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卷(七)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
《押题卷(七)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押题卷(七)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押题卷(七)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是历年中考各必考的内容之一。考查内容:教材中文言文语段的阅读。近几年来,中考对该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1.题型基本固定,3道题,-般客观题、主观题交替出现。2.考查的范围,多考语境中对文言知识运运用及文章内容理解进行考查。3.考查知识点基本固定,实词释义或辨别,语句翻译,内容概括分析。.1.注意基础积累,过好语言关,文言文阅读的前提是“读懂”,因此扫清语言障碍是基础。中考题也无不首先从语言文字的理解.上设题。许多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中,考查字词句的理解翻译就占了一半的分值。因此平时应熟悉课文注释。 重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词、常用虚词
2、的识记和总结。2.熟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课内文言文阅读,实际上就是考平时学得怎样。可以把讲读课文、特别是“课标”要求必背的16篇课文作为重点。3.所谓“知人论世”,理解一篇文章,应对作者的生平、处境和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只有结合作者遭受贬谪的背景,才能准确理解蕴涵在游玩山水中的思想感情。4.理解、掌握文章的内容,先要通览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思路、结构和主旨。在此基础.上逐段分析,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发现并明确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用,再分析、评价文章的相关内容。5.注意“古为今用”。平时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评价课文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情感态
3、度,思想观点。(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
4、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选自国语王孙圉论楚宝,有删改)【注释】王孙圉(y)聘于晋:王孙圉访问晋国。聘:访问。飨(xin):用酒食款待,宴享。鸣玉以相:弄响身上的佩玉给(王孙圉)看。鸣:弄响。相:本义察看,这里指给看。珩(hn):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观射父:楚国大夫。倚相:人名,楚国史官。圣:通达事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才美不外见见余大喜曰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战于长勺C未尝为宝或异二者之为D其为宝也几何矣其真无马邪2把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楚之白珩犹在乎?3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4甲文中作者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才?5甲、乙两文都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甲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乙文用“_,_”揭示人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请用乙文中原句回答)【答案】1B 2(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来喂养它。(回答“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亦可)(2)楚国的白珩还有吗? 3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 4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
6、能。(能答出希望统治者听取人才的意见,让其有优厚的待遇等也可。) 5 圣能制议百物 以辅相国家【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见:同“现”,显现/看见;B.于:都是在;C.为:作为/心理;D.其:它/难道;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1)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千里:名词动用,能日行千里。(2)之:的。珩: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犹:还。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7、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意思是:还有左史倚飨,能够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章,陈述各种事物。“又有左史倚相”动宾结构,应在“相”后停顿;“能道训典”动宾结构,应在“典”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统治者的错误做法,从反面理解,作者则是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5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要求用乙文中原句回答。根据提干“揭示人
8、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的提示,找到乙文“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可提炼出: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意思是:贤能够掌握和评判万事万物,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做宝。【点睛】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
9、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楚国大夫)王孙圉在晋国访问,(晋国国王)定公设宴招待他,(晋国大夫)赵简子(佩带着能发出)鸣响的玉来和他飨见,问王孙圉说:“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王孙圉)回答说:“在。”简子说:“它是宝啊,价值多少啊?”(王孙圉)说:“没(将它)当成宝。楚国所当成宝的,叫观射父,他能发表(上乘的)训导和外交辞令,来和各诸侯国打交道,使我国国君不会有什么话柄。还有左史倚飨,能够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章,陈述各种事物,朝夕将成败
10、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国君,使国君不忘记先王的基业。如果说到白珩,这只是先王的玩物,哪称得上是宝啊?圣贤能够掌握和评判万事万物,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做宝。”(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问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乙】荆庄王
11、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吕氏春秋)【注释】荆:古代楚国的别称。沟洫(x):指护城河。洫,沟渠。宁国:楚国臣子。罢:通“疲”,疲乏,疲劳。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肉食者鄙神弗福也对曰遂取陈焉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B何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C兴兵伐之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D必以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8翻译文
12、中画线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而 蓄 积 多 赋 敛 重 也 则 民 怨 上 矣10【甲】【乙】两文共同揭示出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_。【答案】6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赐福,保佑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于是,就 7A 8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派人去察看陈国的情况。 9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10取信于民【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
13、当权者目光短浅。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句意为:神是不会保佑你的。福:赐福,保佑;(3)句意为:回答说。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4)句意为:于是攻下了陈国。遂:于是,就。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A.属:都是名词,种类,类;B.故:名词,原因/连词,所以;C.之:代词,指代陈国/助词,的;D.以:介词,按照/介词,因为;故选A。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狱:(诉讼)案件。察:明察。情:诚,诚实
14、;这里指诚心。(2)重点词语:欲:想。伐:讨伐。使:派。视:看,这里有侦查之意。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意思是:(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而蓄积多”主谓结构,应在“多”后停顿;“赋敛重也”主谓结构,应在“也”后停顿;因此断句为: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文“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曹刿认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
15、“忠”是尽职于民,于是肯定“可以一战”,因此,在曹刿看来,战争的胜负既不取决于贵族的支持,也不取决于神明的保佑,而是决定于“取信于民”。而【乙】中“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中的宁国也把“取信于民”当做讨伐陈国的条件。据此可知,两文共同揭示出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点睛】参考译文【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
16、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乙】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
17、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11(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
18、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出师表)乙后世唯诸葛武侯有伊尹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耕莘聘币,已略相类。其告后主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库有余帛廪有余粟以负陛下。”观此言,则其视富贵为何等物!故先主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非先主照见孔明肝胆,其肯发此言!(节选自鹤林玉露)注伊尹:商朝开国元勋之一。耕莘(shn):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
19、野,隐居乐道。聘币: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汤使人以币聘之。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没有别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不使库有余帛廩有余粟以负陛下(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攘除奸凶已略相类故先主临终谓之曰(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4)结合甲乙选文简要概括孔明的忠心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不使/库有余帛廩有余粟/以负陛下。(2)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铲除。相像。所以。(3)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继承父位的嫡长子可以辅佐就辅佐;
20、如果他没有才能,您可以自己取而代之。(4)孔明的忠心表现在:知恩图报,尽职尽责,一心为主,不图私利。【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不会让仓库里有多余的丝织品,粮仓里有多余的粮食,来辜负陛下。“库有余帛廩有余粟”是“使”的宾语,“以”是连词,来,其前断开。断句为:不使/库有余帛廩有余粟/以负陛下。(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
21、为: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鄙:身份卑微、见识短浅。(2)句意为:扫除奸邪。攘除:铲除。(3)句意为:大致相似。类:相像。(4)句意为:所以刘备临终前对他说。故:所以。(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1)际,时候;奉命,奉行使命。(2)嗣子,继承父位的嫡长子;辅,辅佐;不才,没有才能。(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从甲文“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可知,诸葛亮知恩图报;从“受命以来,夙夜忧
22、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可知,诸葛亮谨记先帝遗嘱,尽职尽责;从乙文“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库有余帛廪有余粟以负陛下”可知,诸葛亮一心为主,不图私利。【点睛】参考译文:甲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押题 文言文 阅读 解析 备战 2023 年中 语文 考题 全国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