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高考压轴考试卷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届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高考压轴考试卷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高考压轴考试卷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2021届湖南省普通曷中图三局考压轴考试卷理科综合生物试卷祝考试顺利(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洋葱是重要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关于以洋葱为材料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促进洋葱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最适浓度实验中无需进行对照实验B.根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各时期数量的比值,可以估算分生区细胞的平均细胞周期C.观察到洋葱鳞片叶某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未发生质壁分离,表明该细胞已死亡D.根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或数量,可初步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
2、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都是消费者,原核生物中没有消费者B.乳酸菌、酵母菌、Tz噬菌体有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C.T,噬菌体侵染肺炎双球菌后会导致其裂解死亡D.细菌通过无丝分裂繁衍后代,病毒以复制的方式增殖3.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细胞内浓度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
3、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对水的吸收4.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五种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 戊甲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无关乙中的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结构戊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结构乙中H2O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乙和戊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可以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其内的DNA也是遗传物质丁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图中甲、乙、丙、戊中的膜结构均参与了细胞膜系统的构成A.3项 B.4项C.5项 D.6项5.如图所示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两种病分别是白化病和血友病,11170是甲病和乙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o正常女
4、性 正常男性冷甲病女性四甲病男性麴 患两种病女性昌乙病男性A.甲病和乙病相关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II-5同时含有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C.川T O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I-6或II-7D.川-8生育一个患血友病儿子的概率为1/26.为探究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艾弗里做了以下相关实验:先用苯酚氯仿法去除S型细菌中的绝大部分蛋白质,发现其仍然可以发生转化;用催化多糖分解的酶处理S型细菌后,其仍然具有转化活性;不断去除各种成分,最终得到纯化的转化因子,将其与DNA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几乎一致,据此推断转化因子就是DNA;用DNA酶处理后,转化因子的转化能
5、力丧失,确认了转化因子就是DNA。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的实验结果说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的实验结果说明多糖不是转化因子C.中去除的各种成分中包括脂质、RNA等D.的实验结果是对中实验推断的证明7.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该激素是胰岛素,则甲组小鼠会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B.如果该激素是胰岛素,
6、则丙组小鼠会出现休克,注射适最的葡萄糖后恢复C.如果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则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D.如果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则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8.新冠病毒在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在体液中,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并直接将其降解B.在新冠病毒和淋巴因子参与下,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在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过程中,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新冠病毒再次感染新冠肺炎已治愈患者,能够诱导其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抗体9.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出错均有可能导
7、致子代出现21三体综合征B.经过受精作用,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所有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到一个细胞中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常情况下,家兔睾丸中每个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10.驯化是指经过人工栽培和选择,使外来野生植物变成适应本地环境的具有经济效益或观赏价值的本地植物的过程。籽粒多而大的小米就是由籽粒少而小的野生狗尾草循环驯化而来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驯化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狗尾草的基因型B.驯化过程中异地环境刺激使狗尾草发生了突变C.人工选择和培育使狗尾草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驯化的小米引种到新环境后定能表现出籽粒多
8、而大的性状1 1.图为小萌对玉米胚芽鞘所做的部分实验,实验说明()A.生长素促进幼苗尖端下部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B.胚芽鞘直立或弯曲生长均与单侧光照射有关C.玉米各器官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不同D.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胚芽鞘顶端1 2.黄苓昔是从黄苓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黄苓昔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黄苓昔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黄苓昔分别处理胃癌细胞不同时间后,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程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jk-20)00001 21 0864细胞增殖程度-24h-O-48h 72h-96h20-10 20 40 80 160 320黄苓甘浓
9、度(|imol/L)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黄苓昔浓度,胃癌细胞的培养温度属于无关变量B.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使细胞发生癌变C.由图可知,用 1 6 0 H m o l/L的黄苓昔处理胃癌细胞96 小时,抑制效果可达最佳D.该实验结果可直接用于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 1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 3.某家族患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到了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 1),
10、然后对I I、I I 2、I I 3、川2 的这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得到了不同的条带(图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2r2 3 o正常男女nu乙病男女台甲病女超 甲、乙病男2图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条带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条带代表乙病的致病基因C.对 III,的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所得的条带应该是和D.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I 4与 I I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14.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下图是一个生态环境改善型鱼塘物质循环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植物残体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等)花 津 蟹 一 青 虾 草食性鱼
11、类有机废弃物螺蛔有机废弃物细菌等微生物A.螺狮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可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类有利于促进其对鱼、虾 蟹粪便中有机物的吸收C.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D.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分布在不同水层,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15.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某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Ms二静二与竟1()20 30 35 40 45 温度/七A.轻度遮阴、C O。浓度0.0 3%条件下,该植株的C O?固定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本实验中该植株光合作用最适的一组是“全光照、C 0?浓度1%、3 5”C.轻度
12、遮阴、C 0?浓度0.0 3%、2 0 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C 0,吸收速率等于0D.黑暗条件下C 0,吸收速率在3 0 与 3 5 之间变化幅度最大,该植物呼吸作用最强的温度在4 0 1 6.兴趣小组对校园池塘生态系统进行了能量流动调查,图 1 表示鲤鱼的食物来源,图2 为该池塘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食物链、食物网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体长为2.8 c m 的鲤鱼群体来自藻类的能量,5 0%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C.若体长为4.2 c m 的鲤鱼群体增加1 0 0 k J 的能量,理论上最多需要藻类提供3 2 5 0 k J 的能
13、量D.在藻类暴发季节,向该池塘中投放体长大于4.2 c m 的鲤鱼,可尽快控制藻类的,数量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7-20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1-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 8 分)17.下表是一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测报告单,请分析报告单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检验项目结果单位提示参考区间甲状腺激素(L)5 5.3n m o I/LI6 6.0-18 1.0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1.35n m o I/L1.3 3.1促甲状腺激素(T S H)12.4 26n m o I/LT0.27-4.20注:丁3和T,均反映甲状腺激素
14、水平,T S 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1)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原因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 传递着各种信息。(2)该患者血液中游离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通过_ _ _ _ _ _ _ _ _ _调节,减弱了对垂体的(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3)甲状腺激素作为 分子作用于靶细胞。与正常人相比,该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含量过低,出现了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o18.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和普及,棉田中的生物种群发生了重大变化。棉盲蜻替代了原来的棉
15、铃虫成为棉田中的主要害虫,棉盲蜡具有喜温好湿的生活习性,发育过程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成虫善于飞行,有趋光性,以刺吸食芽、嫩叶及幼果。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在转基因棉田中插种葵花来防治棉育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耕作方式棉 盲 蜻 数 量(只)棉盲蜻的天敌数量(只)纯作的转基因抗虫棉田7 4 334 9插种葵花的转基因抗虫棉田4 8 65 63注:数据为6月1日至1 0月31日期间30次调查的百株棉花累计发生总量。结合表中数据和种间关系分析,抗虫棉田中插种葵花可以防治棉盲蜻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o与纯作的转基因抗虫棉田相比,插 种 葵 花 的 转
16、基 因 棉 田 自 我 调 节 能 力 更,原因是 O随着时间的推移,棉田中的生物种群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o人类活动对该现象的影响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研究发现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X能够引起雄性棉盲蜷强烈的触角反应。该研究中涉及的信息属于 信息。请 据 此 设 计 一 种 防 治 棉 盲 蜻 的 新 方 案:O1 9.近来,某科研团队构建了一套由硅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人工光合系统(如图),该系统中硅纳米线像太阳能电池板一样捕获太阳光能,产生电子,并将其提供给附着的细菌。最后,细菌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反应,产出氧气和乙酸盐。该系
17、统实现了 3.6%的太阳能转化效率,超过了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效率,极大地助推了地球温室效应问题的解决。回答下列问题:-细菌硅纳米线(D 该人工光合系统中的 相当于绿色植物的光合色素,其作用是_ _ _ _ O(2)该人工光合系统中的细菌中实现的能量形式的转化是,高等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该过程发生在_ _ _ _ o(3)有些光合细菌光反应的底物是H Q,而有的却是比S,该人工光合系统中的细菌光反应的底物应该是4 0,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若要通过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0(4)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低于该人工光合系统,从对光能的利用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
18、_ _ _ O2 0.家蚕性别决定为Z W 型,雄蚕产丝多,色蚕丝销路较好。幼蚕体色正常与油质透明由基因T、t 控制,结绿色茧与白色茧由基因G、g 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W 染色体上。现有1 只纯合幼蚕时期体色正常结白色茧的家蚕甲与1 只纯合幼蚕时期体色透明结绿色茧的家蚕乙杂交,选择F,中结绿色茧的家蚕相互交配得F2 O F 2 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表现型及比例F2辛体色正常绿色茧:体色正常白色茧:体色透明绿色茧:体色透明白色茧=8:1 :8:1F2$体色正常绿色茧:体色正常白色茧=8:1(注:结白色茧的家蚕在幼蚕时期易感染病毒而存在一定的致死率)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中作为母本的是_ _
19、 _ _ _ _ _(甲/乙),其基因型为 o(2)控 制 幼 蚕 体 色 的 基 因 和 蚕 茧 颜 色 的 基 因 (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理由:O(3)让 F?中体色正常绿色茧的雌雄家蚕杂交,后代体色透明的雌蚕中产绿蚕丝的个体占(4)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家蚕体内可获得发绿色荧光的家蚕。现以性染色体组成为Z W 的受精卵为材料插入一个基因A,但基因A 插入位点不可知。请设计杂交实验(可以用 F 2 家蚕作为材料),判断基因A是否插入到控制幼蚕体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o(二)选 考 题(共 1 2 分)请考生从2 1.2 2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 用 2 B 铅笔在答题卡
20、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并且在解答过程中写清每问的小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 1 .【选 修 1:生物技术实践】尿素分解菌能分泌A酶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氨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为筛选尿素分解菌,配制了以下甲、乙两种培养基。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A 酶是,上述培养基中的K H2P 04和 N a/P O,的作用是K H2P 04N a2HP 04M g SO4.7 H20蛋白陈葡萄糖.尿素琼脂甲培养基1.4g.2.Ig0.2 g1.
21、0g10.0g1.0g15.0g乙培养基1.4g2.1g0.2 g10.0g1.0g1.0g(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分析,能 分 离 出 上 壤 中 尿 素 分 解 菌 的 是 ,理由是 o(3)要统计每克上壤样品中活菌数目,最好采用 法接种。某同学取稀释倍数为IO,倍的菌液0.2 m L 接种后,测得平板上菌落数为15 6、17 8和 191,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为o对尿素分解菌进行鉴定时,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 o(4)该小组中有人设想:由活性A 酶和尿素混合,制成 加酶尿素”,尿素肥效肯定更高,为了 提 高“加酶尿素”中服酶的利用率,应当采用 技术。2 2 .选 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2、 C RISP RC a s 9基因编辑技术荣获2 02 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 N A 引导核酸内切酶C a s 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 计 向 导 R N A 中 20 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 人为选择D N A 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C a s 9蛋白借助向导R N A 对 目 标 D N A 分子进行精准定位,依赖于;对目标位点进行准确切割,依赖于 0在使用Cas9蛋白对不同目标DNA进行编辑时,应使用Cas9蛋白和(填“相同”或“不同”)的 向 导RNA进行基因编辑。将切下的基因片段与另一段DNA进行拼接时,需要用
23、到 酶。(2)在设计向导RNA识别序列时,若目标DNA的a链切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向导RNA上识别序列为,向 导RNA双链区和识别序列的杂合区,二者相同的碱 基 配 对 方 式 有,后者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有 o(3)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答出1点即可)。2021年2021届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高考压轴考试卷理科综合生物参考答案1.【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A、探究促进洋葱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实验的预实验中需进行空白对照,正式实验需要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A错误;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各时期细胞数量,通过计算其比值无法估算分生区细胞的平
24、均细胞周期,只能估计各时期的时长比例,B错误;C、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洋葱鳞片叶某个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没有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是因为蔗糖溶液浓度过低,C错误;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或数量,可判断是否有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D正确。故选D。2.【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A、病毒都是消费者,原核生物也可能是消费者,A错误;B、乳酸菌、酵母菌、T?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C、Tz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会导致其裂解死亡,C错误;D、细菌通过二分裂繁衍后代,而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D错误。故选B。3.【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湖南省 普通高中 三高 压轴 考试卷 理科 综合 生物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