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3(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3(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3(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上海专用)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默写与运用(1)纤纤擢素手,_。(古诗十九首)(2)未果,寻病终。_。(陶渊明桃花源记)(3)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过零丁洋中体现作者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千古名句是_?_。【答案】 札札弄机杼 后遂无问津者 夜阑卧听风吹雨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札、杼、阑、汗青”等字词的书写。(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2、小题(2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槨皆所未具。公怃然,即撤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注释】缞绖(cu di):丧服。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赗(fng):送给丧家送葬之物。赒(zhu):救济。2【甲】文的作者是_(人名)
3、,即【乙】文中的“_”。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赗敛棺槨皆所未具( )(2)使毕其事( )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座的客人为有人哭泣而感叹。B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流下眼泪的。C坐着的客人感叹有人流下了眼泪。D坐着的客人有感叹、流泪到坐席之下的。6【甲】文作者以“_”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乙】文中他用_、_等行为(用自己的话概括)践行了这一思想。7【乙】文中“寓居士人”的遭遇令公心情“_”,【甲】文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个词是“_”。由此看出,他是一个_、_的人。【答案】2 范仲淹 范文正公3 准备、具备
4、 让4不因外物和自身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5B6 古仁人 立刻撤下酒席 给了出殡的人很多钱7 怃然 忧 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富有同情心) 关心民生疾苦(体恤民情)【解析】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1)根据【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可知,选文出自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2)根据【乙】文“
5、范文正公”,回顾范仲淹谥号“文正”,可知是范仲淹和范文正公同一个人。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死者的棺材寿服等下葬的东西都没有置备。具:准备、具备;(2)句意为:让他们办完丧事。使:让。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以:因为。物:外物(的好坏)。己:自己(的得失)。5本题考查语句理解。【乙】文画线句“坐客感叹有泣下者”的意思是:在座的人都感叹不已,有的人甚至流下眼泪。其中
6、“坐客”是“在座的人”,“有泣下者”是“有流下眼泪的”。说明当时在座的都都很感动,个别人还流下了眼泪。故选B。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根据【甲】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可知,作者以“古仁人”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2)(3)根据【乙】文“公怃然,即撤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可知,他用立刻撤下酒席,并给了出殡的人很多钱等行为践行了这一思想。7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人物形象理解。(1)根据题干“寓居士人的遭遇令公心情”的提示,找到【乙】文“公怃然”可得答案;(2)根据【乙】文中“寓居士人”的遭遇令公心情“慨然”的提示,找到【甲】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可知此处填“忧”。(3)根据【乙】文“见缞绖数人
7、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可知,他体恤民情;(4)根据【乙】文“公怃然,即撤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可知,他富有同情心。【点睛】参考译文【甲】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乙】范仲淹在邠州任职的时候,一天有空闲率领下属登临楼阁,置办酒席。大家还没有开始
8、酒宴的时候,看见几个人身穿丧服,带着葬礼的物品。范公急忙命令下属去询问情况,告知是一个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邠州,将要去城郊埋葬,而死者的棺材寿服等下葬的东西都没有置备,范公得知后很忧伤,立即撤下酒席,给了出殡的人很多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在座的人都感叹不已,有的人甚至流下眼泪。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在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新时代的读书日,关键不在于计较这一天里读了多少书,而在于能否重新认识阅读的习惯。从龟甲木椟,到兽皮贝叶、线装卷轴,再到电子书籍,知识的呈现形式因时而异。进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阅读的方式也不拘于前。从载体看
9、,纸质书与电子书的争论背后,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从形态看,大部头与碎片化的热议背后,有人坚持花时间埋头于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的轻量阅读;从感官看,有人只接受看书、读书,有人则选择听有声书。当“书”的含义不断拓展,我们不妨也拓展知识 的获取方式。多样的读书体验,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由此可见,读书不拘形式。读书即学习。有声书未必没有深奥的知识,碎片化阅读并非一无是处,即便如短视频里也未必没有鲜为人知的世界。学习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不同层次的知识该如何建构我们 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奇闻异事,忙时可供消闲;新闻资讯,了解时事热点;工作
10、指南,掌握一技之长;历史知识,积淀文化底蕴身处现代社会的复杂个体,往往拥有多重身份、肩负多重使命,似乎每一类知识都有独特的价值。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择合理的内容,如何在有效时间里让学习更有意义,是每个人必须回答的考题。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不少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许会被算法与机器取代。所以,读书肩负着“重新发明自己”的重任。在猎奇大千世界、在关注冷门知识的过程中,读书能够锻炼人们的思考力与判断力。具备这些能力,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既不会盲目地包容,也不会一味地听从。载体在变,方式在变,内容在变,但学习规律不会变化。“”的积累始终重要,“”的刻苦永远关键。无论是书本、杂
11、志,还是音频、影像,抑或是论道、问学,都能使我们完成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锻造。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这应当成为世界读书日给我们的启示。8根据文章内容补全第段的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1)”的积累始终重要,“(2)”的刻苦永远关键。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C书山有路勤为径D腹有诗书气自华9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10下面材料放入文中哪一段合适,阐述理由。2021年,论语在某网络阅读平台上阅读人次达3000万。同年,科幻小说三体在某听书平台上听书量超过1亿。放入_段,理由:_。【答案】8BC9(1)读书不拘形式;(2)读书要选择合理内容;(3)读书滋养心灵、
12、锻造精神;(4)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10 第段 2021年网络阅读平台阅读论语的人次之多,三体在某听书平台上听书量之大,而第段的观点是“读书不拘形式”,这段材料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该观点。【解析】8本题考查文章关键词句的补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比喻学习必须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书山有路勤为径”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想要在广博的书山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唯有靠“勤奋”,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
13、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据“积累始终重要”可知,此处应填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据“刻苦永远关键”可知,此处应填入与刻苦有关的“书山有路勤为径”;故选BC。9本题考查文章思路的概括。文章第段,从“世界读书日”引出话题“重新认识阅读的习惯”,继而第到段分别展开论述。据第段段末“由此可见,读书不拘形式”可知,空一应填入:读书不拘形式;据第段“读书即学习”“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择合理的内容,如何在有效时间里让学习更有意义,是每个人必须回答的考题”可知,空二应填入:读书要选择合理内容;第到段讲述“读书启迪智慧”,据第段“在猎奇大千世界、在关注冷门知识的过程中,读书能
14、够锻炼人们的思考力与判断力”可知,此处可概括为:读书能够锻炼人们的思考力与判断力;据第段“无论是书本、杂志,还是音频、影像,抑或是论道、问学,都能使我们完成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锻造”可知,空三可填入:读书滋养心灵、锻造精神;最后一段总结论点“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这应当成为世界读书日给我们的启示”,故空四的本文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10本题考查议论文论据的补充。据“2021年,论语在某网络阅读平台上阅读人次达3000万。同年,科幻小说三体在某听书平台上听书量超过1亿”可知,讲述的是在网络平台上,论语的阅读人次之多,科幻小说三体听书量之大令人叹服,告诉我们,阅读不应
15、拘泥于形式,无论是传统的纸质书阅读,还是网络平台的阅读、听书,都是很好的阅读方式。而第段的观点是“读书不拘形式”,故这一段话适合放入其中,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不拘形式”的观点。(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9分)我煨暖了,你离开的背影孩子,我想起你的“四脚兽”时代。你十个多月时,你妈妈出公差,我把你托给楼下的余妈妈照看。我把你送到她家,看到余妈妈摆弄满桌子的玩具,吸引你注意。你看到五颜六色的玩具,咿咿呀呀地扭着小腰、伸出小手去抓。余妈妈偷偷转身,努起嘴、皱着双眉,那表情任谁看了都知道她正努力调动脸部所有肌肉,催促我“走、走,赶快走”。孩子,我走得急,仿佛余妈妈的表情真的挤出声
16、音了。我回到七楼家里,望了眼楼下庭院。你一定不知道,你跟我的间隔只有短短半分钟,我却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思绪转回写作方案。黄昏,我到余妈妈家接你,余妈妈正在厨房忙碌,上午吸引你注意的玩具散落一地,已无法提起你的兴趣。你坐在客厅深处,灯光稀微。你四处张望,欲哭的表情里满是孤独、失望。你看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如一头奔驰的豹,朝我奔过来。两只手掌,一前一后,嗒嗒嗒地,声势与速度同等威猛。我大步上前,一把捞起你。孩子,我离开你之前,当然偷偷瞄你。你当时被玩具吸引,没有回头。我很好奇,假设你玩腻之后,会怎样搜寻我的背影。这让我想到我母亲。孩子,我很少与你说,小时候我也曾跟你一样,搜寻爸爸妈妈的背
17、影。有一次,妈妈带我进城,我们到了堂姐的冰果店。我喜欢冰果店中陈列在玻璃后形形色色的冰品。我贪吃刨冰,沉迷在甜香中,压根忘了妈妈什么时候不在了。堂姐促狭地说:“你妈妈不要你了。”我慌慌张张,四处搜寻不到妈妈,竟相信了堂姐的话,凶猛地哭了。孩子,当时我相信妈妈是我的全部世界,就像你相信,我的胸膛是你永远的操场。孩子,你年岁渐长之后,是否渐渐感到亲情间的某种倾斜,总是长辈费心照看晚辈,晚辈偶一回眸,长辈就感谢涕零。下一回,凝望妈妈的背影时,我已经是“男人”了。高中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军人。新兵训练中,“五百米障碍”是最大的考验。它的工程有快跑、爬竿、跳壕沟、爬矮墙、持枪匍匐前进、通过低矮的铁丝网。一
18、次操练,看见身高一米九的大个子,攀爬两公尺高的“矮墙”,竟蹬不过去,一米六多的矮个,反而飞跃而过。我和战友不禁窃笑。等轮到自己上阵,正式戴上钢盔、系上腰带、背上枪,通过“五百米障碍”时,却在“矮墙”前手软脚重过不了关。当时,每逢假日,妈妈会不顾舟车劳顿来看我。她带来零食,看着我狼吞虎咽。我常想,当时妈妈的心中,必定是两难:_,_。每次分别,我都目送妈妈走上交通车,凝望微胖的妈妈蹒跚上车的背影。车子开动了,我看见妈妈频频挥手,好似在说,别送了,回去吧。孩子,交通车离开以后,我没有回到营舍,而是来到五百米障碍场苦练。先持装备爬竿,再战矮墙,我一次一次地挑战它。几天后,测验成绩出色,我望着妈妈上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23 年中 语文 模拟 上海 专用 解析
限制150内