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农村义务教师考试教师招聘面试经典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4年农村义务教师考试教师招聘面试经典题目.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综合 - 教师招聘试题】提问: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回答: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提问: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回答: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专家认为兴趣、态度是最主要的。你有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兴趣也是主要的,但只有你有这个心去学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老师也只能叫你如何去学,即使他教得不好,但只有你有心,还是回学好的。 提问:3、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
2、,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回答:首先、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还要乐业,这一点也很重要。 其次,健康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再有就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学生满意,喜欢听! 专家个人认为师德、人品及个人的修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爱心与责任心。 提问:4、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回答:同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因材施教。专家很赞同,因为学生是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殊性。老师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和得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3、,如孔子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提问:5、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回答: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二、兴趣的培养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 提问:6、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 回答: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专家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就必须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 (
4、1)“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 (2)“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 (3)“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 (4)“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 提问:7、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回答:本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出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 专家认为,原来是陈老先生的一句勉励之语(可能勉励后人,也或是勉励老先生自己),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出如此多的讨论吧! 提问:8、你怎样认识集体备课制,它有优势吗? 回答:优点:防止老师偷懒,提高教师教学主动
5、性。减少教师个人的一些违规举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亲密老师之间的同事关系,有利于互相提高水平。 提问:9、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艺术,专家觉得任何一门事物都是艺术艺术来原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 提问:1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回答: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基础目标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发展。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
6、造性三个方面。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体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的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
7、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地学习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 课堂驾驭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11、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回答: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很简单地打个比方,如果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突然之间,中间断了一节,您说会怎么样?以学生为本,其实说的就是传承,接力棒需要有人接的,如果只有第一个,而没有第二个,那会是怎么样?
8、 提问:12、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那些? 回答:(主观见解) 提问:13、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回答:(主观见解) 提问:14、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9、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
10、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
11、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调整字体: 】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
12、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 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
13、者。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