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七年级学力水平测试语文学科(120分钟 120分)说明: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用蓝、黑色墨水或蓝、黑色笔芯圆珠笔在试卷答题纸上答题。3.全卷120分中有5分为全卷的书写分,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分歧(q)诀别(ju)憔悴(qio)惩戒(chng)B. 酝酿(ning)狭隘(y)热忱(zhn)拈轻怕重(nin)C. 徘徊(hu)祷告(do)称职(chn)随声附和(he)D. 匍匐(p)虐待(n)模样(m)骇人听
2、闻(hi)【参考答案】D【点津】本题考查字音。A.惩戒(chng)chng;B.狭隘(y)i,热忱(zhn)chn;C.徘徊(hu) hui,随声附和(he)h;故选D。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花枝招展 晰晰沥沥 麻木不人 杞人忧天B. 疲惫不堪 见义思迁 咄咄逼人 披蓑带笠C. 神采奕奕 得意洋洋 小心翼翼 各得其所D.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人声顶沸 油然而升【参考答案】C【点津】本题考查字形。A.晰晰沥沥淅淅沥沥,麻木不人麻木不仁;B见义思迁见异思迁,披蓑带笠披蓑戴笠;D.人声顶沸人声鼎沸,油然而升油然而生;故选C。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智能设备本
3、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B. 全国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大约6小时左右。C.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D. 如今体育运动不仅是增强体质的方式,还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参考答案】D【点津】本题考查病句。A.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把“得当与否”改成“不当”;B.语意重复,“大约”和“左右”重复,去掉一个;C.成分残缺,在“保护”后面添加“意识”;故选D。4. 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
4、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提醒可以直对相知的亲友,也可以朝向;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也可以只是。总之,不管你是受到提醒还是提醒别人,你都是幸福的。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凶猛的雷霆霹雳 悄无声息的暗示 不停地絮絮叨叨A. B. C. D. 【参考答案】B【点津】综观文段,是赞美人生中各种“提醒”之音。结合关键词“可以是”“也可以是”可知,“也”在文中具有转折的意义,这是做好本题的关键。由题干可以看出,与“婉转的和风细雨”相反的是“凶猛的雷霆霹”;与“寥寥的片言只语”相反的是“不停地絮絮叨叨”;与“相知的友人”相反的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与“简单的一个动作”相反的是“悄无声
5、息的暗示”。故选B。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是( )A. 从词性上看,清楚、宽阔是形容词;从感情色彩上看,虚荣、精致是褒义。B. 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称自己的父亲,“垂询”是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见教”用来称对方指教自己,“惠存”用来称别人保存自己的东西。C.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他劝勉儿子的一封家书。D. 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选自方正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言语篇。【参考答案】C【点津】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有误,从感情色彩上看,“虚荣是贬义词,“精致” 是褒
6、义词。B.有误,“尊君” 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D.有误,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不是“宋朝刘义庆编写的”;咏雪选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故选C。6.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待事情,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应总是随声附和。B. 小外甥刚刚三岁就能流利地背出几十首古诗了,这实在是骇人听闻。C. 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的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D.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参考答案】B【分析】【点津】A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在此形容没有主见的人听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7、使用正确;B骇人听闻:指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在此形容因小外甥刚三岁就能背出几十首古诗而吃惊,使用对象有误;C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在此形容古今义区别大,使用正确;D不可救药:原义是病很重,不能抢救治疗;后也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多含贬义。在此形容愚蠢到无法改变的人,使用正确;故选B。7. 下列文段中,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那温暖的烟霞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
8、音。A. 排比B. 反问C. 设问D. 拟人【参考答案】C【分析】【点津】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常用修辞的特点,根据句子内容来分析。“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只要在乡村生活过就会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一句赋予炊烟以人的情态(踱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那温暖的烟霞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一句连用三个相同句式“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项中未使用到的修辞手法是设问,
9、选C。8. 按要求填空默写。(1)_,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2)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3)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句子是:_,_。(6)夜雨寄北一诗“_,_”体现了诗人李商隐对未来团聚情景的想象。(7)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9)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义,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_,_”。【参考答案】 博学而笃志 便引诗情到碧霄 海日生残夜 尚思为国戍轮台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
10、躁则不能治性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枯藤老树昏鸦 岐王宅里寻常见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点津】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博、笃、霄、戍、淫、精、躁、藤、萧。综合性学习(共4分)9. 在学校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材料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材料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
11、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让读者有阅读收获(提高阅读质量)。(2)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点津】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1)通读材料一,可以搜集到
12、“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可见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读者的阅读收获。(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优点,所以我们可以都采用;选择读书方法时结合自己的需求,决定改用数字阅读还是纸质阅读。据此理解作答。名著阅读(8分)10. 朝花夕拾曾又名_,讲述了鲁迅先生从_到_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_出自在这本书。【参考答案】 旧事重提 幼年 青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点津】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
13、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11. 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
14、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误了我来意。”行者道:“不是,不是!灵山之路我也走过几遍,那是这路途?”行者道:“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若有祸患,你莫怪我。”三藏道:“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即命八戒取袈裟,换僧帽,结束了衣冠,举步前进。请结合以上文段中的对话描写,分别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孙悟空:细心谨慎,善辨妖魔。唐僧:取经心诚,固执己见。【分析】【点津】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的分析。结合语段中
15、“师父,那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若有祸患,你莫怪我”分析,悟空从禅光瑞蔼之中看出有些凶气,又认为路途不对,还提醒唐僧如果有祸患,不要怪自己,可知他善于观察、细心谨慎,善辨妖魔。结合文段中“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误了我来意”“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分析,唐僧不听从他的劝告,并且表示他的心愿是“遇佛拜佛”,可知他是一个取经心诚,固执己见、听不进意见的人。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7分)一、(4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闻
16、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2. 本诗首句作者选取了_和_两个意象,渲染了凄凉哀愁的气氛。13. 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两句。【参考答案】12. 杨花 子规13.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12题点津】本题考查意象。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是诗人借以表情达意的载体。回答本题,要找出诗中物象,并揣摩其作用。诗歌的第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其中“杨花”即柳絮,有漂泊无定之感;“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听到这
17、个消息后的心情,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融情入景,渲染出无限伤感悲凉的氛围。【13题点津】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这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他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18、、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二、(12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4. 下面词语
19、中的加点字与“止有剩骨”中“止”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狼得骨止B. 止增笑耳C. 望梅止渴D. 适可而止15. 解释加点词语。(1)缀行甚远_(2)顾野有麦场_(3)意将隧入_(4)顷刻两毙_16. 翻译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7. 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4. B15. 连接,紧跟 看,视 从通道 一会儿16. (1)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17. 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打败。【14题点津】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止有剩骨”:只剩下骨头。止:
20、通“只”,仅仅、只是。A.停止;B.通“只”,仅仅、只是。C.阻止、止住;D.停止;故选B。【15题点津】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紧跟着(他)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2)句意:他看到田野中有个麦场。顾:看,视;(3)句意: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隧:从通道。(4)句意: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顷刻:一会儿。【16题点津】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
21、有:(1)径去:径直离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变诈:巧变诡诈;几何:能有多少。【17题点津】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夫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他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于是屠夫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御,一只狼假装睡觉迷惑屠夫,另一只狼打算从后边攻击屠夫,屠夫抓住时机,勇敢反击,先砍杀前狼,后“自后断其股”杀掉第二只狼。告诉我们富有智慧的人类,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遇到像狼一样狡猾的坏人,不能心存幻想,怯懦退缩,我们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点睛】参
22、考译文: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看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廊坊市 三河市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