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docx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二、教材分析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教材以“看杂技”为主要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2、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口诀的编排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口诀句数的编排上。由于传统的“小九九”2、3、4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而“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有困难。所以本单元采取折中的方法,把大九九和小九九的优点结合起来编排。同时,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
2、这是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创新。3、以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降低了口诀编制的难度。以琅琅上口的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是本单元乘法口诀编写的又一特点。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接触最多而且最喜欢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简短精练、朗朗上口等特点。本册乘法口诀部分的编写思路就是将累加所得的数编成儿歌,然后将儿歌进一步简化编成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轻松愉快的口诀编制过程,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
3、系。四、教学重点:3、4、5的乘法口诀。五、教学难点:口诀的意义和编制六、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本单元教学要以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为基础,借助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等生动直观的活动中自觉的获取数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口诀编制的经验,相信学生必将熟练记忆口诀,并用其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七、教学措施:1、口诀的编制要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2、注意加强直观教学。3、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4、理解先编儿歌再编口诀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儿歌在编制口诀中的作用。5、评价方式要多样。八、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图片口诀记录单九、教学课时数:10课
4、时第1课时:观看单轮车表演-5的乘法口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交流,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在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理解口诀的意义。2、利用师生、生生对口诀等形式多样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熟练背诵5的乘法口诀。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感受函数思想。4、利用口诀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学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5、:一、情境导入出示窗口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仔细看屏幕,演出就要开始了。(学生看大屏,独轮车依次进场)从舞台上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一辆小车上有5个人,一共有辆小车)一辆小车有5个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2、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来研究这些问题,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算得快。出示温馨提示:可以用学具小棒来摆一摆;可以借助“小手”作为学具来研究;可以动手画一画、算一算;小组长负责填好操作记录单。图()个5用加法算式可以这样计算:改写成乘法算式是:二、动手操作,研究新知。1、小组合作,研究提出的数学问题(3-4分钟)2、小组选择一个问题,来汇报研究方法。(先讲研究方法,
6、再讲解记录单的计算方法)学生汇报记录单时,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或贴):1个515=52个5相加25=103个5相加35=154个5相加45=205个5相加55=25(找3个小组汇报,1个52个5对着大屏信息窗一起说)3、编制儿歌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现在我们知道:一辆小车5个人,二辆小车10个人。我们不但解决了问题,还编了儿歌呢,你能继续编下去吗?在信息窗右边出示学生一起说儿歌课件补充表格车数人数将大屏上的图换成儿歌:1辆小车5个人学生齐读2辆小车10个人3辆小车15个人4辆小车20个人5辆小车25个人15师:是不是记住儿歌就知道1个5是5,2个5是10呢。除了背儿歌你有没有
7、更简捷的方法?(乘法口诀)看来同学们对口诀有一定的了解了,那你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吗?意义是什么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4、编制5乘法口诀能不能根据刚才的小儿歌和我们刚才探究的这些结果,来编写乘法口诀。同学们思考一下。师:1辆小车5个人(指大屏)15=5(指黑板)谁能来编一句?生编口诀:师板或贴2辆小车10个人25=10生:二五一十可能出现二五得十(教师不予纠正都写下来)接下来把剩下三句口诀和同桌编完学生汇报口诀:三五十五三五得十五你认为哪名更简捷?生:三五十五师:那回头看二五一十和二五得十那句更好?生:二五一十师擦掉另外一句生: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齐读口诀师板课题:5的乘法口诀5、观
8、察这5句口诀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5句口诀)利用课件变色一、二、三、四、五第二竖排都是5(用竖框框起来)结果一个比一个多5三五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四五二十呢?如查忘了一句有什么好办法?6、记忆口诀学生自背、齐背、对口令、拍手背、与老师对口令三、巩固练习1、骑独轮车爬楼梯1ZX5=5X4=3:5=先说出算式的得数5III再说出用哪句口诀2、看信息窗的舞台布置(灯笼)有哪些能用5的口诀解决的数学问题?用乘法算怎么表示?用哪句口诀?思考后在练习单上写出来汇报,学生纠错3、小熊选凳子思考:45+5用哪句口诀4、生活中有哪些用5的口诀解决的问题例:手指国旗上的五角星四、丰收园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9、?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编口诀的?哪个环节你学的最开心。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1个515=5一五得五2个5相加25=10二五一十3个5相加35=15三五十五4个5相加45=20四五二十5个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第2课时: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2 .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教学难点: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背诵5的乘法口诀。集体背诵。指名背诵。对口令。二、做自主练习中的习题。1、2、把口诀填完整
10、。3、看口诀说算式。4、乘法的计算。5、解决实际问题。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说说怎样列式,怎样计算。6、比较大小。7、估一估,数一数,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朵花?体会算法多样化。三、全课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四、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第3课时:2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在已有的基础上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在归纳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归纳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学
11、难点:熟记2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准备:课件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观看顶竹竿表演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1、独立编儿歌,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我们先来解决竹竿上一共有几个人的问题出示儿歌:一根竹竿2个人,2根竹竿4个人,你能接着说下去吗?小组合作:可以画一画、数一数把儿歌编下去生交流汇报师问:1根竹竿2个人,是几个几?用算式怎么表示?板书:21个212=22根竹竿是怎么算的?算式里的2是什么意思?22表示什么?3根、4根、5根怎么算的?象刚才这样在组内交流一下2、独立创编、
12、合作交流,编出2的乘法口诀(1)独立创编你能根据上节课课的编制方法,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2)小组交流自我修正(3)全班交流(4)记忆口诀(集体读、自己背、男女背、对口令)师:有个马虎小朋友他只记住“二四得八”,忘了二五多少了,谁能帮他想个办法记起来呢?、巩固练习1、把口诀填完整二()得六()五一十一()得二二四(2、根据口诀计算)4*2=2*3=3、解决问题P61、自图列式1*2=2*2=2*5=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2的乘法口诀1个22个2相加3个2相加4个2相加5个2相加1*2=22*1=22*2=43*2=62*3=64*2=82*4=85*2=102*5=10一二得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青岛 年级 上册 数学 第一 单元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