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5—《透镜及其应用》(附解析).pdf
《2021年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5—《透镜及其应用》(附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5—《透镜及其应用》(附解析).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5 透镜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2 0 2 1 四川省攀枝花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2.(2 0 2 1 陕西省)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B.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C.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D
2、.待观察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在目镜的焦点附近生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3.(2 0 2 1 湖北省荆州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光屏距透镜2 0 a”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A.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2 0 cm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 0。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4.(2 0 2 1.浙江省宁波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 0 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
3、短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5.(2 0 2 1.湖北省十堰市)小明在笔记中整理了有关光现象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晴天,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矫正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片做成的眼镜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6.(2 0 2 1 湖北省十堰市)小华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他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goX ADA.0 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7.(
4、2 0 2 1 湖南省常德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6cm 10 20 30 40 50 60 70 SO 90 106A.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 f 2/,则/15cm f,30cm 2/;所以 15cm /7.5 cm,故 A 正确,故 8 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 C 错误;。、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将物距和像距互换,此时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错误;故选:Ao凸
5、透镜成像的规律:当 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2#寸,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2 f u 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物距大于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两种判断方法: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9.【答案】A【解析】解:A、如凸透镜的焦距为lOc/n,则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像出现在光具座7 0 80cm之间,故
6、A 符合题意;8、如凸透镜的焦距为2 0 5 3 则此时的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即大于4 0 c ,像出现在光具座100c,以外,所以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 8 不符合题意:C、如凸透镜的焦距为3 0 c m,此时的物距等于一倍焦距,不成像,故C不符合题意;D、如凸透镜的焦距为4 0 c m此时的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 时/u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u 2 f;u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
7、机;u =2 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 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2 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 2/、f 20.0cm 2f,解得:10.0cm f 2/、/p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正确。故选:BD.要解决此题,需先根据a =2/,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 f,并结合图像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进行判断:u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 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 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 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8、近视眼。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摄像头的成像原理、近视眼的矫正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一道基础题。1 9.【答案】放大投影仪能烛焰的像变暗了些【解析】解:(1)如图所示,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投影仪;(2)若将蜡烛和光屏对调,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光屏上仍然会出现完整的像,但是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所成的像会变暗一些。故答案为:(1)放大;投影仪;(2)能;(3)烛焰的像变暗了些。(1)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2)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凸透镜成像属于
9、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2 0.【答案】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倒立、放大【解析】解:(1)小敏转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E O贴着纸板绕入射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束。尸将会顺时针转动;(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8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3)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
10、像,小敏将凸透镜向光源方向移动至某位置,当物距小于像距时,适当调整物距和像距,又可以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1)顺;(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倒立、放大。(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关系进行分析;(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8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3)凸透镜成实像时,u 2f,f v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f u 2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 2/,物距大于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将蜡烛沿光具座移至35cM刻度线处,根据光路可
11、逆可知,将光屏移到右侧80c%处,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向右移动;(4)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将像向下移动,所以可将蜡烛向上移动,或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故答案为:(1)缩小;实;照相机;(2)80;(3)右;(4)上;下。(1)根据像的位置判定光屏的移动方向;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2)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
12、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判断光屏的移动方向;(4)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要使像向下移动,将使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考查了成像特点及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同时自己做一些总结,更有利于对成像规律的理解和掌握。34.【答案】同 一 高 度 上 照 相 机 能 近 视【解析】解:(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折射现象中光
13、路是可逆的,所以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3)小颖借用物理老师的眼镜继续探究,他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像变模糊了,接着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后又能观察到清晰的像,说明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判断物理老师的眼镜是近视眼镜。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上;(2)照相机;能;(3)近视。(1)光具座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调节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成倒
14、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当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35.【答案】同 一 高 度10.00照相机左【解析】解:(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图甲可知:物距=像距=2f=20.00cm,则/=10.00cm,即焦距为10.00cm;(3)图乙中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在照相机上;当蜡烛远离透镜,光屏要靠近透镜,即向
15、左移动。答案为:(1)同一高高度;(2)10.00;(3)照相机;左。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使焰心、光心、光屏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物距=像距=2/时,测焦距;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在照相机;当蜡烛远离透镜,光屏要靠近透镜,即蜡烛和光屏的移动方向相同。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属于基本实验考查,难度不大。36.【答案】同 一 高 度 上 照 相 机 没 有 右【解析】解:(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可知,物距a=50cm 10cm=40cm,像距p=73.5cm 50cm=23.5cm,已知/=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镜及其应用 2021 全国 物理 考题 分类 汇编 透镜 及其 应用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