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学案-第三部分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广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学案-第三部分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学案-第三部分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大数据告知你广东省中考命题规律考试要求主要考点考查频次题量和分值命题规律1.厘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整体理解)概述故事情节2014、2015年考非选择题,4道题,共17分文学类文本的选材通常比较青睐记事写人的小说或散文,多以“青少年”作为叙述对象,题材涉及亲情、成长这一主旋律,比较贴近中学生的生活与思想,考生读起来容易理解。情感真挚动人,能让考生有所感悟把握文章思路和线索2012年考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019、2021年考分析标题内涵和作用2011、2013、2015、2016、2019年考2.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整体理解)概括、分析或评价人物的形象、
2、品质2010、2011、2013、2021年考概括或分析人物的情感、心理、态度变化,把握作者的看法和态度2008、2010、2011、2012、2016、2018、2019年考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局部理解)分析句段作用2010、2012、2014、2016、2017、2018、2019、2021年考揣摩或补写心理活动2008、2010、2021年考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运用)分析表现手法品味加点词语赏析理解句子20132020年考5.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运用)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2006年考核心素养要求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思维的发展
3、和提升课 标 指 针试 题 解 钥1.厘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2.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20212020201920182017篇目望北哨所与母亲相守50天灯如红豆笔下犹能有花开细水长流体裁小说散文散文散文小说命题考点15题文意理解与概括文意理解与概括文意理解与概括细节理解与概括文意理解与概括16题句段作用插叙作用句段作用句段作用句段作用17题主人公分析语言赏析揣摩人物心理语言赏析语言赏析语言赏析18题揣摩人物心理选材与主题分析标题含义与作用句子含意(主旨理解)句子含意(
4、主旨理解)一、(2021广东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望北哨所石钟山 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 望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地址就写着“望北”。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她莫名地会想到某些古诗词,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洋洒洒的落雪 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冬天,哨所和山下邮路不通,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读信的顺序只能依据邮戳的时间,有时邮戳上的时间也相同,她只能随机拆开一封信。这样读信,让她有种时光
5、倒流之感: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界碑、边境线,下一封信又是满山大雪,混沌一片了。几十封信,让她恍若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 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他探亲休假。他变黑了变瘦了,说话也惜字如金,他解释说,哨所人不多,消息又闭塞,信息少,大脑的某根神经就沉睡了,话语自然就少了。在他休假这段日子里,他们见面时话很少。分开时,就用短信交流,就像他们又回到了两地。似乎在这时,他才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风趣、幽默、刚毅 假期快要结束时,两人计划了他们的人生大事。等春节一过,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了,他们要在这年的夏天完成终身大事。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甚至整个西藏对她来说都充满诱惑。她还学会了一首歌:
6、坐着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他们计划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节,雪山脚下开遍了格桑花,她去望北哨所,他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 她终于来了,先是飞到了日喀则,又坐上了长途运输车。公路在悬崖峭壁间盘绕,她看到了一片又一片的格桑花,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越驶越高,她感到头疼恶心,视线也模糊起来,司机是个老兵,拿出氧气袋让她吸,告诉她,望北哨所的海拔比此地还要高出一千多米。她吸着氧,思绪似乎清晰了一些。当车行驶到海拔四千多米时,她感觉整个人似乎死过了一回。 两天之后,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大雪封锁了
7、他们的去路,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失望地告诉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雪消融之时,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望北哨所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天。 她绝望地站在车下,顺着老兵的指引,看到了山顶一排石头房子,“那就是望北哨所”。她看见房子外聚集了一排士兵,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他一定在人群中。可是她分不清哪个是他,她想起了,在上次他探亲时她为“本命年”买了两条红绸腰带,每人一条。春节后,她写信提醒他把红腰带系上,红色代表着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她从腰间解下那条红色的绸带,冲着山上挥舞着。在大雪皑皑中,那条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突然,她看到山上人群中也飘起了一条红绸带,那一定就是他了 她
8、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雪已经融化了,一封电报告诉她,他在巡逻路上 她终于来到了哨所,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她来了,他却失约了。不,他在履行自己的约定,永远在望北哨所等她 离开望北哨所,她把那条红绸带留在了山上。下山走了好久,她回望哨所时,一切都模糊了,似乎唯有那条红绸带仍在风中飘舞,似乎是他在为她送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唯有那一点红,越来越醒目。(有删改)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第段“她”对望北已经很熟悉的原因。(4分)答:她的爱人被分配到了望北哨所,写给她的第一封信就是从“望北哨所”寄出来的,所以印象深刻。因为她的爱人给她的几十封信件中介绍了望北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望北哨所在她的想象里如诗如画,并
9、联想到古诗词,有一种熟悉之感。望北哨所寄托了她对爱人的深情和无尽思念。2.第段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4分)答:此处引用歌词,“拉萨、布达拉宫、格桑花”都是西藏的代表;通过唱歌描写出姑娘期待着去见爱人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原本应是和爱人去完婚,结果被大雪封锁无法相见,只能靠“红腰带”传递信号,从文章后部分可知,爱人牺牲在巡逻的路上,她最终见到的是对方的墓地。将前后形成对比,突出军人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同时为下文情节做铺垫,使文章情节更波澜起伏,生动感人。3.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4分)答:我认为文章主人公是“她”。文章
10、写一位女子思念自己在哨所服役的爱人,最后却得知爱人为国牺牲的动人故事。文章大部分的篇幅都是站在“她”的视角来写,“她”贯穿全部情节内容。文章围绕她的感情变化贯穿全文,思念爱人、期待和爱人见面、痛失爱人、理解并且为爱人自豪。通过她感情的变化,使得结局更感人,使得以这位女子的爱人为代表的那一群为国牺牲忠勇无畏的中国军人的精神更加伟大。4.“她”为什么把红绸带留在山上?请结合选文,以“她”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答。(5分)答:红色丝带是我们本命年特地买的,它既象征着我俩的爱情,希望我们能走进婚姻的殿堂,也象征着正义、成功、忠勇。你是我的爱人,失去你我多么痛心,但是你也是祖国的儿女,我要把这条红色的丝
11、带留在这哨所,它就像你还在一样,让你的忠魂留在这里继续守护祖国的边疆。二、(2020广东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与母亲相守50天明前茶 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老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贴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
12、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吗?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
13、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每天,莉君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这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
14、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憋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
15、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 “37年了,我总记着欠闺女一份情,” 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
16、,我和你爹都没能满足你” 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摘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1.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莉君母亲的“能干”?(4分)答:能腌制腊肉、咸火腿;善于侍弄菜园;会做满满一桌菜;雕刻的软木青蛙栩栩如生。2.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4分)答:示例:“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的寂寞和冷清,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揭示了莉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体会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答:“揪扯”
17、本义是指撕拉的动作,这里指莉君想到母亲要照顾一大家子的辛苦而内心酸楚,表达了莉君对母亲的心疼。(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母亲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并说明理由。(2分)母亲得意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以疫情为借口留住女儿的得意心理,写出了母亲需要女儿的陪伴。4.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答:示例一:“人间亲情”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与母亲朝夕相处,增进感情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表现了母亲对
18、儿孙们的浓浓亲情,以及莉君对母亲的理解和爱。示例二:“人生感悟”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的故事,描述莉君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心路历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揭示了陪伴、换位思考可以消除亲人之间的隔膜,让亲情更融洽的道理。三、(2019广东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灯 如 红 豆候志明 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灯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
19、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
20、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清点账目,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睡了。睡醒一觉,我发现父
21、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
22、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2022 年中 语文 复习 第三 部分 第四 文学 文本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