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doc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同学,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7分)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0分)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国人春节喜欢挂葫芦,不仅因其藤长子多,象征多子多孙,还因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zh)立于梅枝之上,谐音为“喜上眉梢”;过年
2、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是谐音,希冀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又如,在中国文化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含蓄、避粗俗成_的效果。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表示“怜”,用“梨”表示“离”,在内(lin)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_命运的怜惜和对黑暗社会害其骨肉分离的愤慨。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原因。(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愤慨(gi)希冀(y)B. 愤慨(k
3、i)希冀(j)C. 愤慨(ki)希冀(y)D. 愤慨(gi) 希冀(j) (2)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伫敛 B. 贮敛C. 伫潋 D. 贮潋(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婉转惊慌失措B. 婉转孤苦伶仃C. 典雅惊慌失措D. 典雅孤苦伶仃(4)文段中的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5)借助文段中学到的知识判断,以下表述中不包含谐音文化的一项是()(2分)A. 三味书屋中挂着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暗指书中自有福禄。B. 中国人年夜饭一般都有鱼,预示“年年有余”;喜欢数字“8”,而
4、尽力回避数字“4”。C. 俗语“矮子爬坡”说的是小个子一步步往高坡爬的情景,暗含“步步高升”的意思。D. 过年时,很多人会在家里倒贴“福”字,表示福气已“到”,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2. 古诗文默写。(4分)(1)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写月照清江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诗句是:“_,_。”(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写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3)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人无常师,只要我们抱定“_,_”的学习态度,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从中得到提高。(4)刘禹锡秋词(其一)中采用对比手法,否定了悲秋的论调,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的诗句是:“_,
5、_。”3. 为迎接农历癸卯年的到来,班级拟办一期以“卯兔贺岁”为主题的班刊。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8分)【栏目一】汉字中的“兔”兔,是乖巧温驯的小动物。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了“兔”字的踪影。“兔”是象形字,其甲骨文“”描绘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形象。兔是弱小的动物,常活动于森林、草原间,需要准备多个藏身之所来躲避猛兽的攻击,成语“狡兔三窟”正是源于兔的生存技能。兔在奔跑时动作迅捷,由这个特点派生出来的汉字“逸”,从“辶”从“兔”,可以推断这个字的本义是_。兔也是有较强繁殖力的动物,“兔子”谐音“吐子”,常被人们视为多子多孙、家族兴旺的象征。“兔”,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四,对应十二地支中的
6、“卯”,即为“卯兔”。说文解字中有“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的解释,“卯”表示农历二月,万物复苏,让人感到生机盎然,春意融融。(1)结合文段,你认为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根据这个意思来组词,你想到了_。(2分)(2)有关“兔”的成语很多,下列选项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 守株待兔B. 狡兔三窟C. 动如脱兔D. 兔死狗烹【栏目二】民俗中的“兔”兔,在中国被视为祥瑞之兽。旧时正月初一,人们把面捏的兔头挂在门额上,辟邪祈福,俗称“挂兔头”;正月十五元宵节,扎兔形灯笼,游街玩耍。在老北京,每逢中秋节还有拜“兔儿爷”的习俗。相传老北京城曾有过一场瘟疫,月亮上的玉兔带着仙药医
7、治了很多百姓。为了感谢它,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尊称为“兔儿爷”。随着时代的发展,“兔儿爷”渐渐褪去神圣的光环,成为中秋节流行的民间玩具_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战袍的_也有背插纸旗纸伞、或坐或立的此外,以兔形为主体的剪纸、刺绣、彩绘等艺术形式也十分常见,其健康长寿、祛病驱邪、护佑平安的文化内涵已深入人心。(3)填入处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A. :,B. ,C. :、D. ,、(4)下图是集邮爱好者小林找到的癸卯年特种邮票图稿(兔子颜色为蓝色),由我国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创作。请结合文段内容和说明文字,和小林说说它的寓意。(2分) 说明:这枚邮票名为“癸卯寄福”,白底,蓝兔,一手执
8、笔,一手持信。小林说:“生肖邮票,总是寄托着我国民俗中的美好寓意。”你说:“是的,这枚邮票_。” 4. 完成西游记名著探究表格。(5分)探究西游记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话语摘抄A.“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B.“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C.“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纵是弟子不善,也当将功折罪,不该这般逐我”(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1)从以上三处摘录中,你能看出孙悟空对唐僧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2)
9、结合下图可以发现,孙悟空的取经之路同时也是他的“成长”之路,有很多关键因素促成他的成长。请你提炼其中一个关键词,如磨难、关爱、团队合作等,结合原著情节,说说理由。(3分) 任务群二同学,下面你将进入“古诗文阅读”模块。徜徉于古诗文中,你会感受到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品味中华经典作品,体会古圣品格志趣,理解先贤风骨节操。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诗歌鉴赏。(5分)【甲】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
10、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包含着诗人的苦涩、无奈之情。B. “何当”“却话”极具口语化,分别解释为“何尝”“反而说”。C. “僵卧”写作者闲居的老病状态,“孤村”也暗示诗人的孤独。D. “不自哀”是因为诗人还一直坚守着为国家戍守边关的强烈信念。6. 【甲】【乙】两诗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什么手法?分别描绘了什么情景?请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12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
11、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表伯王洪生家,有狐居仓中,不甚为祟;然小儿女或近仓游戏,辄被瓦击。一日,厨下得一小狐,众欲捶杀以泄愤。洪生曰:“是挑衅也人与妖斗宁有胜乎?”乃引至榻上,哺以果饵,亲送至仓外。自是儿女辈往来其地,不复击矣。(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甚:过分。祟:鬼神给人制造灾祸。辄:就。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第一 学期 期末 评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