺流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工艺间总活度浓度、工艺间总活度浓度、工艺间碘活度浓度、工艺间气溶胶活度浓度、工艺间剂量率、烟囱排出流惰性气体活度浓度、烟囱排出流碘活
9、度浓度、烟囱排出流气溶胶活度浓度。地面气象站:风向、风速。研究堆实时参数说明参见附录 A 表 A.2。5.3其他测量参数研究堆重要的其他测量参数包括以下内容。3取样监测:烟囱排出流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放射性废液排出流核素活度浓度。环境监测:环境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研究堆其他测量参数说明参见附录 A 表 A.3。6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示例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示例本标准附录 B、C 示例性地给出了典型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4附录A研究堆应急相关参数(规范性附录)表A.1给出了研究堆营运单位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设计参数,表A.2给出了研究堆营运单位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实时参数,表A.3给出了研
10、究堆营运单位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其他测量参数。表A.1 研究堆设计参数说明表系统参数单位重要度备注燃料元件形状-燃料元件的几何形状(棒、球、板等)材料-燃料元件组成(芯体、包覆层、包壳等)尺寸mm与燃料元件几何形状相对应的燃料元件的大小(直径、长度、宽度、厚度等)最大线功率kW/m单位长度的裂变功率最大值燃料最高温度燃料芯体温度的安全限值燃料元件表面最高温度燃料元件表面温度的安全限值每盒燃料组件所包含燃料元件数个装入堆芯的一个单元所包含的燃料元件总数(适用于有燃料组件的情况)堆芯形状-堆芯的几何形状(圆柱、锥形等)尺寸mm与堆芯几何形状相对应的等效堆芯的大小(直径、高度等)体积m3堆芯活
11、性区体积燃料数个装入堆芯的一个单元(燃料元件、燃料组件等)的总数UO2装量kg新燃料中 UO2的总质量235U装量kg新燃料中235U的总质量235U富集度%新燃料中235U占总铀的质量份额额定热功率MWth额定工况下,单位时间内裂变产生的能量与系统产生热量的加和额定核功率MW额定工况下,单位时间内裂变产生的能量额定电功率MWe额定工况下,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电能最大功率密度MW/m3单位体积裂变功率的最大值平均功率密度MW/m3单位体积裂变功率的平均值最大中子注量率n/(cm2s)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最大中子数(分能群)平均中子注量率n/(cm2s)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平均中子数(分能群)燃耗范围M
12、Wd/t卸出堆芯内单个乏燃料元件燃耗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燃料元件破损率%破损燃料元件数占堆芯燃料元件总数的份额堆芯冷却剂流量kg/s冷却剂流经堆芯的流量堆芯入口冷却剂温度堆芯入口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堆芯出口冷却剂温度堆芯出口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反应堆容器形状-盛装堆芯的容器(压力容器、水池等)的几何形状尺寸mm与反应堆容器几何形状相对应的反应堆容器的大小(直径、高度等)冷却剂液位mm反应堆容器内冷却剂的液位高度设计压力MPa压力容器设计的最高压力设计温度正常情况下,设定的压力容器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表A.1 研究堆设计参数说明表(续)5系统参数单位重要度备注一回路系统冷却剂类型-如水、钠、氦等冷却剂装量k
13、g一回路系统内冷却剂的总量冷却剂流量kg/s一回路系统内冷却剂的总流量冷却剂泄漏率m3/d一回路系统冷却剂的设计基准泄漏率冷却剂压力MPa一回路系统冷却剂的工作压力冷却剂入口温度一回路冷却剂流入堆芯的温度冷却剂出口温度一回路冷却剂流出堆芯的温度余热排出系统一回路冷却剂入口流量kg/s一回路冷却剂流入余热排出系统入口处的流量一回路冷却剂入口压力MPa一回路冷却剂流入余热排出系统入口处的压力一回路冷却剂出口压力MPa一回路冷却剂流出余热排出系统出口处的压力一回路冷却剂入口温度一回路冷却剂流入余热排出系统入口处的温度一回路冷却剂出口温度一回路冷却剂流出余热排出系统出口处的温度二回路系统工作介质类型-
14、如水、蒸汽、钠等工作介质装量kg二回路系统内工作介质的总量工作介质流量kg/s二回路系统内工作介质的总流量工作介质泄漏率m3/d二回路系统内工作介质的设计基准泄漏率工作介质设计压力MPa二回路工作介质在二回路系统内的平均压力工作介质设计温度二回路工作介质在二回路系统的平均温度热交换器一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kg/s一次侧的工作介质流入热交换器入口处的流量一次侧工作介质入口压力MPa一次侧的工作介质流入热交换器入口处的压力一次侧工作介质出口压力MPa一次侧的工作介质流出热交换器出口处的压力一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温度一次侧的工作介质流入热交换器入口处的温度一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一次工作介质流出热交换器出
15、口处的温度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kg/s二次侧介质流入热交换器入口处的流量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压力MPa二次侧水流入热交换器入口处的压力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温度二次侧水流入热交换器入口处的温度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流量kg/s二次侧蒸汽流出热交换器出口处的流量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压力MPa二次侧蒸汽流出热交换器出口处的压力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二次侧蒸汽流出热交换器出口处的温度一回路系统包容体总容积m3一回路系统包容体的总容积净空间容积m3除去包容体内所有设施设备的自由空间容积设计压力MPa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设计温度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能承受的最大温度设计泄漏率Nm3/h正常运行和事故
16、工况下能承受的最大泄漏率乏燃料贮存设施乏燃料贮存容量个一个贮存设施内最多能贮存的燃料元件数次临界度-用 keff表示的次临界度设计温度正常运行工况下贮存设施的温度废气贮存设施数量个贮存放射性废气的贮存设施(贮存罐等)数量废气贮存量m3每个贮存设施能贮存的放射性废气最大体积设计压力MPa每个贮存设施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设计温度每个贮存设施能承受的最大温度废液贮存设施数量个放射性废液贮存设施(贮存罐等)的数量废液贮存量m3每个贮存设施能贮存的放射性废液最大体积设计压力MPa每个贮存设施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设计温度每个贮存设施能承受的最大温度表A.1 研究堆设计参数说明表(续)6系统参数单位重要度备注放射性
17、控制堆芯放射性核素积存量Bq堆芯放射性核素活度一回路冷却剂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Bq/L一回路冷却剂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乏燃料放射性活度Bq达到最大燃耗的乏燃料放射性核素活度放射性气载流出物排放限值Bq/a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批复的放射性气载流出物排放限值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限值Bq/a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批复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限值注:重要度为“”的是必须提供的参数,重要度为空的可根据研究堆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下同。7表A.2 研究堆实时参数说明表系统参数单位重要度备注堆芯核功率%核功率监测通道监测值(额定功率的份额)热功率MWth热功率监测通道监测值功率倍增周期s功率周期监测通道监测值中子注量率
18、n/(cm2s)中子注量率监测通道监测值堆芯出口冷却剂温度堆芯出口冷却剂监测通道监测值反应堆容器反应堆容器冷却剂液位mm堆容器液位监测通道监测值(适用于液态冷却剂)反应堆容器压力MPa堆容器压力监测通道监测值(适用于密封性容器)一回路冷却系统一回路冷却剂流量kg/s一回路冷却剂流量监测通道监测值一回路冷却剂泄漏率kg/s一回路冷却剂泄漏监测通道监测值余热排出系统一回路冷却剂入口流量kg/s余热排出系统流量监测通道监测值一回路冷却剂入口压力MPa余热排出系统压力监测通道监测值一回路冷却剂出口压力MPa余热排出系统压力监测通道监测值一回路冷却剂入口温度余热排出系统温度监测通道监测值一回路冷却剂出口
19、温度余热排出系统温度监测通道监测值热交换器一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kg/s热交换器一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监测通道监测值一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热交换器一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监测通道监测值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kg/s热交换器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流量监测通道监测值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温度热交换器二次侧工作介质入口温度监测通道监测值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流量kg/s热交换器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流量监测通道监测值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热交换器二次侧工作介质出口温度监测通道监测值一回路系统包容体压力包容体内空气压力监测通道监测值温度MPa包容体内空气温度监测通道监测值乏燃料贮存设施温度乏燃料贮存设施温度监测通道监测
20、值放射性控制工艺流总活度浓度Bq/L工艺流(一回路冷却剂、二回路工作介质等)总放射性监测通道监测值或取样实验室测量值工艺流总活度浓度Bq/L工艺流(一回路冷却剂、二回路工作介质等)总放射性监测通道监测值或取样实验室测量值工艺流总活度浓度Bq/L工艺流(一回路冷却剂、二回路工作介质等)总放射性监测通道监测值或取样实验室测量值工艺流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Bq/L工艺流(一回路冷却剂、二回路工作介质等)放射性浓度监测通道监测值或取样实验室检测值表A.2 研究堆实时参数说明表(续)8系统参数单位重要度备注放射性控制工艺间总活度浓度Bq/L工艺间(一回路包容体、乏燃料贮存房间等)总放射性监测通道监测值工艺间
21、总活度浓度Bq/L工艺间(一回路包容体、乏燃料贮存房间等)总放射性监测通道监测值工艺间碘活度浓度Bq/L工艺间(一回路包容体、乏燃料贮存房间等)碘放射性监测通道监测值工艺间气溶胶活度浓度Bq/L工艺间(一回路包容体、乏燃料贮存房间等)气溶胶放射性监测通道监测值工艺间剂量率Gy/h工艺间(一回路包容体、乏燃料贮存房间等)剂量率监测系统监测值烟囱排出流惰性气体活度浓度Bq/m3烟囱排出流惰性气体监测通道监测值烟囱排出流碘活度浓度Bq/m3烟囱排出流碘监测通道监测值烟囱排出流气溶胶活度浓度Bq/m3烟囱排出流气溶胶监测通道监测值地面气象站风向度风向测量值风速m/s风速测量值气温温度测量值气压hPa大
22、气压力测量值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测量值降水量mm每小时降水量测量值总辐射W/m2太阳总辐射测量值净辐射W/m2地面净辐射测量值9表A.3 研究堆其他测量参数说明表类型参数单位重要度备注取样监测烟囱排出流氚活度浓度Bq/m3烟囱排出流氚取样监测通道监测值烟囱排出流14C 活度浓度Bq/m3烟囱排出流碳取样监测通道监测值烟囱排出流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Bq/m3取样,实验室检测值放射性废液排出流核素活度浓度Bq/L取样,实验室检测值环境监测环境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Gy/h设施周边环境剂量率测量值环境辐射累积剂量mGy设施周边环境累积剂量测量值环境辐射累积剂量测量时长h与“环境辐射累积剂量”对应的测量时长地
23、表剂量率Gy/h地表剂量率测量值气溶胶活度浓度Bq/m3空气中气溶胶各核素活度浓度地面沉积核素活度浓度Bq/m2地面沉降物中各核素的活度浓度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Bq/L饮用水中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测量值食物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Bq/kg食物样品中各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量值10附录B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0MW 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应急相关参数(资料性附录)表B.1给出了HTR-10营运单位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设计参数,表B.2给出了HTR-10营运单位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实时参数,表B.3给出了HTR-10营运单位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其他测量参数。表B.1
24、 HTR-10设计参数系统参数单位重要度备注燃料元件形状-球形燃料球材料-燃料球从内到外依次为 UO2核心/疏松热解碳层/内致密热解碳层/热解 SiC层/外致密热解碳层燃料球外径mm球形燃料元件的外直径初装堆芯燃料元件最高温度堆芯首循环单个燃料元件的最高温度初装堆芯燃料元件表面最高温度堆芯首循环单个燃料元件外致密热解碳层外表面的最高温度平衡堆芯燃料元件最高温度堆芯平衡循环单个燃料元件的最高温度平衡堆芯燃料元件表面最高温度堆芯平衡循环单个燃料元件外致密热解碳层外表面的最高温度堆芯形状-如具锥形底部的圆柱形直径mm堆芯活性区直径高度mm堆芯活性区平均高度体积m3堆芯活性区(燃料球床)体积燃料球数个
25、堆芯活性区所包含的燃料球的总数UO2装量kg平衡堆芯,新燃料中 UO2的总质量235U装量kg平衡堆芯,新燃料中235U的总质量235U富集度%平衡堆芯,新燃料中235U占总铀的质量份额额定核功率MW平衡堆芯,额定工况单位时间内裂变产生的能量堆芯最大功率密度MW/m3平衡堆芯,单位体积裂变功率的最大值堆芯平均功率密度MW/m3平衡堆芯,单位体积裂变功率的平均值最大中子注量率n/(cm2s)平衡堆芯,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通过某点处的最大中子数(分能群)燃耗范围MWd/t卸出堆芯内单个乏燃料元件燃耗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平均燃耗MWd/t全堆芯所有乏燃料元件燃耗的平均值正常运行包覆燃料颗粒破损率%在规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 应急 相关 参数 HJ843 20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