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物质制备综合实验(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物质制备综合实验(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物质制备综合实验(解析版).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质制备综合实验1.1 20 20 天津卷】为测定C u S 0 4 溶液的浓度,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I .甲方案实验原理:CuSO4+BaCl2=BaSO4 J +CuCl2实验步骤:(1)判断S(V-沉淀完全的操作为 o(2)步骤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3)步骤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 o(4)固体质量为 w g,则 c(C u S 04)=m o 1-L-10(5)若步骤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c(C u S 04)(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0I I.乙方案实验原理:Z n+C u S 04=Z n S 04+C u,Z n+H2S
2、04=Z n S 04+H 2 t1实验步骤:按右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将CuS04溶液滴入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处理数据(6)步骤为 o(7)步骤需保 证 体 系 恢 复到室温的原因是(填序号)。a.反应热受温度影响b.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C.反应速率受温度2影响(8)Z n 粉质量为ag,若测得员体积为b m L,已知实验条件下P(H 2)=dgx L,则 c(C u S O。m o
3、 l (列出计算表达式)。(9)若步骤E 管液面高于D 管,未调液面即读数,则测得c(C u S 04)(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 0)是否能用同样的装置和方法测定M gs。,溶 液 的 浓 度:(填“是”或“否”)o【答案】(1)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 aC L 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2)A gN 0 3溶液(3)培埸(4)黑 (5)偏低a b dx l O3(6)检查装置气密性(7)b (8)花一一厂(9)偏高(1 0)否25 x 1 0-3【解析】I.(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是滴加氯化领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判断S 0 产沉淀完全的操
4、作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 a C b 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2)步骤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A g NO s 溶液,硫酸钢沉淀中可能附着有氯化锁,为了证明还有没氯离子,需要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没有洗净;(3)步骤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为生埸;(4)固体质量为wg,为硫酸钢的质量,硫酸钢的物质的量为wg5,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C uS O j B a S C X,则 c(C uS 0 4)=2 3 3 g/m o l =72 3 3 g /m o l V 2 3 33m o l L;(5)若步骤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会使固体的质量偏小,物质的量偏小,根
5、据 可 知,则测得c(C uS 0 4)偏低。II.(6)加入药品之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步骤为检查装置气密性;(7)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较大,气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改变,密度也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步骤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反应热不受温度的影响,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自身的能量有关,不随温度压强而改变;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步骤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与反应速率无关;(8)Z n粉质量为a g,若测得乩体积为b m L,已知实验条件下P(H 2)=d g xL氢气的质量=p(H 2)V=d b xl(T 3 g,利用氢气的质量得到氢气的
6、物质的量斤 d;b:1 0:g =d X b:0-3 m o ,根据 Z n+H 2 s 0 4=Z nS 04+H21 ,与2 g /m o l 2酸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 为 瞥Q m o l,锌的总物质的量为 高 煮,与硫酸铜反265g /m o l应的锌的物质的量为 根 据Z n+C uS 0 4=Z nS(h +C u,则65g /m o l 2a g d b xl O-3c(C uS O D=殛亘二Z2ZS(9)若步骤E管液面高于D管,未调液面即读2 5xl O-3L数,得到氢气的体积偏小,与硫酸反应的锌的质量偏小,与硫酸铜反应的锌的质量偏大,则测得c(C uS O D偏高;(1 0)
7、不能用同样的装置和方法测定Mg S 0 4溶液的浓度,硫酸镁不和锌发生置换反应。2.1 2 0 1 9海南卷】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可生成氨基甲酸核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 N H3(g)+C 02(g)N H2C 0 0 N H 4(S)AH CH=C COOCH3+H2O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1 4 g丙快酸、5 0 m L 甲醇和2 m L 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步骤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见下图)。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N a C l 溶液、5%N a 2 c 溶液、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步骤4:有机相经无水N a 2 s O,干燥、过滤、蒸储,得丙
8、焕酸甲酯。6(1)步骤1 中,加入过量甲醇的目的是 (2)步骤2 中,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蒸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3)步骤3 中,用5%N a 2 c。3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分离出有机相的操作名称为。(4)步骤4 中,蒸储时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答案】(1)作为溶剂、提高丙焕酸的转化率(2)(直形)冷凝管 防止暴沸(3)丙烘酸 分液(4)丙烘酸甲酯的沸点比水的高【解析】(D 一般来说,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的甲醇,提高丙焕酸的转化率,丙块酸溶解于甲醇,甲醇还作为反应的溶剂;(2)根据装置图,仪器A 为直形冷凝管;加热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暴沸,需要加入碎瓷片
9、或沸石,因此本题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3)丙快酸甲酯的沸点为1 0 3 1 0 5,制备丙焕酸甲酯采用水浴加热,因此反应液中除含有丙块酸甲酯外,还含有丙焕酸、硫酸;通过饱和N a Cl 溶液可吸收硫酸;5%的 N a 2 c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丙快酸,降低丙焕酸甲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使之析出;水洗除去N a Cl、N a 2 c然后通过分液的方法得到丙焕酸甲酯;(4)水浴加热提供最高温度为1 0 0 C,而丙快酸甲酯的沸点为1 0 3 c l 0 5,采用水浴加热,不能达到丙焕酸甲酯的沸点,7不能将丙快酸甲酯蒸出,因此蒸储时不能用水浴加热。4.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 O?与AgN O s
10、 溶液的反应。(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 02,将足量S O 2 通入AgN O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 和白色沉淀B。浓 H 2 s(X 与 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试剂a 是 o(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 可能为Ag2 s。3、Ag2 s O 或二者混合物。(资料:Ag2 s O,微溶于水;Ag2 s 难溶于水)实验二:验证B 的成分沉淀B6m。卜L 氨主.溶液c过量Ba(N工溶液一沉淀口i.洗涤干净ii.过量稀盐酸滤液E沉淀F写出Ag2 s 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o加入盐酸后沉淀D 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推断D中主要是Ba S 03
11、,进而推断B 中含有Ag2 s O 3。向滤液E 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 中含有Ag2 s O 3。所用试剂及现象是 o8(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测s o:的产生有两个途径:途径1:实验一中,S O?在 AgN O s 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2 s O ,随沉淀B 进入D o途径2:实验二中,s o:被氧化为s o;进入D。实验三:探究s o:的产生途径向溶液A 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 明 溶 液 中 含 有: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 CL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 中不含Ag2 s O,。做出判断的理由:O实验三的结论:。(4)实验一中S O?与 AgN O s 溶液反应
12、的离子方程式是 o(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 O?与AgN O s 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有 Ag和S。:生成。(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o【答案】Cu+2 H 2 s 0 K浓)=C u S 04+S 02 f +2 H20 饱和N a H S O s 溶液(2)(D Ag2S 03+4 N H3-H20=2 Ag(N H3)2+S 032+4 H20H 2 O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Ag+Ag2 s O 4 溶解度大于Ba S 04,没有Ba S O 4 沉淀时,必定没有Ag2 s 0 4途径1 不产生S 042-,途径2 产生S O/-9(
13、4)2 Ag+S 02+H20=Ag2 s O 3 1+2 H+(6)实验条件下:S O?与 AgN O s 溶液生成Ag2 s。3 的速率大于生成Ag和 S O?-的速率碱性溶液中s(V-更易被氧化为so42-【解析】(1)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 u+2H 2s0 式浓)会C 11S O 4+S O 21+2H 2。试剂a为饱和N a H S 0 3溶液,用于观察气体流速,且在S O?饱和N a H S O s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可防止倒吸。Ag 2s溶于氨水得到Ag(N H3)2 离子方程式为:Ag2S O3+4N H3 H2O=2Ag(N H
14、3)2+S 032-+4H20;沉淀D洗涤干净后,加入过量稀盐酸,B a S O s与稀盐酸反应生成B a C b和 S O 2、H20,则滤液E中含有B a C L 和溶解在水中的S O 2形成的H 国)3,可向E中加入H 2O 2溶液,将 H 2s。3氧化生成S O,,S(V-和B a?+反应产生白色B a S(h 沉淀,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Ag2S 03o(3)向溶液A 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 C l,证明溶液A 中含有Ag,;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 a C L 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溶液A 中不含S 042,由于Ag 2s(X 微溶于水,则 B中不含Ag2S 04,
15、从而确定途径1 不 产 生 途 径 2 产生S O,:(4)由(3)推知,实验一中S O?与Ag N O s溶液反应生成Ag 2s。3,离子方程式为2Ag+S 0 2+H 20=Ag 2so31+2T。(6)对比分析(4)(5)可知,S 02与Ag N O3溶液生成Ag 2s的速率大于生成Ag 和S(V-的速率,再结合实验二可知,碱性溶液中s(V-更易被氧化为S 0425.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10操作IFeCl,-6H,O,坏已烯饱和食盐水粗产品 操作2(沸点161)水 相(弃去)仃 机 相 干 燥.过 漉”操作;(沸点83 )回答下列问题:I.环己烯的制备与提纯 原
16、 料 环 己 醇 中 若 含 苯 酚 杂 质,检验试剂为,现象为(2)操 作 1 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烧瓶A 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浓硫 酸 也 可 作 该 反 应 的 催 化 剂,选 择 FeCl3-6H20 而 不 用 浓 硫 酸 的 原 因 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填序号)。a.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SO2b.FeC136H2。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同等条件下,用 FeC k6庆0 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11仪器B的作用为,(3)操作2 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o(4)将操作3(蒸储)的步骤补齐:
17、安装蒸储装置,加入待蒸馆的物质和沸石,弃去前福分,收集8 3 c的储分。n.环己烯含量的测定在一定条件下,向a g环 己 烯 样 品 中 加 入 定 量 制 得 的 与 环 己 烯 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叱与足量K I 作用生成“,用c m o l.的N a 2 s 2 O 3 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 a 2 s 2 O 3 标准溶液p m L (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Br2+2 K I I2+2KBr L+2Na2S2O,2NaI+Na2S4O6滴定所用指示剂为 o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6)下 列 情 况 会 导 致 测 定 结 果 偏
18、低 的 是(填序号)。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12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C.NaO、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答案】(l)FeCh溶液 溶液显紫色 。5 FeCl,-6H,0bO+H:0 a、b减少环己醇蒸出(3)分液漏斗、烧杯(4)通冷凝水,加热h-x82(5)淀 粉 溶 液 一 业一a(6)b、c【解析】I.(1)检验苯酚的首选试剂是FeCL溶液,原料环己醇中若含有苯酚,加入FeCL溶液后,溶液将显示紫色;(2)从题给的制备流程可以看出,环己醇在FeC k6H20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环己烯,对比环己醇和环己烯的结构,可知发生了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为:JH。,注意生成的小分子水勿漏写,题目已
19、明确提示该反应可逆,要标出可逆符号,FeCl3-6H20是反应条件(催化剂)别漏标;此处用FeC136H2。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分析中:a项合理,因浓硫酸具有强脱水性,往13往能使有机物脱水至炭化,该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又可以使生成的炭与浓硫酸发生反应:C+2 H 2 s。4(浓)=A=C 02 t +S 02 t +2 H20;b项合理,与浓硫酸相比,F e C l3 6 H20对环境相对友好,污染小,绝大部分都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项不合理,催化剂并不能影响平衡转化率;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该仪器的作用除了导气外,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尽可能减少加热时反应物环己醇的蒸出,提高
20、原料环己醇的利用率;(3)操 作2实现了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应是分液操作,分液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分液漏斗和烧杯;(4)题目中已明确提示了操作3是蒸储操作。蒸储操作在加入药品后,要先通冷凝水,再加热;如先加热再通冷凝水,必有一部分储分没有及时冷凝,造成浪费和污染;I I.(5)因滴定的是碘单质的溶液,所以选取淀粉溶液比较合适;根据所给的式和式,可知剩余的B n与反应消耗的N a 2 s 2 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以剩余 BR的物质的量为:n e r z M u/x c n i o:n L T X v m L X l O T i m L-L j m o L反应消耗的B。
21、的物质的量为(b-彘)m o l,据反应式中环己烯与澳单质1:1反应,可知环己烯的物质的量也为(b-薪)m o l,其质量为(b-蒜)X 8 2 g,所c V以a g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一 丽)x 8 2。(6)a项错误,样品中含有苯酚,会发生反应:,每 反 应l m o l B r2,消耗苯酚的质量为3 1.3 g;而每反应I m o l B r2,消耗环己烯的质量为8 2 g;所以苯酚的混入,将 使 耗B 0增大,从而使环己烯测得结果偏大;b项正确,测量过程中如果环己14烯挥发,必然导致测定环己烯的结果偏低;c项正确,N a 2 s 2。3标准溶液被氧化,必然滴定时消耗其体积增大,
22、即计算出剩余的漠单质偏多,所以计算得出与环己烯反应的漠单质的量就偏低,导致最终环己烯的质量分数偏低。6.醋酸亚铭(C H 3 C 0 0)2 C r-2&0 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铭还原为二价珞;二价铝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蒸馈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 o仪 器a的名称是。(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倍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储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 I、K 2,关 闭K 3。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23、程 式 为 100%=95.0%9.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C02。打开弹簧夹,制 取C02。为了得到干 燥.纯 净 的co2,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盛有 的洗气瓶(填试剂名称)。反 应 结 束 后,关 闭 弹 簧 夹,可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O不 能 用 稀 硫 酸 代 替 稀 盐 酸,其 原 因 是(2)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步骤现象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燃,迅速伸入盛有C02的集气瓶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21中。充分反应,放置冷却物质产生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储水,
24、振荡.过滤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溶液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配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据此推断,白 色 物 质 的 主 要 成 分 是(填 标 号)。A.N a20 B.N a 2 0 2 c.N a O H D.N a2C 03为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据此推断黑色固体是 O 本 实 验 中 金 属 钠 与 二 氧 化 碳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答案】(1)饱 和N a HC 0 3溶液、浓硫酸 产生的气体使干燥管内液面降低,与碳酸钙脱离接触
25、,反应停止 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2)D 碳(C)4 N a+3 c o 2 N a 2 c O 3+C【解析】(1)根据发生的反应分析,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还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两种杂质,除去氯化氢用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水蒸气用浓硫酸;22反应结束后,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回到反应溶液里使容器里压强增大,干燥管内盐酸液面下降,与碳酸钙脱离接触,反应停止;若使用硫酸,生成的硫酸钙为微溶物,会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2)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猷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是碱性物质,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说明能跟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化学 二轮 备考 高频 热点 物质 制备 综合 实验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