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文学奖颁发给“文学家,他曾在文学园地里创作出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无法脱离政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其最突出的偏向恰恰是其政治趣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身不由己地奉行了一种“中立国”的政策。文学奖获得者大多来自北欧和一些较小的民族国家,他们在政治立场上保持中立,文学成就显得平庸,缺乏独树一帜的创新和探索。在对待苏联作家时,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显得更为褊狭。五名获奖者为蒲宁
2、、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布罗斯基,除了因文学性而获奖的肖洛霍夫之外,要么是“流亡者”,要么是“叛徒”,要么是持不同政见者,三人流亡异国,一位拒绝流亡却选择了自我放逐。1964年,萨特发布拒绝受奖的声明,批评诺贝尔文学奖在冷战中偏向西方阵营,或对东方阵营的叛逆者或“理想主义者”青睐有加。(摘编自黄发有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当代文学)材料二: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的吉檀迦利是一部献给神的颂歌集。他无限崇敬的神,是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化身。泰戈尔一生都在思考神、自我和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吉檀迦利中,泰戈尔正是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信仰标准自由、平等
3、、博爱来包装印度传统宗教的神,其实质是他的以人为本的宗教。这里面包含了与大自然的和谐感和与万物的亲近感。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泰戈尔诗歌里“充满了为全人类所理解的真正的人性”。“这位诗人的动机之一是在努力调和人类文明的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乃是我们当今世界的特征。”众所周知,泰戈尔获奖时,欧洲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而时代的语境正是寻找救世良方、解除欲来之危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这一点的。奈保尔的文化身份是特殊的。他是印度高种姓婆罗门的后裔,却远离了印度文化的大氛围;他出生在特立尼达,但对这个曾被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殖民过的岛国的贫瘠的历史文化并不认同;他接受了
4、英国教育并定居此地,但又无时不在一种“中心”(殖民地)和“边缘”(宗主国)感觉之间徘徊。基于此,奈保尔的作品一方面关注后殖民社会边缘人的根基丧失、家园失却、归属不定的虚无感和无根感,另一方面也反映后殖民地边缘文化与欧洲主流文化的冲突。被瑞典文学院誉为杰作的抵达之谜中,叙述者最终拥有的“房子”是奈保尔生存在这个急遽变化、动荡不安的世界中,重新发现和创造出的自我栖居之所。奈保尔苦苦追寻后殖民时代的“诗意的栖居”,恰与时代的语境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探讨人的生存哲学暗相契合。奈保尔的获奖,明显地体现出时代语境对于文学审美的制约和影响。(摘编自尹锡南泰戈尔与奈保尔:诺贝尔文学奖“光晕”与印度书
5、写)材料三:在诺贝尔的遗嘱及由此而制定的诺贝尔奖颁奖规章中,文学奖的评选标准是:不论国籍,但求对全人类有伟大贡献,且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不难看出,这个标准太过笼统,也太死板。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评委会会在不同的时期将标准作出相应的变通,以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如瑞典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埃斯普马克曾于1987年说过:“三十年代,得文学奖的人是高尔斯华绥、辛克莱路易斯、赛珍珠等,因为他们是世界公认的作家,文学奖是奖给对全人类有益的人。当时许多人都喜欢看他们的作品。二战以后发生了变化,年轻的读者喜欢看现代作品,年轻的评委会倾向于艺术上有创新的人。艾略特、福克纳等被推上来了。他
6、们作品的质量是上乘的虽然读者范围在当时还不大。采取这样的标准完全是一种新的做法。”同样,当大江健三郎得知他继泰戈尔、川端康成等人之后,成为第七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时,他也感到很偶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评选委员会是有眼光的。大江健三郎始终怀抱并坚持不懈地在作品中表达人道主义的理想。他的创作方法熔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变异怪诞风格为一炉,独创性地将这三大要素整合成为“怪诞的心理现实主义”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已经先后得到国内外的多项大奖。他的作品已被译为世界上的86种文字出版。到1994年,瑞典文学院对大江的评价已经非常之高,其授奖理由为
7、:“大江凭着诗的想象力,创造了使现实与神话紧密地凝缩在一起的想象的世界;在他自己创造的想象的世界里,他努力发掘个人的体验,成功地描绘出人类共同的追求。这在他成了残疾儿的父亲之后的作品里有更充分的体现。”(摘编自魏善浩世纪之交的“东方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大江健三郎获奖的启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联某些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体现了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如蒲宁、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肖洛霍夫。B.印度传统宗教的神被泰戈尔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信仰标准包装,成为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化身。C.埃斯普马克认为,基于二战后年轻的读者喜欢看现代作品这一变化,艾
8、略特、福克纳等人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D.大江健三郎坚持在作品中表达人道主义的理想,这是其创作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必要前提。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北欧的某些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其文学成就并不一定十分出色。B.奈保尔的作品反映出后殖民地边缘文化与欧洲主流文化的冲突,这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有一定关系。C.为了以人的生存哲学的探讨来引发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创造出自我栖居之所。D.大江健三郎的创作将“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变异怪诞风格”熔为一炉,这可以给一些作家带来启发。3.下列对
9、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在提出观点后,列举不同的事例加以论证,如苏联作家获奖的情况,萨特发布拒绝受奖的声明。B.材料二提及泰戈尔和奈保尔的具体作品,意在强调他们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文学性。C.材料三引用埃斯普马克的话,是为了证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会去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D.三则材料都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展开论述,但在论述的侧重点上并不相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4.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影响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的因素有哪些。(4分)5.材料三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评选委员会是有眼光的”,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现代
10、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请戏陈德鸿秋收过后,农事便闲了下来。这时节,村里有请戏的传统。以往这时到城里请出戏,一二百块钱就行。今年,那六子从远房亲戚孙团长那儿了解到,请戏的钱已经涨到了四百。四百就四百。村长和村民们一商量,能在家门口看场大戏,每口人还不到五毛钱,值!大清早,老韩便套好车,拉着村长往城里赶。两人都是戏迷,一路上,谈论着县剧团这些年到村里演过的几出戏,谈论着哪个演员长相好、唱腔好。老韩偶尔还会学着某个女演员,捏鼻压嗓地唱上几句,惹得村长哈哈大笑。大青马也很精神,飞快地迈动四蹄,脖子上的铃铛响得十分悦耳。两个多小时后,马车进了县城。买好村民们预
11、定的东西后,老韩把车赶到了县剧团院外。村长拎起那六子捎给孙团长的那袋花生对老韩说:“你先喂喂马,我谈成了就出来。”孙团长见到村长很高兴,忙不迭地让座、倒水,不待村长屁股坐稳,便说:“老李这是请戏来了吧?”“正是,我把钱都带来了。”村长说完,从怀里掏出用橡皮筋扎好的一捆钱,递给孙团长,“你数数,四百元,一分不差。”孙团长愣了一下,并没有把钱接过去:“老李啊,您带了四百元来请戏?”“对呀,前些天那老六不是问过你嘛。”村长说。孙团长说:“当时是这价不假,可现在请戏的钱已经定为六百了。”“啥,六百?”村长喝到嘴里的半口水一下全喷了出来,“咋一下子涨这么老高啊!”孙团长说:“这不是涨,这叫行情,咱们的土
12、地不是也承包了嘛。老李啊,我这么跟你说吧,这两天,有好几个村子甚至想掏八百块钱来请戏,就是希望剧团早点儿去演出,我们都没同意。我们感觉还是六百比较合适,起码每个村子都能掏得起。”村长苦着脸说:“我们村今年遭了雹子,收成比往年减少了二成以上。”顿了一下,又说,“这样,我个人再加五十,四百五咋样?”孙团长摇头说:“老李呀,你就是再加一百也不行。我要是应了,跟别的村子咋交代?六百,一分也不能少了。你不知道,有的村子掏了钱,还想排前边,又拿烟又送酒的,我都没答应。你们村要是肯出六百块钱,我可以考虑往前排一排,毕竟,前些年没少和你在村里喝酒。”村长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再回去琢磨琢磨。”说完,起身便
13、往出走,却被孙团长喊住了,“老李呀,你还是把这袋花生带回去吧。”老韩看村长阴着脸从院里出来,手里还拎着那袋花生,知道事情出了岔头,便小心翼翼地说:“到饭点了,喝点儿酒解解闷吧。”“喝个六,气都气饱了。”村长把那袋花生扔上车,没好气地说。“天天能气饱倒是省粮了。”老韩说,“那我就往回赶了,别车一颠,气一泄,也像我似的成了瘪肚子。”村长被老韩逗笑了:“得,没心情喝酒了,还是吃点儿饺子得了。”吃过饺子,老韩赶着马车往回走。两人骂了一通孙团长后,便默默无话。大青马好像也理解主人的心思,走得无精打采。脖子上的铃铛也响得七零八落。走到半路,马车的侧后方突然响起了一声震耳的爆炸声。大青马的身子抖了一下,停住
14、了。村长朝后面瞧了瞧说:“这是谁用雷管炸鱼呢!”话音刚落,又一声更强烈的爆炸声传了过来。大青马的身子抖个不停,猛然间撒开四蹄,向前狂奔起来。老韩紧煞车闸,车子的速度减缓了许多。大青马拼了命似的往前挣,不多时,车闸竟然失灵了。老韩和村长急得通身是汗,怎么也无法让大青马停下来。马车到了山口的一处拐弯处,迎面正有一辆拖拉机驶来。老韩使劲儿拽住马嚼子,大青马的身子哆嗦了一下,扭身拐下路基,沿着山坡,径直冲进了一个鱼塘。村长灌了一肚子冷水,命虽然保住了,却断了左腿。老韩多处受伤,倒并无大碍,只是头肿得猪头似的多天不消。那匹大青马则扭断脖子,很快断了气。给村民们代买的粉条、红纸、白糖、豆饼等等,包括那六子
15、给孙团长的二十斤小粒花生,统统填了鱼塘。那六子说:“早知这样,还不如把花生喂猪,起码还能向自己摇摇尾巴呢!”孙团长很快得知了此事,竟然掉了几滴眼泪。他和演员们一商量,决定免费为村里演出一场。于是,选了一个日子,一行人坐着大客车,一路烟尘朝村里驶去。车到村口时,竟然被村长拦住了。村长坐在老韩推的车子上,手中晃着拐杖对孙团长说:“请回吧,我们村没有白看戏的传统。”死了的大青马被那六子剥皮卖肉,卖了两百元。村长拿了这些钱从镇上请来一个二人转班子,热闹了两三天。(有删改)文本二:威廉荷加兹在美的分析中曾指出,在所有的线条中,波状线和蛇形线是极美的。而我以为,微型小说情节的曲折方式中最典型最优美的便是这
16、“蛇状”和“波状”。清代但明伦在批聊斋志异中说“文忌直,转则曲”,说的是结构上有转折,便造成曲折之美。微型小说善于借助不同的手段,如情节的运行、发展及反转来兴起波澜,从而产生曲折有致又耐人寻味的变化之美。(摘编自方雪梅尺水兴波曲折生致微型小说的情节结构技巧)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以简洁的语句介绍请戏发生在秋收之后,农事空闲的时候,“以往”一词表明请戏是村里的一个传统。B.从老韩学女演员唱戏的情节以及劝慰村长的语言可看出,老韩是一个幽默风趣、性格开朗的人,并且善解人意。C.其他村竞相请戏,请戏价格也上涨了,可见土地承包后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他们更
17、为积极地追求精神生活。D.孙团长借其他村请戏出高价等行为影射村长,并讽刺村长没有送礼。这让村长无地自容,因此才阴着脸。7.对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就”“一商量”“值”等表述,表现了村民们请戏的决心和强烈的渴望。B.与都使用了比喻手法,在内容上形成对比,衬托出人物内心的变化。C.是对那六子的语言描写,既包含了他的懊恼,也包含了对孙团长的抱怨。D.中,孙团长“掉了几滴眼泪”,可见孙团长的自责和对村长受伤的同情。8.请根据文本二中的画线句,分析文本一如何实现“曲折有致又耐人寻味的变化之美”。(4分)9.有评论者说,陈德鸿的请戏这篇小说,“以小题材塑造了一个让人
18、肃然起敬的村长的形象”。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卫侯使孙桓子、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石子欲还。桓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卫师败绩。石稷曰:“师败矣,子不少须,众惧尽。子丧师徒,何以覆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辱矣。子以众退,我乃止此。”石稷且告车来甚众。齐师乃止,次于鞠居。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孙桓子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克。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克曰:“此城濮之赋
19、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及卫地,韩厥将斩人,郤克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克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节选自左传成公二年,有删改)材料二:或曰:郤子,不可不察也,非分谤也。韩子之所斩也,若罪人,则不可救,救罪人,法之所以败也,法败则国乱;若非罪人则不可劝之以徇劝之以徇是重不辜也,重不辜,民所以起怨者也,民怨则国危。郤子之言,非危则乱,不可不察也。且韩子之所斩若罪人,卻子奚分焉?斩若非罪人,则已斩之矣,而郤子乃至,是韩子之谤已成而郤子且后至也。夫卻子
20、曰“以徇”,不足以分斩人之谤,而又生徇之谤。是子言分谤也?昔者纣为炮烙,崇侯、恶来又曰斩涉者之胫也,奚分于纣之谤?且民之望于上也甚矣,韩子弗得,且望郤子之得之也;今郤子俱弗得,则民绝望于上矣。故曰:卻子之言非分谤也,益谤也。且卻子之往救罪也,以韩子为非也;不道其所以为非,而劝之“以徇”,是使韩子不知其过也。夫下使民望绝于上,又使韩子不知其失,吾未得郤子之所以分谤者也。(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注】臧宣叔:鲁国大夫。郤子:指材料一中的郤克。韩子:指材料一中的韩厥。崇侯、恶来:前者为商朝属国崇的首领,后者为商纣王的宠臣。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21、,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若A非罪B人C则不可D劝之E以徇F劝之G以徇H是重不辜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乘,古时一车三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四人,步卒七十二人。B.“臧宣叔逆晋师”与“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逆”意思不同。C.“郤子奚分焉”中的“奚分”与“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中的“何操”结构相同。D.“益谤也”与“武益愈”(汉书苏武传)两句中的“益”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卫国的军队与齐国的军队相遇时,石稷想要撤军。此时,孙桓子不同意,并建议应与齐国军队
22、作战。B.卫国军队战败之后,石稷先不止一次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后又发出通告,说援军的兵车来了不少。C.郤克认为,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动用八百辆兵车;自己去救援鲁国与卫国,也需要同样数量的兵车。D.郤克认为将韩厥所杀之人的尸体在军中示众可以替韩厥“分谤”。对此,韩非子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驳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国卿也。陨子,辱矣。(4分)(2)不道其所以为非,而劝之“以徇”,是使韩子不知其过也。(4分)14.韩非子以“昔者纣为炮烙,崇侯、恶来又曰斩涉者之胫也,奚分于纣之谤”作类比,其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
23、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邢桂州王维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注】邢桂州:指邢济,作者的友人。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洞庭:邢济此行盖自京口溯江而上,取道洞庭湖、湘水赴桂州。赭圻: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八:“赭圻故城在(宜州南陵)县西北一百三十里。”赤岸:赤岸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东南。“明珠”句:据后汉书记载,合浦(在今广西)原产珠宝,因官吏搜刮珠宝渐移他地,人物无食,贫者饿死在道上。孟尝调任合浦太守后,革除前弊,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的上句先声夺人,
24、以饶吹之声描绘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喧”字点明送别场景之热闹。B.首联对仗工整,其中下句使用“下”字,写出友人乘风破浪、远去洞庭湖的情景,生动形象。C.颔联在描写友人行舟途中的景色时选取不同的色彩,意境开阔,富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D.尾联用语直率而又真诚恳切,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不相同。16.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唐人作诗用地名“尚有用意,非徒点缀”。本诗中,诗人使用多个地名有哪些“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当今人们经常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 , ”,表达不取不义之财的意识,倡导
25、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清官作风。(2)李商隐锦瑟中“ ”和白居易琵琶行中“ ”都运用了“杜鹃”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凄苦。(3)古代诗歌阅读第16题提到唐人作诗用地名的现象,你还能另外再列举一些例子吗?如“ ”或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从一个 A 的小村落,到日本天文研究重镇,暗夜社区美星町不仅是日本三大观星胜地之一,而且是世界知名观星旅游目的地。深圳的西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美星町”?成为全球天文爱好者的下一个目的地?西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山体对城市光污染起到了很好的遮挡效果,先天就具备建设暗夜社区的环境。衡量一
26、个地方是否适宜观星,核心在于它拥有优良的大气稳定度。西涌所在的大鹏新区是“中国天然氧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实现全市“十连冠”。基于这些优势,相关部门于2021年4月在西涌启动暗夜社区创建工作。改造的第一步从“光”入手。大鹏新区及南澳办事处在西涌社区启动现场调研,梳理出存在的8大类问题并提出科学的改造方法。经过3个月时间,西涌的暗夜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在西涌的夜晚,天上的星星越来越多,地上的萤火虫也越来越多。2023年4月10日,“西涌国际暗夜社区”正式授牌。这证明了构建城市明亮夜空和治理光污染这两件事可以B ,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既有大海,也有星辰,西涌成为下一个“美星町” C 。1
27、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语句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河下,淮安的古镇。河下,河的下头的意思。河下倚靠着运河。运河经过河下时,转了个弯。从码头走上古坝,过马路,沿石阶向下,就是古镇的主街湖嘴大街。街两旁原为湖荡,湖嘴大街因沙嘴独出湖心而得名。春天,水边冒出紫红色的芦芽,很快就绿了一片。泛青的草色混合着未腐的枯叶,层层叠登,脚踩上去“吱吱嘎嘎”。从湖嘴大街的“大”字,可以想象 ,虽然现在繁华不再。明清时,河下是淮北盐集散地,沿
28、海所产淮盐, ,经检验后分运各地销售。除了盐,粮食、竹木铜铁和其他各种紧俏的商品,都经此周转。从扬州等地来此居住的盐商们热衷于建造宅第、园林、书院、会馆。商家云集,鲜衣美食,觥筹交错,繁华之至。河下一百多条街道(现仅存二十余条), ,人称石板街。淮北平原一马平川,没有山也就没有石头。大盐商南下运盐返程,卸了货的船轻飘飘的,就用石头来压船。石头运至河下,物尽其用,宽石头横铺于街心,窄石头竖铺于两侧,穿插有序,疏密有致。铺上石头后,河下的路就平坦了些。马、骡驮着货物经过石板街,还有推独轮车的、挑担子的。天长日久,石板街的石头磨去棱角,变得光滑、厚润。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
29、一项是(3分)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B.有活力,有思想,有情感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老李身上。C.他干了一件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放弃武汉的一切,去上海当老师。D.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泛青的草色混合着层层叠叠的未腐的枯叶,脚踩上去会发出声响。”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提到河下古镇街道上的石头。这些石头先
30、是“压舱石”,能使船在遇到大风大浪时避免大幅度摇晃和翻船。后来这些石头被铺在街道上,使得路面平坦一些。这可谓物尽其用。再后来,经历岁月风霜、行人车马的磨砺,它们被磨去棱角,最后变得光滑、厚润。这样,古街道的路面就更加平坦。对于这些石头的“经历”,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高三10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3分)【解析】A项肖洛霍夫的获奖不能体现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C项由原文可知,“艾略特、福克纳等人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
31、”是由于他们在艺术上有创新,作品质量上乘,且“年轻的评委会倾向于艺术上有创新的人”;D项“必要前提”不合逻辑。2.C(3分)【解析】“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创造出自我栖居之所”的目的不是“以人的生存哲学的探讨来引发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由原文可知,“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与“探讨人的生存哲学”为并列关系,且主语都是“世界人们”。3.B(3分)【解析】“意在强调他们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文学性”错,由材料二最后一段可知,作者是强调二人获奖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契合了时代的语境。4. 政治偏见;时代的语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的能
32、力。首先,要研读题干,明确答题要求;然后,找准相关要点在两则材料中的位置,并进行概括。5. 评选委员会发现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和艺术上的创新性,授予其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做法遵从了诺贝尔的遗嘱,把文学奖颁发给“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同时也体现出评委会的变通,能根据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勇于对评选标准作出相应的调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思想观点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简要说明,形成答案。6. D(3分)【解析】“并讽刺村长没有送礼”“无地自容”等说法言过其实;另外,村长“阴着脸”
33、是因为自己出的价格一再被拒绝而生气,并不是因为“无地自容”。7. B(3分)【解析】“都使用了比喻手法”说法不当,这两个句子均未使用比喻手法。8. 情节的运行始于“村里要请戏”,但价钱却从二百涨到四百;村长见到孙团长之后才得知,价钱又涨到了六百。价格的一再变化使得请戏过程有了曲折。接着写请戏不成,回村的路上出现“意外”,请戏过程有了第二个曲折。听到消息后,孙团长态度转变决定免费演出一场,形成第三个曲折。孙团长免费送戏但却遭到村长的拒绝,村长前后行为的反转形成第四个曲折。(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叙述手法作用的能力。文本二中的画线句介绍了小说实现“曲折有致
34、又耐人寻味的变化之美”的方法,据此分析文本一,会梳理出不同的“曲折”,最后组织答案即可。9. 小说讲述的是村里要请剧团演出,但最终拿出二百元钱请了二人转班子这样一个故事,可谓“小题材”。小说借这样一个故事塑造了村长的形象。他为了村民的利益,全力争取;而对于施舍,绝不降格乞求。事情确实发生在小小的村子,施舍的也不过一场县级剧团的演出,可那份为乡邻嘱托全力以赴的责任心,靠自身努力而不接受施舍的原则性,让人肃然起敬。(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答题时,首先结合小说相关内容思考“小题材”“让人肃然起敬的村长的形象”具体指代什么
35、,再组织语言作答。10. C F H(每处1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若非罪人”与前文“若罪人”对举,应在C处断句;“则不可劝之以徇”意思表述完整,应在“F”处断句;“劝之以简”与前文意思形成转折,且后文“是”是停顿的标志,所以在“H”处断句。11. A(3分)【解析】“一车三马”错,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四人”错,配甲士三人。12. C(3分)【解析】“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动用八百辆兵车”错,由原文可知,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动用七百辆兵车。13. (1)您,是国家的卿。损失了您(您牺牲了),就是一种羞耻了。(“子”“陨”各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2)不向韩厥讲清他的决定
36、是错误的原因,反而劝他“将尸体巡行示众”,这是让韩厥不明白自己的过错。(“所以”“是”“过”各1分,句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1)子:您;陨:损失(牺牲)。(2)所以:的原因;是:这;过:过错。14. 以“纣为炮烙”类比若所斩之人无罪,那么“韩子之谤”已形成,(1分)以崇侯、恶来又唆使纣王“斩涉者之胫”类比此时郤子“以徇”的做法,(1分)说明郤子“以徇”的做法错上加错,是“益谤”而不是“分谤”。(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原文在列举的史实前论述“斩若非罪人,则已斩之矣是子言分谤也”。然后列举史实类比,接着
37、总结“郤子之言非分谤也,益谤也”。根据原文的论述分析即可,15. D(3分)【解析】“用语直率”错,尾联运用典故,委婉含蓄。16. 使用多个地名,展示了友人的行程,表现了其路途之遥远与艰辛;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挂念与期盼;多个地名引发读者对当地景色的联想,扩展了诗歌的意境;多个地名散落句中,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动态美),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作答本题,先梳理出诗人在诗中所使用的地名,再结合本首诗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即可。17. (1)荀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2)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3)
38、示例:青枫浦上不胜愁 蓝田日暖玉生烟 摐金伐鼓下榆关 单于猎火照狼山 青泥何盘盘 剑阁峥嵘而崔嵬每空1分。第(3)题中,学生所写答案虽有地名但不是唐诗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第(1)(2)题内容分别出自苏轼赤壁赋、李商隐锦瑟、白居易琵琶行,都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应理解情境,再联系相关篇目的内容作答。18. A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B齐头并进(并行不悖、相辅而行)C指日可待(每空1分,成语意思符合语境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后面的语境强调现在美星町的高知名度,据此可以填写“名不见经传”或者“默默无闻”;第二空
39、,前面语境强调“构建城市明亮夜空”和“治理光污染”可以同时进行,相互协助并不冲突,可以填写“齐头并进”“并行不悖”或“相辅而行”;第三空,语境强调“西涌成为下一个美星町”不多久就可以实现,可以填写“指日可待”。19. 第句,可修改为:山体对城市光污染起到了很好的遮挡效果,使得西涌先天就具备建设暗夜社区的环境。第句,可修改为:衡量一个地方是否适宜观星,核心在于它是否拥有优良的大气稳定度。(每修改正确一句得2分,若只指出序号而修改不正确不得分。其他修改方法正确亦可)【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中途易辙,可在“先天的环境”前加上“使得西涌”;语句,两面对一面,可在“拥有优良的大气稳定
40、度”前加上“是否”。20. C(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分析其用法的能力。文中破折号和C项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A项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B项破折号表示总结;D项破折号表示语意递进。21. 历史上河下的繁华 全部运到河下 皆铺上石头(每空2分,意思对且字数符合要求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衔接连贯能力。根据后面的语境,处可填写“历史上河下的繁华”;根据前后的语境。处可填写“全部运到河下”;根据后面的语境。处可填写“皆铺上石头”。22. 原文将“层层叠叠”独立成句,凸显了枯叶的厚度;(1分)原文使用拟声词“吱吱嘎嘎”,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脚踩在枯叶层上发出的声响,且与“
41、层层叠叠”一起使表达更有韵律感;(2分)原文长短句结合,与上下文的整体风格一致。(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先弄清楚原句在语序、句式和表达重心等方面的特点,再结合改句和原句的不同之处选取赏析的角度,最后组织答案即可。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提到河下古镇街道上的石头。这些石头先是“压舱石”,能使船在遇到大风大浪时避免大幅度摇晃和翻船。后来这些石头被铺在街道上,使得路面平坦一些。这可谓物尽其用。再后来,经历岁月风霜、行人车马的磨砺,它们被磨去棱角,最后变得光滑、厚润。这样,古街道的路面就更加平坦。对于这
42、些石头的“经历”,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比喻型材料作文,取材于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作文材料介绍了河下古镇街道上的石头的“经历”。这些石头先是“压舱石”,作用重大。能够成为“压舱石”,说明这些石头有一定的重量,这启发我们要想成为有用之人,需要培养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积淀。这些石头由重要的“压舱石”变为铺在街道上的石头,也能发挥作用,让路面平坦一些。这启发我们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经历磨砺,石头最后变得光滑、厚润,这样路面会更平坦,这可以启发我们成
43、长需要经历一定的磨砺,也可以启发我们要持续努力,积累经验和知识,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石头虽然有变化,但是本质并没有改变,这可以启发我们不管经历了什么,“本心”或者“初心”不可改变。【参考立意】厚重的人生离不开“积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磨砺;虽历经磨难,仍要保持“本心”;持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古石的智慧:承受、包容与升华在河下古镇的街巷中,那些沉稳厚重的石头铺就了历史与现代的路途。它们是船只压舱的安定石,是铺路的平平石,最后是岁月磨砺下光亮的平滑石。这些石头,以其存在和经历,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启示。我想到了古人所说的“君子慎其独也”。这些石头,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如那
44、君子在独处时持重的自己,稳定而坚定。它们沉稳地躺在河底,静静地等待岁月的洗礼。就像君子在独处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这种定力,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的。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纷繁复杂的情绪和事物所困扰,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我们应该像这些石头学习,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这些石头,经过时间的磨砺,变得圆润而光滑。这就像人生的经历一样,经过挫折和困难,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这些石头经过岁月的磨砺,就像那经过琢磨的玉器,变得更加光亮平滑。我们也应该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断地打
45、磨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完美。这些石头最后变成了光亮的平滑石,使古街道更加平坦。这让我联想到了古人所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些石头在经历岁月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宽广和包容。它们不仅承载了古镇的交通,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正是这种包容和宽广的胸怀,让这些石头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更加宽广和高尚。我们也应该学会包容和宽广,不仅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也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学会海纳百川,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怀。这些石头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应该像这些石头一样,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断地打
46、磨自己;最后,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和宽广,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怀。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以这些石头为榜样,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并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怀。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光亮平滑;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的现代人。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卫穆公派遣孙桓子、石稷、宁相、向禽率兵入侵齐国,和齐军相遇。石稷想要回去。孙桓子说:“不行。用军队攻打别人,遇上敌人就回去,将怎样对国君说呢?如果知道不能作战,就应当不出兵。现在既然和敌军相遇,不如打一仗。”卫国军队战败。石稷说:“军队战败了,您如
47、果不稍稍等待,顶住敌军,将会全军覆灭。您丧失了军队,如何回报君命?”大家都不回答。石稷又说:“您,是国家的卿。损失了您(您牺牲了),就是一种羞耻了。您带着大家撤退,我就留在这里。”石稷又通告军中,说援军的兵车来了不少。齐国的军队就停止前进,驻扎在鞠居。仲叔于奚援救了孙桓子,孙桓子因此得免于难。孙桓子于是到晋国请求出兵,臧宣叔也到晋国请求出兵,两人都投奔郤克。晋侯答应派出七百辆兵车。卻克说:“这是城濮之战的兵车数。当时有先君的明察和先大夫的敏捷,所以得胜。克和先大夫相比,还不足以做他们的仆人,请发八百乘兵车。”晋侯答应了。郤克率领中军,士燮辅佐上军,来书率领下军,韩厥做司马,以救援鲁国和卫国。臧宣叔迎接晋军,同时向导开路。到达卫国境内,韩厥要杀人,郤克驾车疾驰赶去,打算救下那个人。等赶到,已经杀了。郤克派人快速把尸体在军中示众,还告诉他的仆从说:“我用这样的做法来分担指责。”材料二:有人说:郤克的话,不可不作分析,它不是分担指责。韩厥所斩首的,如果是罪人,就不应该救他,救助罪人,法令就会因此败坏,法令败坏,国家就乱了;如果不是有罪的人,郤克就不应该劝说韩厥把被斩首者的尸巡行示众,劝说巡行示众,是双重委屈无辜,双重委屈无辜,民众会因此产生怨恨,民众怨恨,国家就危险了。郤克的话,不是危险就是混乱,不可不作分析。况且韩厥所杀的如果是有罪的人,郤克要分担什么指责呢?所杀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