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子的萌发.doc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子的萌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子的萌发.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种子的萌发”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种子的基本结构,这一课时则安排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知识方面是上节课的延伸,而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探究总结能力的培养。农村的学生对作物的生长很熟悉,但对细枝末节不甚了解。学生对如何选择种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我们通过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分析,学会对生活的经验做概括和总结。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先把探究实验完成,根据结果初步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课堂上,老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做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进一步展示煮熟
2、的种子在刚才同样的条件下却无法萌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得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新课标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所以教法学法的选择很重要。在本节教学中,我将综合运用这三种教学方法。阅读法:在课堂上我会给出时间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片段阅读和总结,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观察法:是学习生物学知识极为重要的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观察到底哪些种子萌发了,条件是什么,这样的话同学们的印象会更深刻。实验法:是获取生物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验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2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3、2.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知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能力目标:知道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来进行种植;情感目标:联系生活上的种植,培养对农业敬佩的情感。2.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对照实验;教学难点:实验组和对照组3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提前5天做的实验实验一(老师准备):烧杯内斜靠着一个木棍,棍子上绑着3颗种子:泡在水里、一半在水,一半在空气、全部暴露在空气。整个装置在常温下放置5天。烧杯内斜靠着一个木棍,棍子上绑着3颗种子:泡在水里、一半在水,一半在空气、全部暴露在空气。整个装置在冰箱内放
4、置5天。烧杯内斜靠着一个木棍,棍子上绑着3颗煮熟的种子:泡在水里、一半在水,一半在空气、全部暴露在空气。整个装置在常温下放置5天。实验二(各小组准备):课本的实验(四个瓶子:1号无水、常温;2号适宜水、常温;3号适宜水、低温;4号过多水、常温)3.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你们家里种过植物吗?种子怎么样才可以萌发?有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时已经是春天了,天气暖了,加上有雨,猜测种子需要在温暖的、有水的条件才可以萌发。联系生活,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2自主探究 小组讨论 学生观察自己事先做的实验(四个瓶子:1号无水、常温;2号适宜的水、常温;3号
5、适宜的水、低温;4号过多的水、常温),填好表格,小组内讨论。1号2号3号4号纸巾张数黄豆数量加水的量放的地点(温度)是否萌发 学生发现大多数是二号瓶子萌发了,部分4号瓶子里的种子也萌发了,但有股腐烂的味道。 学生通过总结发现,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太多水虽然也有部分种子萌发,但是会腐烂,所以不是适宜的条件。学生很容易会忽略空气这个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用水泡过种子,种子接触到的空气很少,所以种子萌发还需要充足的空气。在这里可以类比有人溺水身亡,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水多,而是因为缺氧,让学生明白种子也是需要氧气的。 另外通过明晰的表格,让学生深入了解对照实验。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部编版七 年级 上册 生物 第三 单元 教案 生物圈 中的 绿色植物 种子 萌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